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1 / 2)

2007年,婷婷從北京一所民辦高校畢業,進了一家私營企業,做後勤工作。她苦笑著將其內容概括為:“跑腿!打雜!搬東西!”盡管以前在學校學的是物流專業,但很快她就發覺,自己這個“大學畢業生”還不如中專畢業的技術人員掙得多。1500元的工資,七扣八扣,到最後拿到手上,已經少得可憐。當別人建議她換一份工作的時候,她笑著說:“沒有辦法,現在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容易了,其實現在也還行吧。”

如果把青蛙扔進沸水中,青蛙會馬上跳出來;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涼水中慢慢給水加熱,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跳出的能力,直至被熱水燙死。在安逸和憂患麵前,或許更多人選擇的是安逸。雖然隻是眼前的快樂,但也能帶來一時的滿足。他們不願對潛在的危險勞神,心裏想著:也未必有那麼多危險,即使危險來了,也還有機會應付。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如果你事先一點都沒準備,那就完了。真正的強者嗅覺非常的靈敏,時刻對危機保持一種警覺,並時刻準備著迎戰。

所以,人往往工作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很少關注外界的變化,自然也看不到自己與成功人士的差距,每天還自我感覺良好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在當今充滿競爭、知識更新換代速度日趨加快的職場中,喪失危機感將是最大的危機,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職場淘汰的對象。

有這樣一個寓言也許能說明問題:

有一天,一頭豬跑到馬廄裏,去看望它的好朋友老馬,兩個好友相會非常開心,興奮之餘,豬準備留在那裏過夜。天黑了,該睡覺了,豬找了一個草堆鑽了進去,躺得舒舒服服的;並催促著馬也早點睡覺。但是,過了很久,馬還站在那兒一動不動。豬感到很奇怪,問馬為什麼還不睡,馬回答說,自己這樣站著就算已經開始睡覺了。豬聽了很困惑,就說:“站著怎麼能睡呢,這樣是一點也不安逸的。”馬回答說:“安逸,這是你的習慣。作為馬,我們習慣的就是奔馳。所以,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也隨時準備奔馳。”

在現實中,能保持一種危機感,並在壓力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人非常少。許多“螞蟻”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工作環境裏,在公司裏無憂無慮地工作著,整天一副嘻嘻哈哈、漫無目標,每天重複地做著手裏簡單的工作,拿著那份固定的工資,過著機械般的生活。他們隻是每天把分內的事做完,把上班當做一個差事,上完班便開始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逛街、看電視、玩遊戲、睡覺……卻很少考慮如果將來公司倒閉或自己被解雇了該怎麼辦;也不去考慮自己該去多學點什麼知識,提高一下自己的能力。而是整日過著那種大家庭式的工作生活。一旦喪失了危機感和進取之心,那其職業生涯也基本上是在走下坡路,注定一事無成,甚至為職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