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衛的話入情入理,鏗鏹有力,說話時毫無懼色。楚將聽了束手無策,思考再三,總感到殺沮衛釁鼓已無好處,隻得長歎一聲說:“算了,放了他吧!”
沮衛舌似利劍,以語言的力量保護了自身。他善於聽取對方的話,及時抓住中心,判明意圖,然後從反麵作鮮提的答複,威懾對方,並以精辟的分析迫使對方放棄了原有觀點。
3.層層釋疑,讓對方放下包袱
人的思想是複雜的,對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是疑慮重重,這就需要遊說者善於決情定疑,把道理說透。疑慮消除了,自然就達到了說服、勸導的目的。但消除別人的疑慮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一點一點的、層層遞進,窮追不舍,把道理講明白、講透徹,這就是層層釋疑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勸說者對事件有全麵的考慮,精辟的分析,隻有這樣才能對被說服者因勢利導,層層推進,改變對方的想法。這種方法較易掌握,在這裏就不舉例說明了。
4.以理服人,讓對方無話可說——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勸導說服別人的最根本的兩條原則。以理角人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讓人從你講的道理中領悟到其正確性,從而接受你的意見,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需要注意的是勸導說理要對準要害。大凡被勸者往往對某一問題想不開,挽上了疙瘩,懷有成見。要說服之,非對準這個要害不可。否則,喋喋不休,磨破嘴皮,也是隔靴搔癢,不能解決問題。再就是勸導說理要具體實在,需要的是實在的論證說理。
下麵請看陳毅同誌說服一個私營工商業者的故事。
解放初期的一天,陳毅市長到一家紡織業廠裏,他笑著說:“老板,我冒昧來訪,歡迎不?”
這位老板正為一件事發愁,便發起牢騷來:“陳市長,今天工會又來要我廢除‘抄身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還經常丟紗呢,如果取消抄身製度,紗廠不被偷光才怪呢!”
陳毅品了茶,不緊不慢地說:“要說辦工廠、買機器,我要拜你為師。因我隻當過工人,沒有經營過工廠嘛!要說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學習哩!我參加了革命,就一直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在這方麵我可以給你當參謀,還帶‘長’呢!你倒是要我這參謀,還是不要?”
經理連聲說:“要,要,請您快說。”
“我在法國當過工人。那個工廠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厲害得多。廠子四周築起高牆,拉上電網,還雇了一大幫帶槍的警察,對每個下班的工人,從頭搜到腳,那過細的勁頭,身上硬是連一根釘也藏不住。但結果呢?原料、零件還是大量丟失,為什麼呢?老板把工人隻當成會說話的工具,勞動很重,工資很少,工人實在夫法養家糊,工廠賺了錢對工人毫無好處,他們為什麼不拿呢?現在不同!工人翻身當了主人了,他們懂得生產經營搞得好,新中國才能富強起來,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們雖是私營企業,但也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樣可以有利於國、有利於民。所以,以我之見,你應該在紡織業帶頭,用我的辦法試試看,廢除抄身製,關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難多與他們商量著辦。我相信眼前的困難會克服的。”
經理聽了連連點頭:“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動找工會研究,決定廢除抄峰製。
陳毅同誌一番話,使資本家奉若神明的“抄身製”取消了,足見勸說有術,言之有力,這正是以理攻心的威力。以理服人最重要的一點是擺事實,出言有據,事實確鑿,對方的觀點就會不攻自破。
以理解人還有許多技巧,比如從論據、論證、論點方麵進行說理,都能達到目的。
5.轉移話題,調動對方的談興——
說服別人時往往有說不下去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死說硬勸,必然會適得其反,走入死胡同,如果此時轉移一下話題,引發他的興趣,並造成濃烈的溝通氣氛,從而為說服對方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某個話題引不起對方的興趣時,要有針對、有選擇地挑選新的、適應的話題,以激起對方的談興。如同運動員談心理與競技的關係,同外交人員談公共關係學,兩人肯定會一拍即合,談興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