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在清華學創業(2)(3 / 3)

港台公司,由於這些企業多是家族企業傳承下來,管理方式容易因上一代的家族色彩有所局限,雖然在製度上可能不如美日公司完備,但亂中求生的韌性哲學頗值得學習,如果年輕人未來有自行創業的念頭,在港台公司或許可能比待在一向講究缺席的公司受益最大。至於國企,當然是要在循規蹈距在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第一次找工作,究竟應找大公司還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其實,各有利弊,大公司一般較穩定福利缺席較健全,但是競爭相當激烈,人人都爭相卡拉;小公司較具彈性,學習成長機會較多,沒有大企業的白熱化競爭,擁有較多的就業機會。

(二)企業的用人標準

任何企業在采用新人時都有共同的標準,也就是說,他們最希望妹取者具備衝勁及實力,如果同時具備十八般武藝,優先尋用機率增高,但是主考官對這種稀有人才多不敢寄予奢望,因此,退而求其次,將認真、合群、上進心列為基本條件,以一般企業求才傾向來看,還可以將企業要求的標準歸納出幾大項:

1.專業才能:在本質上的專業程度比其他人更深入更了解,就容易引起主管的注意。

2.經曆:曾經的工作經驗所界積的個人人際關係或實力。

3.成就:可以被肯定的有哪些成就,包括校內校外創造的或在學期間得過的獎項。

4.語文能力:熟諳外國語言,聽說讀寫無礙。

另外,企業用人通常都以符合企業特色和方針做為選擇標準。

(三)認識企業的專有名詞

1.成立時間

成立在二年以內的新公司,經營風險較大,一般而言,經營五年以上的企業,可說較為穩健,不但富衝刺力,而且經營風險也較小。

2.員工人數

代表公司的發展規模,一般習慣將一百人以下歸類為小型企業,一百至三百人為中型企業,三百人以上為大型企業;通常製造業員工人數較多,而服務業的人數則較精簡。

3.負責人

從負責人的背景也是認識企業的重要參考資料,例如經營者是屬於白手起家、企業第二代或專來經理人,可以間接了解該公司的企業文化。

4.資本額

公司成立所投入的資本額,是企業經營籌碼,能常資金越多表示公司經營將越穩健。

5.營業額

營業額是企業全年銷售商品數量與單價的總收入,但不包括非營業額的由入利息、租金等。

6.關係企業

該公司的資源、人際關係,集團企業一般都具有相當多的大企業資源,對就業者來說在輪調、升遷上機會較多。

7.上市

上市是指,透過券交易所主導的集中交易市場買賣共股票的行為:一般公司至少要有1億的資本額,才可上市股票,上市公司比上櫃公司條件要來得嚴苛。

8.人事規章製度

公司內部員工的性別分布、平均年齡及學曆分布特質,中外教育訓練製度、福利措施也屬規章製度之列。我們與企業之間是雙向選擇。我們選擇與未來的發展緊密相連。不能不加以重視,一個好的企業,也是不容易尋找的,注意一些方法,我們可以找到的。

做好充分的準備

十年磨一劍,今進試鋒芒。經過十數載寒窗苦讀,今天,我們走出校園,準備在廣闊的天地裏一試身手,我們有一腔熱德,滿腹經論,一定要大展鴻圖,步向成功。

然而,現實與我們所想的恰恰相反,眼我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竣,無論從供需情況,需求層次和學科專業來看,形勢都不容樂觀。所以,我們必須作好準備。

在心理上做好準備

總的來說,今後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熱不容樂觀,社會對畢業生就業的買方市場正是形成。

從全國供需情況看,2000年雖然是國企改革3年脫困的最後一年,但生產經營尚未走出困境,下崗問位仍很突出,國有經濟在原有經濟結構、產業經結構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餘地已經不大,很難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此外,中央部委機構改革剛剛結束,省級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已提上日程,並將逐漸推開,機構的裁並和人員的精簡將對畢業生的接收產生很大的影響。

從區域情況看,由於區域的差距越來越大,北京、上海、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及一些中心城市對畢業生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其他地區畢業生就業需求仍處低迷狀態,中西部及東北等省已連續幾年出現畢業生供過於求的現象,本科以下的畢業生就業越來越難。

隨著中央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啟動,“西部”給廣大學子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相當的考驗。

從需求層次看,不同學曆層次的供需情況極不平衡,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繼續增加,供需比可達1:4以上,本科基本持平,專科生供大於求,供需比不到30%。一方麵高層次高學曆的畢業生爭奪大單位愈演愈烈,另一方麵低層次、低學曆的畢業生就業愈加困難,二者形成明顯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