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壓力才會有動力(2 / 2)

隻要承受住壓力,勇於調整自我,不懈地努力,壓力就會變為動力。有挑戰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能超越。

鐵人王進喜有一句名言:“井沒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這是他幾十年工作經驗的總結。的確,如果沒有足夠的大氣壓力驅動,哪怕地下有再多的石油,也無法上升到地麵,被開采利用。同樣的道理,人活著也需要有壓力驅動。當一個人沒有壓力時,他就會四肢乏力、精神萎靡,處於一種漂浮、焦躁的狀態。腳底不實,“輕飄飄”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壓力是進步的動力。要做好工作,必須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

實際上,對於每個人來說,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例如,經濟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學習的壓力、感情家庭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競爭的壓力,等等,應有盡有。

大家都知道彈簧,如果你不給它施加壓力,它就沒有任何彈性,就沒有一點張力。人缺乏壓力,就會容易滿足現狀,萎靡不振,就不會有進步,有的隨著條件的變好,失去了自我加壓的動力。在我們身邊,常常看到一些人隨著年齡、職務的提升,生活待遇變了,交際應酬多了,放鬆了自我要求,失去了以前的緊張感和壓力,變得浮躁起來,靜不下心來,不願學習,工作馬馬虎虎,應付支差;有的人稍微有點壓力就喊受不了,覺得幹不了,就想要逃。有的人感到“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與不幹一個樣”,產生混日子、熬年頭的想法,缺乏上進心,工作失去激情,沒有緊迫感,成天渾渾噩噩。一個承受不了壓力的人,怎麼能踏征途、行遠路、過急流、跨溝壑呢?“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隻要承受住一時的壓力,“大雪”融化,就會成為滋潤根須的甘泉。

在這個意義上說,壓力和動力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生命要經過磨煉才真實”,如果把壓力看做一種磨難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都要勇敢麵對,正確解決。“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我們何不把壓力化為一種使人進步的不竭動力呢?有了動力,付諸實踐中,成功離我們還會遠嗎?

生存語錄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

———(日)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