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一個善於和人交往的人。在他還沒有當總統的時候,有一次參加宴會,看見席間坐著許多不認識的人。如何使這些不熟悉的人都成為自己的朋友呢?他稍加思索,便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羅斯福找到了自己熟悉的記者,從那裏把自己想認識的人的姓名、情況打聽清楚,然後主動走上前去叫出他們的名字,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此舉使羅斯福大獲成功,後來,他運用這個方法為自己競選總統贏得了眾多有力的支持者。
懂得怎樣無拘無束地與人結識,是人們必備的社會生存技能之一,這能使我們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子,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而羅斯福所用的那種主動與不熟悉的人打招呼並保持聯係的辦法,正是許多大人物都普遍采用的做法。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似乎都有一種“社交恐慌症”,其集中表現就是不願意主動伸出友誼之手。其實,大人物與小人物的最主要區別之一,就是大人物認識的人比小人物多得多。而大人物之所以能夠認識更多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樂於和不熟悉的人交往。如果我們有著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的習慣,能將所接觸的不熟悉的人變成心靈相通的朋友。就能獲得好人緣,你的人際關係將如魚得水,或許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從這一點上看,做一個大眾人物並不難,隻要你能主動地把手伸給不熟悉的人就可以了。
把生臉混成熟臉
俗話說:“人情賣給熟麵孔。”給麵子往往是熟人之間的事,因此聰明人與陌生人拉關係、套近乎,善於講究方法,講究步驟。隻要能打開突破口,就要毫不放鬆,一回生二回熟,日久天長,雙方間的了解就會越來越深了。這裏總結了一套技巧,現介紹如下:
(1)製造機會,接近對方。接近對方是相識的基礎。
不同的人性格各異,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但是開始階段都應該選擇步步深入地接近對方。
通常,人都會有自己的習慣、弱點、特別愛好等,這些都是十分難得的“相識”機會,然而一般場合不會輕易表現出來,但是隻要你耐心觀察,一定能找到蛛絲馬跡。可以尋找對方與自己的性格或者生活上的契合點,如果找到,這可是形成共識的關鍵。
(2)見麵時間長不如見麵次數多。成功的推銷員,會經常拜訪客戶,被認為是和客戶熟悉的要訣之一;尤其是以“我到附近來辦事,順便來看看你”這種說法,更能讓對方覺得你們是熟人,更能抓住客戶的心。
像這樣習慣於親近的方法,在心理學方麵被認為和學習一樣。一般對學習的看法,認為集中學習不如分散學習來得有效。
譬如我們要用12小時學習,那麼一天用功2小時,而連續一個禮拜,要比一口氣熬夜苦讀12小時更加有效。此外,到駕駛訓練班學習駕車,每天的練習時間也都有一定的限製,絕不會讓你超出時間,也就是利用這種分散學習的方式而產生良好的效果。
在人際關係方麵,使對方產生親近感,是給予對方好印象的基本條件。而要滿足這項條件,利用這種“分散效果”,可說是給對方強烈印象的科學方法。
廣泛與人交往是機遇的源泉。交往越廣泛,遇到機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許多機遇就是在朋友的交往中出現的,有時甚至是在不經意間,朋友的一句話、一個幫助、一個關心等,都可能化作難得的機會。在很多情況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薦、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麵的幫助,人們才獲得了難得的機遇!
生存語錄
在快樂時,朋友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
———(英)柯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