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追求傑出的人都需要培養卓越的領導力(4)(1 / 3)

克拉倫登這樣評價漢普登:“他把自己的情緒控製得非常得當,所以他對其他人有很大的影響。”記住:要想控製別人,首先要學會控製自己。

5.善良的動機

一個人對同伴的影響力取決於他在同伴麵前表現出來的行為動機。

一個人可以用恐怖政策來對大眾進行嚴酷的統治——尼祿統治羅馬的時候就像一個瘋狂的亡命徒一樣;愛護也可以成為一個人受到崇拜的控製性力量——基督使成千上萬的人對他頂禮膜拜,就是因為他不求回報的善良和仁慈。一方麵,影響力是高壓和恐怖,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起來反抗,最終推翻暴君的統治;而另一方麵,忠誠和信念的動機不斷得到強化,它們成為愛的魔力,使人繼續處於它的影響之下。

6.洞察力

控製別人需要洞察他們的動機,發現他們的思想軌跡。據說人們對米拉波有這樣的評價:“米拉波能夠用本能的洞察力馬上預料到議員們的感情,他常常通過揭示他們隱秘的動機和竭力掩蓋的東西而使政敵異常尷尬。似乎沒有任何政治疑難問題是他不能解決的,他馬上就能發現最秘密的症結所在,他的犀利睿智比敵人帳下數以百計的間諜都要深刻……他一下子就可以觀察到對手微妙的性格特征。為了表達他觀察得來的結果,他發明了一種語言,除了他自己幾乎沒有人能掌握;他用專門的術語來表達特定的才能、品格、美德或惡行,並且,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假裝的或者真正的性格特征。沒有任何形式的虛榮、掩藏的野心或者狡猾陰險的行為能夠逃脫他的眼睛;但是他也能看到優秀的品格,他對高尚的追求和良知美德給予了最高的崇敬和珍惜。”

要相信,隻要悉心培養,這種能力你也可以具備。

7.合作

長久的影響力來源於把他們的力量集合在一起的能力。在這個方麵,最超群的個人力量可以用別人屈服的程度來衡量,或者用別人成為自己的同盟的多少來判斷,最好的影響別人的法則是利益法則,通過維護每個人最高的利益,能夠贏得他人的忠誠。長遠來看,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互利互惠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你就怎樣待別人。

這樣可以使人變得禮貌、善解人意、樂於助人,快樂開心的意誌力,一定會深深感染你的夥伴。

確立積極良好的自我形象感

我們所從事的每一項事業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我們的自我形象感。

對自我價值有高度自信的人,成功與幸福似乎一直與之相隨,他們事事如意,好事接踵而至;他們左右逢源,人際關係四通八達;他們點子叢生,計劃每每成功。

相反,缺乏自我價值感的人,似乎老是與失敗和痛苦相聯。他們的計劃老是失敗,他們的追求總是不能如願,他們總會以某種方式毀壞他們潛在的成功,似乎老是一事無成。他們的問題根植於自我認可的困難。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埃倫·蘭格教授指出,任何人都能在實際中改變自我感覺。一個缺乏良好自我形象感的人不是命中注定與失敗、痛苦結緣的。改變消極態度,扭轉對自己否定的評價,重新獲得健全的自信,是完全可以實現自己追求成功的理想的。怎樣確立積極良好的自我形象感呢?

蘭格教授為我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1.集中你的潛力

許多作谘詢的顧客都對心理學家說,由於他們沒有像別人那樣聰明、漂亮或靈活,因此,總感到低人一等。其實聰明也罷,機智也罷,甚至偉大也罷,這僅是一種行為表現。如果沒有行動,何以給人聰明、機智和偉大的印象呢?你與他們相比,似乎相形見絀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行動,沒有找到你的行動環境,沒有選定你的行動對象。一句話,你沒有發掘和表現自己聰明才智的實際作為。如果你認識了自己的自我價值,確立了自信,有了積極的自我形象感,你就會積極進取,充分發掘自己潛在的聰明才智,那麼,偉大對你來說僅是機會而已。一旦有了機會,你也會成為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