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連消帶打(1 / 3)

使團向前,於殿前,卻又被攔住。

“大人何意?”文越皺眉,問禮部官員。

“陛下接見的是使者。”禮部官員答。

然後反問:“難道震國天子接見外邦來使,會允許侍衛進殿?”

文越一時無語。

宮柯火氣更盛,但強壓了下來,揮手示意侍衛們在外等候。

兩人隨著禮部官員,進入大殿之中,昂首闊步向前,到了近處停步,這才拱手躬身,向著上方寶座上的淩玄華施禮。

向內走時,兩人已然看清了這年輕天子的模樣,隻見其眼神淩厲,知道必非凡輩庸才。

宮柯亦注意到了立於寶座之下,階上平台中的某個錦衣青年。

那是常樂。

此時,常樂負手立於平台之上,打量兩人,目光平靜而柔和。

但宮柯卻感覺到那平靜與柔和之中,隱含著風暴之力。

宮柯心中一震。

此子果非凡人!

“震國使臣到!”有禮官唱禮。

“臣宮柯。”

“臣文越。”

“拜見陛下。”

依禮,兩人應該跪地叩首,但大國之使自然有一份傲氣在,出訪小國,向來不曾大禮參拜,因此二人隻是拱手一揖到地。

“你們震國人,便都如此不知禮嗎?”群臣之中,古天萊皺眉質問。

“閣下這是何意?”宮柯反問。

“麵君之禮,便算震國禮部未曾教過你們,我大夏禮部亦有指導吧?”古天萊說,“兩位見君而不拜,是何道理?”

宮柯和文越的麵色,都變得難看起來。

這等事,你懂我懂大家懂,但心裏懂,麵子上卻不能說。不錯,見君當拜,但你這君是什麼國的君,我這臣又是什麼國的臣,你們心裏沒個數?

“算了。”寶座之上,淩玄華道:“古言有雲:聖帝以德服人,自然四海歸心。朕登基不久,想是德行未及遠播,不能令外邦人臣服,是朕德行有虧,便不強求他人了。日後朕自當不斷修德守禮,異邦屆時自然敬服。”

“陛下仁德天子,不與不知禮者計較,你二人還不謝恩?”古天萊衝二人道。

宮柯和文越滿肚子的氣,偏又不能隨便發,隻能再次一揖到地。

“不知貴使來我大夏,所為何事?”古天萊再問。

你這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嗎?

文越心裏不悅,嘴上卻說:“自然是祝賀夏國陛下登基。”

“既然是祝賀,不知要送上什麼禮物?”古天萊問。

宮柯拱手:“夏國積弱,陛下登基,正值百廢待舉之際,最好的禮物當然不是財物,而是強國之助。我皇以為,陛下乃初升之朝陽,正是朝氣蓬勃,光芒萬丈之時,自不缺少向前的能力,但缺少的卻是人才。夏國有民眾億萬,但禦火者之比,卻遠遠低於任何一國。所以當務之急,是民之教化。我大震願意在夏國諸地建立神火學館,以震國之年過人之經驗,幫助夏國教化子民,育化人才。”

群臣一時不免議論起來。

這等事,表麵看自然是天大的好事。所謂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世間確實沒有什麼東西,能比人才更珍貴。

淩玄華並未說話。

關於震國國書之事,他隻與常樂和古天萊說過,卻未與別的大臣多講,怕的便是消息泄露,令震國人有所準備。

滿朝文武,個個看似忠心不二,但誰又知哪個人懷裏揣了一顆怎樣的心?

常樂看著宮柯,緩緩開口:“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震國若能如此,夏國上下,必銘記厚誼,永遠銘記震國情誼,世代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