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家的笑聲中,絕沒有一絲輕蔑,因為個性溫和的阿濱,緩和了會場中稍嫌僵硬的氣氛。他不像一些自以為很會唱歌的人那樣,在台上炫耀自己的優點。
相反,他是以另一種風格來為大家製造歡樂。聽了他的歌以後,讓人覺得血液暢通,神清氣爽,這“五音不全”
的魅力還真大呢!
在辦公室裏一向很嚴肅的經理,到了慶典會或年終的晚會上,如果還是一本正經地,向大家作一番特別訓話,大家一定覺得受不了,認為此人的出現真是掃興。
經理應該去看病了!
因此,阿濱的歌聲雖然並不完美,卻很令人開心,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
曆史上的雄辯家,有很多都是在最初被認為說話笨拙的人,以下就是一個例子。
狄裏斯生於公元382年,在西歐被稱為“曆史性的雄辯家”。據說,他的聲音很低,而呼吸很短促,口齒不清,旁人經常聽不懂他在說些什麼。
不過,他的知識非常淵博。因此他的想法也相當深邃,很擅長分析事理,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當時,在狄裏斯祖國希臘的首都雅典,有很嚴重的政治紛爭,因此,能言善辯的人格外受到重視。一向能先提出時代潮流和趨勢的狄裏斯,認為自己缺乏說話技巧是很不適宜的。於是他做了一番充分的考慮,並且準備好演講的內容,從容走上了演講台。但是,很不幸的,他遭到了可憐的失敗。
原因就在於他那發出的低音和肺活量不足,口齒不清,以至於別人無法聽清楚他所說的話。但是,狄裏斯並不灰心,他反而比過去更努力,訓練自己的膽量和意誌力。
他每天都跑到海邊去,對著浪花拍打的岩石大聲喊叫,回家以後,又對著鏡子照自己說的話的嘴形,作發音練習,一直持續不輟。
狄裏斯就是這樣努力了好幾年,直到他27歲時,終於再度走上台向眾人演說。
辛苦的努力總算有了成果。他這次盛大的演講,得到了許多的喝彩與掌聲,而狄裏斯的名氣,也就這樣打響了起來。
作為一名政治家的狄裏斯,為了協助自己的國家的政治發展,才盡力發揮潛能。雖然發音、口齒都可經練習而變好。但是不管說得多清楚,如果沒有深邃的想法和分析事理的能力,也不能成為最好的雄辯家。還是要努力才能實現理想。
提高說話的有效性
說話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從現實中鍛煉出來的。
俗話說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人若沒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好像鳥兒沒有羽翼一樣。
要想有良好的口才,首先是正確的發音,對於每個字,都必須發音清楚。清楚的發音可以依賴平時的練習,注意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收音機廣播等。這些對正確的發音有迅速的幫助。在說話的時候,對於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艱澀詞彙。別以為說話時用語艱深,就是自己有學問,有魄力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而且弄巧成拙,還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以為是在故弄玄虛。當然,良好的說話,應該是用大方、熟練的語句,而且有豐富的詞彙,可以應付說話的需要,使內容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說話的速度是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的,說話太快使聽的人不易應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說話快些,可以節省時間,其實說話的目的,是使對方領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運用思想,否則,不能確切把握話中的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對的,一方麵既浪費時間,另一方麵會使聽的人感覺不耐煩。
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訣竅,我們必須看清這種巧妙的方法,然後才能獲得成就。在說話的時候要認清對方,顧慮別人的反感,坦白直率,細心謹慎。宜常常談話,但每次不可太長,說話的時候不可唯我獨尊。
因為我們說話的目的是說明一些事情,使人發生興趣。
所以要清晰!要明白!
信口開河、放連珠炮,都是不好的說話方式。信口開河並非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的,證明你說話缺乏熱誠,不負責任。至於說話像放連珠炮,那隻有使人厭煩,因為你一開口,別人就沒有機會啟齒了。
在公共場合說話,你要顧慮到別人的安寧,聲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對眾人演說,要注意自己說話聲音是否能使每一個人都聽得到。形容一件事,或者一個人,都必須恰到好處。過猶不及,誇大之詞不一定收到預期的效果,實則相反,言過其實,定會受人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