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賈島,一代詩才,其詩在晚唐時影響極大,甚至形成了一個流派。
傳世之詩更有不少,著名的“推敲”一詞,便由他之詩而來。
當初賈島應試,自覺才華橫溢可壓八百舉子,可惜應試詩文吟病蟬而諷公卿,得罪了權貴,被扣上了“舉場十惡”的帽子,名落孫山。
他心中悲與怒、哀與愁相融,書成《劍客》一詩,以此自喻。
十年磨一劍,劍之鋒如霜雪耀眼,今日示於君前,但問一聲:誰有不平事?
有不平事,劍客自當持劍而行,不枉十年磨劍功!
隨著常樂的吟誦,符離的麵色越來越難看。
他再不顧什麼雨不亂步的儀態,厲喝一聲,隻手推劍向前,要以藍焰之劍刺破常樂胸膛。
但就在這時,九天之上有神力落,擊在常樂身上。
瞬間,常樂掌中生出巨力,兩隻藍焰火狐被他生生捏碎成了漫天的藍光火雨,一個朦朧人形則自他體內剝離而出,擋下了符離這一劍。
劍鋒刺在那人形胸膛之上,竟然微微彎曲。
符離大驚失色,立時撤劍後躍,轉身便逃!
此刻,他清晰地感應到了九天之上神火力量的憤怒,感應到了死亡的威脅!
光焰生於腳下,使他擁有閃電一般的速度。他躬身而動,其勢若狐,眼看便要一掠而遠,逃得不見蹤影。
就在這時,常樂頹然跌坐在地上,似乎是用光了所有力氣,不住喘息。
符離腳步情不自禁地一頓。
如此人物,此時若不能殺,將來是否還有機會?
他咬了咬牙。
為了妖族大業,絕不能放過此子!便算一死,又如何?
他轉過身,以劍領身,長嘯聲中一掠向著常樂而來,手中劍光焰凝練,直指常樂心口。
常樂麵前,尚有那朦朧人形。
人形周身有火絲直通九天,與九天之上那形成了劍形的神火雲連為一體,那劍雲立刻順著火絲直落而下,轉眼打入朦朧人形的體內,在其掌中化成了一柄三尺長劍。
劍刃如霜雪。
劍氣寒九州。
朦朧的人形向前而去,一劍出手,全無保留。
符離瞪大了眼睛。
他本以為這是最好的機會,卻不想,竟是最大的陷阱。
常樂竟然憑著這一首詩,直接召喚了天地神火之力,並將這力量演化為這恐怖至極的火術。
這一劍,凝重如山,又輕如鴻毛;快如閃電,卻又慢似滄海桑田之變。
劍在符離眼中漸漸放大,大到如同山峰,如同天地,如同宇宙。
在這一劍麵前,符離隻感覺全身發寒,隻感覺恐懼無邊,心驚膽戰之下,手顫抖起來,手中的劍也忽明忽滅,不能發揮全力。
人形向前,長劍遞出,刺入符離胸膛。
在這一刹那裏,符離猛地驚醒,全身一時藍焰沸騰,手中長劍變得明亮無比,用力一格,終將來劍格偏。
那本應刺入他心髒的一劍,便向右偏了幾分,擦著他的心髒掠過。
符離向後疾退,胸口一時血雨噴濺。
他壓住劇痛,全身的藍焰收攏凝聚到胸前傷口處,全力鎮壓住那可怕的劍意,但傷口卻不能愈合,鮮血依然噴灑。
他麵色慘白,扭身疾奔,腳下光焰流動間,轉眼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