在這一練習過程中,必須時時把意誌力貫注於每一個動作中,特別是要不時地注意,你是否可以單純通過意誌的練習來增加你手指的拉力,觀察在一定時間內哪隻手取得了最大的進步。
(4)讓別人用比較好的音響設備播放一些強烈而快速的音樂曲調,而你則交替用右手及左手重複上麵的練習,一共6次。如前麵一樣做好記錄。
持續練習10天,其間適當休息。在所有動作中,保持聚集起了最強有力的意誌的感覺。
在第10天的時候,對比記錄的結果並注意每一隻手的進步情況,觀察哪一隻手取得了最大的進步。
(5)想象你的右手握著一把左輪手槍。然後想象你扳動扳機。把一種巨大能量的感覺貫注於手指,但不要真正移動手指,屏住呼吸,重複想象這一動作。你能如前麵一樣感覺到手指中的能量嗎?下決心做到這一點,意誌會最終變得強有力。
依次以每一個手指進行這一動作,先是右手,然後是左手,每個手指都重複這一動作6次。
堅持練習10天,觀察最終是否有所改善。
(6)盡量去學習一些有用的手工活,以培養對不同工具的熟練運用,如切割、雕刻、櫥窗的製作等。如果對這些都已經很嫻熟了,則可以練習一些樂器、素描或水彩畫等。下決心去掌握一樣工具,堅持練習直至達到你的目標。
(7)在任何手工活中,努力去培養並保持一種技能嫻熟並充滿自信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源於對優雅、靈巧、完美的深刻體會而產生的一種感覺,它隻有通過身體某一個部位的熟練使用才能獲得。這種感覺使人的意識和更深層的地方或潛意識本身能夠相互協調,而這種協調正是完美地完成工作時所必須的。事實上,技術最為精湛的人都擁有這一感覺,卻並不一定能完全清楚它的所在。
(8)要在工作中產生最好的結果,就要求一個人對他手中的活要有最好的感覺。即使你是在做一件已經熟練掌握的事,也要注意培養那種輕車熟路的感覺。這時你實際上是依靠早已養成的習慣,以及早就被你認為是深深嵌入到你身體深處的能力在工作。因而,你應該記住,這種內心深處的自我感覺是值得信賴的。通常,當你一貫的思維變得過於緊張或慌亂時,你就會喪失自己本已掌握的技能。一些事情常常在我們不用十分在意時會做得非常好,而當我們試著認真去留意每一個細節時,立刻就弄得一團糟。因而,不要讓焦急的感覺來支配你的神經。在你確實存在這種焦慮的時候,通過意誌的驅動來使自己平靜。若需要的話,還可以換別的工作做一段時間,從而讓自己平靜下來,以防止養成精神及身體上一些不鎮靜的習慣,從而也就避免了“焦頭爛額”的境況以及成千上萬的錯誤。
最重要的,絕不要在工作中迫使你自己去試圖超越與最佳結果相一致的步伐。記住,當思想鎮定時,手自然而然就達到了最佳的工作狀態。
學會控製思想,發揚自己較好的天性
哈佛大學的弗雷德裏克·斯金納教授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沒知識的人,自長輩處繼承了一條船。但是,他既不懂海洋,也沒學過航空或工程,就急著要去航海,而且還要自己指揮開航,船就這樣出海了。
這位自以為是的船長,原本就是個門外漢,因為搞不清各種瑣碎的事項,既然是無暇顧及,也就聽任底下的水手自己去處理,水手們照常工作著。
等船到了海上,他的事情少了,就準備要好好的親自督導航行。他走到了前甲板,看到有個人不停的在轉動著一個大輪子,他就問旁邊的人,說:“那家夥到底在幹什麼?”
人家告訴他:“他是舵手,現在正把舵駕駛著船。”
他聽了很不以為然地說:“可是我看他就是從早到晚地擺弄,也不會有什麼用處。我看這裏多的是水,隻要吊起蓬帆自然會把船推向前去,等到看見陸地了,或是遇到前麵來船,再去把舵也不遲。現在,扯起所有的蓬帆,讓船自己前進就是了。”
他的命令是實行了,但船也因此破碎了。幾個沒有遇難的幸免者,當然一定會記得這位蠢船長的。說來好笑,他還以為不用人駕駛,船自己就會開航呢!
斯金納教授指出:你會說應該不會有這樣的人,也許你說的沒錯。然而,卻也不能說天下就沒有這種蠢事——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注重對自己的控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