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對處世的感悟(1)(2 / 3)

哥哥大怒道:“讓人脫光了像畜生一樣,這哪裏是君子所為呢?弟弟可以這樣做,我可不這樣做。”

這個國家的風俗是每月十五舉行夜市。弟弟用麻油塗麵,白土畫在身上,戴上骨頭做的項鏈。當男男女女們相互拉著手,載歌載舞時,弟弟也隨著跳,該國人們都很欣賞歎服。這樣該國上下的人都對他恭恭敬敬,如上賓一樣。國王也拿出十倍的錢換他的貨物。

哥哥則乘車進入裸國,他對人們宣揚嚴法,違背了民心,使得該國上下對他心生厭惡,於是便搶走了他的財物,還用棍棒打他。直到弟弟為他求情才放過他,讓他回到本國。回國吋,送弟弟的人擠滿了道路,罵哥哥的聲音響亮刺耳。

今日感悟

變則通,通則久。隻有聰明的人才知道入鄉隨俗,隨遇而安,愚蠢的人隻會墨守成規,而一事無成。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凡事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隻一味思想僵化、脫離實際情況而盲目地生搬硬套,其結果隻會事與願違,在現實中四處碰壁。

一條西褲

那年的夏令營真是難忘,尤其刺激的是小偷光顧了男生的寢室。

小偷偷走了一些相機和手表,以及牧師的一條西褲。

被偷的大男孩雖然懊喪,但感到很刺激。

這種興奮也傳染給了牧師的小女兒,她逢人便高高興興地嚷道:“小偷來啦!小偷偷走了我爸爸的西裝褲啦!”

那天,他悄悄地把他的小女兒叫到麵前,嚴厲地說:

“你不要亂講,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小偷,這兩個字多麼難聽。”

“是小偷,是小偷偷去的!”

“不是,不是小偷,是一個人,隻是他比我更需要那條褲子而已。”

我永不能忘記我當時所受的震驚,一個矮小文弱的人,卻有著那樣矗然的心靈:

盜賊永不能在他的國度裏生存——因為藉著愛心的饋贈,他已消滅了他們。

今日感悟

寬容是一個人良好的品性,一個不懂得寬容的人,同時也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寬容是相互的,尊重亦是相互的。以寬容待人,亦給自己留下一方純淨的天空。

真誠的力量

在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一個小鎮上,有一位猶太傳教士,無論見到誰都會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人對傳教士每天的問候反應冷淡,但傳教士依然熱情不改,每天與他打招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納粹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傳教士和鎮上的其他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下了火車,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軍官在隊伍的前麵揮動著指揮棒,叫著:“左、右。”指向左邊的將被處死,而指向右邊的還有活的希望。當傳教士與軍官的目光相遇時,他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果斷地將指揮棒指向了右邊,傳教士獲得了生的機會。

今日感悟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的內心很容易被感動。引起人內心感動的因素很多,往往一句熱情的問候,一個燦爛的笑容,就足以喚醒一顆冷漠的心。

卡耐基學處世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參加一個宴會。宴席中,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談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聖經。然而,卡耐基發現他說錯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

為了表現優越感,卡耐基很認真又很強硬地糾正了過來。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時下不來台,不禁有些惱怒。

當時卡耐基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坐在他左邊。葛孟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證。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腳,然後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這句話出自聖經。”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葛盂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是的,當然。”葛孟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戴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他並沒有征求你的意見,為什麼不保留他的臉麵,說出實話而得罪他呢?”

今日感悟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不要總是去責備、去苛求別人。一味地苛求,隻會把事情弄糟,隻有嚴己寬人,才是正確的為人處世之道。

舍大取小的垂釣者

一人在岸邊垂釣,旁邊幾名遊客在欣賞海景,隻見垂釣者竿子一揚,釣上了一條大魚,足有3尺長,落在岸上後,仍騰跳不止。可是釣者卻用腳踩著大魚,解下魚嘴內的釣鉤,順手將魚丟進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