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與古人所處的環境不可山日而語。但對於如何通過勸導說服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雖然勸導不好不至於招來殺身之祝,但不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不利用使事情向著好的方麵發展。說話並不難,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掌握其技巧。說服人的技巧很多,下麵我們簡要介紹幾種,以供參考。
1.以退為進,先在心理上滿足對方——
對說別人特別是那些抱有成見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退一步。在當前勸說受阻的情況下,先暫時退讓一下很有好處。退讓態度可以顯示出你對對方的尊重,從而贏得對方的好感,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滿足,這樣再亮出你的觀點來說服他們就容易多了。
以退為進的說服方法在經濟談判中運用的較多,雙方談判如同兵戰,能否靈活、嫻熟地運用“以退為進”的戰術,直接關係到談判的成敗。
美國一家大航空公司要在紐約城建立一座航空站,想要求愛迪生電力公司能以低價優惠供應電力,但遇到婉言謝絕,該公司推托說這是公共服務委員會不批準,他們受莫能助,因此,談判陷入僵局。航空公司知道愛迪生公司自以為客戶多,電力供不應求,對接納航空公司這一新客戶興直趣不濃,其實公共服務委員會並不能完全左右電力公司的業務往來,說公共服務委員會不同意低價優惠供應航空公司電力,那隻是遁詞。航空公司意識到,再談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索性不說了。同時放出風來,聲稱自己建發電廠更劃得來。電力公司聽到這則消息,立刻改變了態度,立即主動請求公共服務委員會出麵,從中說情,表示願意給予這個新客戶優惠價格。結果,不僅航空公司以優惠價格與電力公司達成協議,而且從此以後,大量用電的新客戶,教享受到相同的優惠價格。
在這次談判中,起初航空公司在談判毫無結果的情況下耍了一個花招,聲稱自己建廠,這就是“退”一步,並放出假信息,給電力公司施加壓力,迫使電力公司改變態度壓價供電。這樣航空公司先退一步,後進兩步,贏得談判的勝利。
就如同跳遠一樣,立在原地跳,不可能跳的很遠,而後退一段距離,再加速跑動,到劃線處用力一跳,就能跳出比原地跳遠遠得多的距離。和這一樣道理,以退為進的戰術。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2.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對方所料——
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種說服別人達到辦事兒目的的技巧之一,其特點就是被勸者原以為對方會怎麼說,但實際上卻正好相反,讓聽者自覺去領悟,從而接受你的勸說意見,按照你的意圖辦事兒。
春秋時期一位名叫沮衛的使者,曾使用相反應對的技巧,救了自己的命。有一年,楚國攻打吳國,吳國勢單力弱,吳王派沮衛給楚軍送一份厚禮,順便了解一點軍情。誰知沮衛給楚兵抓住了,把他綁得緊緊的,說要殺了他,拿來釁鼓(殺牲,用血塗在新鼓上的縫隙)。
麵對死神,沮衛不慌不忙,麵無懼色。楚將驚奇地問他:“你出發前占卜過嗎?”
“占卜過的。”
楚將望著被五花大綁的沮衛問道:“吉凶如何?”
“大吉。”沮衛回答。
楚將高聲大笑:“如今就要殺掉你了,還有什麼大吉啊!”
沮衛回答:“吳王派我來,目的就是要試探你們的態度。如果你們對我以禮相待,那麼,吳國就會放鬆戒備;如果你們殺了我,還拿我的血釁鼓,吳國一定會百倍警惕。這對吳國不正是件天大的好事嗎?”
“然而你自己完蛋啦,這怎麼能說是大吉呢?”楚將追問道。
沮衛回答:“我占卜是問國家前途,並非為我個人。如果殺了我就能保全整個國家,我何樂而不為,要是人死了仍有靈魂,那麼,我肯定要附在你們的鼓上,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顯靈,讓你們的戰鼓發不出響聲,使你們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