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口才是成功的資本(5)(1 / 3)

要魯智深不近女人不飲酒,他能做到;要他不懲殺世間的惡人,實在難辦。但此時若答“不能”,則法師必不許其剃發為僧,他就無處藏身了,因此來一個靈活應付,回答“知道了”,法師麵前過得關,又不違背自己的本意,真是兩全其美。

另一種情況是有些話不必直說時,要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從前,有個酒店老板,脾氣非常暴躁。一天,有個客人來喝酒,才喝了一口,嘴裏便叫:“好酸!好酸!”

老板聽後大怒,不由分說,把客人綁起來,吊在屋梁上。

這時來了另一位顧客,問老板為什麼吊人,老板回答:“我店的酒明明香醇甜美,這家夥硬說是酸的,你說該不該吊人?”來客說:“可不可讓我嚐嚐?”老板殷勤地給他端了一杯酒,客人呷了一口,酸得皺眉眯眼,對老板說:

“你放下這個人,把我吊起來吧?”這位客人委婉含蓄的說法,既收到強烈的諷刺效果,又顯得非常藝術。

有人曾問美國總統林肯:“你當總統的滋味如何?”

林肯回答道:“你聽說過一個故事麼?有個人全身被塗上焦油並裹上羽毛,用火車運到城外。”

這個人問到底:“這滋味究竟如何?”

林肯說?“要不是為了這事的榮譽,我寧可走路。”

真是說得含蓄、得體。一句話既不失當總統的榮譽,又使人體會到當一位世界大國總統的艱辛。

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增強交際的效果,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美國有一位傳奇式的籃球教練,叫佩邁爾。他帶領的迪爾大學籃球隊曾獲得39次國內比賽的冠軍,使球迷們為之傾倒。可是有一年,他的球隊在蟬聯29次冠軍後,遭到一次空前的慘敗。比賽一結束,記者們蜂擁而至,把他圍個水泄不通,問他這位敗軍之主此時此刻有何感想。他微笑著,不無幽默地說:“好極了,現在我們可以輕裝上陣,全力以赴地去爭奪冠軍,背上再也沒有冠軍的包袱了。”

曾兩度競選總統均敗在艾森豪威爾手下的史蒂文森,從未失去幽默。在他第一次榮獲提名競選總統時,他承認的確受寵若驚,並打趣說:“我想得意洋洋不會傷害任何人,也就是說,隻要不吸入這空氣的話。”在他競選第一次敗給艾森豪威爾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滿幽默力量的口吻,在門口歡迎記者進來:“進來吧,來給烤麵包的驗驗屍。”幾年後的一天,史蒂文森應邀在一次餐會演講。他在路上因為閱兵行列的經過而耽擱,到達會場時已遲到了。他表示歉意,並解釋說:“軍隊英雄老是擋我的路。”史蒂文森使用巧妙含蓄的語言,用一句句輕鬆、微妙的俏皮話,說得很委婉,改變了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使聽眾感到他並不是一個失敗者,而是贏者,使他在人們心中不可消失,值得紀念。

這便是說話委婉含蓄的美妙之處。關於委婉含蓄的表達,大致有如下幾種方法:

一是仔細研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利用同義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達到含蓄效果;

二是由外延邊界不清或在內涵上極其籠統概括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達到含蓄效果;

三是有許多修辭方式,如比喻、借代、雙關、暗示等可以達到含蓄的效果;

四是有些事情,不必直接點明,隻需指出一個較大的範圍或方向,讓聽者根據提示去深入思考,尋求答案,可達到含蓄的效果;

五是通過側麵回答一些對方的問題,可以達到含蓄的效果。

最後,使用委婉含蓄的話要注意,委婉含蓄不等於晦澀難懂,它的表現技巧首先是建立在讓人聽懂的基礎上,同時要注意使用範圍。如果說話晦澀難懂,便無委婉含蓄可言;如果使用委婉含蓄的話不分場合,便會引起不良後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許多人在說話中有一些毛病。雖然這些毛病不具有決定意義,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談話效果。

一般人在交談中,常常容易出現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用多餘的套語。有些人喜歡在交談中使用太多的或不必要的套語。例如,一些人喜歡什麼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當然啦”一類詞句;另一部分人喜歡加太多的“坦白地說”、“老實說”一類的套語;也有人喜歡老問別人“你明白麼?”或“你聽清楚了麼?”;還有的人喜歡老說“你說是不是?”或“你覺得怎麼樣?”,如此等等。像這一類毛病,你自己可能一點也不覺得,要克服這類毛病,最好的辦法是請你的朋友時刻提醒你。

第二,有雜音。有些人談話本來很好,隻是在他的言語之間摻上了許多無意義的雜音。他們的鼻子總是一哼一哼地講著,或者是喉嚨裏好像老是不暢通似的,輕輕咳嗽著,再要不就是在每句話開頭用一個拖長的“唉”,像怕人聽不清楚他的話似的。這些毛病,隻要自己有決心,是可以清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