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對處世的感悟(1)(3 / 3)

周圍圍觀的人響起一陣驚呼,這麼大的魚還不能令他滿意,可見垂釣者雄心之大。

就在眾人屏息以待之際,釣者魚竿又是一揚,這次釣上的是一條兩尺長的魚,釣者仍是不看一眼,順手扔進海裏。

第三次,釣者的釣竿再次揚起,隻見釣線末端鉤著一條不到一尺長的小魚。圍觀眾人以為這條魚也肯定會被放回,不料釣者卻將魚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魚簍中。

遊客百思不得其解,就問釣者為何舍大而取小。

想不到釣者的回答是:“喔,因為我家裏最大的盤子隻不過有一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也裝不下。”

今日感悟

“人心不滿蛇吞象”的心態與垂釣者舍大取小的行為格格不入,其結果也截然相反。人要學會適可而止,不能過於貪婪。

遠與近的遭遇

有一位開大貨車的汽車司機,每次他在高速公路上駕車行駛時,都會感到百般寂寞。幸好每次走到這個地方時,他都能看到一個小女孩兒拿著手絹向他招手。就在這一瞬間,他感到心情好多了。小女孩兒是那麼崇拜他,他有時也會笑著伸出手去和她招手。

有一天,他終於有機會在這個村子旁停一下了,於是他買了一個小玩具來到了這個高速公路旁的小院外。這時,那個小女孩兒正好走出來,他將那個小玩具遞給她,誰知那個小女孩兒竟睜大了眼驚恐地看著他。小女孩兒的母親出來一把將女兒拉了回去,還回頭看了他幾眼,他呆呆地站在了那裏。

瞧,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應該遠遠看著的東西你就不要走近,走近了便破壞了那份美好的感覺。

今日感悟

遠與近,親與疏,什麼都要掌握一個度,就如這個司機和那個小女孩兒的距離一樣,走近了便容易使事物發生變化。

“懶惰”的狗和“勤快”的貓

狗是勤快的。每天,當主人家中無人時,狗便豎起兩隻耳朵在主人家的周圍巡視,哪怕有一丁點的動靜,狗也要狂吠著疾奔過去,兢兢業業地為主人家做著看家護院的工作。

每當主人家有人時,他的精神便稍稍放鬆一些,有時還會稍睡一會兒。在每個人的眼裏,這隻狗都是懶惰的,極不稱職的,便也不再獎賞它好吃的了。

貓是懶惰的,每當家中無人時,便伏地大睡,哪怕三五成群的耗子肆虐、睡好了,就到處散散步,活動活動身子骨,這兒瞅瞅那兒望望,像一名恪盡職守的警察。主人在時,它時不時還對主人舔舔腳、逗逗趣。在主人的眼中,無疑是一隻極勤快、極可愛的貓,好吃的自然給了它。

由於貓的“恪盡職守”,主人家的耗子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一值錢的家當被耗子咬壞了,主人震怒。他召集家人說:“你們看看,耗子都猖狂到了這種地步,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隻狗也不幫貓捉幾隻耗子。我鄭重宣布,將狗趕出家門,再養一隻貓如何?”家人紛紛附和說,這隻狗是夠懶的,每天隻知道睡覺,看貓多勤快,抓耗子吃得多胖,都有些走不動了。是該將狗趕走,再養一隻貓了。

於是,狗一步三回頭地被趕出了家門。自始至終,它也不願離開家,它隻看到,那隻懶惰的肥貓在它身後竊竊地、輕蔑地笑著。

最終的結局是:兩隻貓越來越肥,耗子越來越多,家中被盜幾次,主人開始懷念起那隻被趕走的狗。

今日感悟

好吃懶做、甜言蜜語,卻被人欣賞;勤奮工作、盡職盡責,卻被人怪罪,這是多麼諷刺的現象,為人處世應該是非分明,切忌不明是非錯怪人。

醫生和盲婦

有位老婦人害眼病,什麼也看不見,於是請來醫生。他們找來證人,在醫治前訂了一份合同:隻要能治好老婦人的眼睛,讓她重見光明,醫生將得到一筆豐富的酬金;相反,如果醫治無效,老婦人將分文不給。此後,醫生常來行醫,用藥膏醫她的眼睛。不過每次來訪,他總要順手牽羊,偷走老婦人的東西,漸漸把老婦人的東西都偷光。後來老人的眼睛治好了,她見屋裏的東西被盜,就拒絕付醫療費。醫生堅持合約的規定,見老婦違約,就到法官那裏去告狀。老婦在法庭上的回答很精彩:“我的確答應過,如果他醫好我的眼睛,我付錢給他,如果醫不好,就不必付款。現在醫生認為已經治好了我的眼睛,而我則不這麼認為,我還是瞎子。因為假若我的眼睛治好了,為什麼我連屋裏的值錢東西都看不見呢?我看還不如以前了。”

今日感悟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為,別以為人家老實,就可以欺負,其實誰都不傻,人家不聲張,並不說明你已經陰謀得逞,最後受害的還是你自己。

扯斷的纓帶

戰國時期,楚莊王興兵討伐,大獲全勝。為了慶賀勝利,楚莊王設宴與眾臣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