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專家分析,中國加入WTO後,市場對外語類、金融財會類、商貿類、旅遊類、法律類以及經濟管理等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形勢會逐漸走俏,對近年來一直不景氣的國際經濟貿易類和涉外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可能大幅度上升。此外,隨著高新技術企業的飛速發展,對高新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將大大增加。
傳統專業麵臨下崗危機
從目前的情況看,曆史學及考古專業、基礎教育學、物理學、社會學等專業的畢業生無人問津,就業形勢頗為嚴峻。專家認為,中國加入WTO後,為國內各大院校的專業設置敲響了警鍾,學校專業的設置不能脫離市場需求。
高校的專業應看準市場。而目前某些高校專業設置過元,博士後則不低於1萬元基數。
一公司老總針對高學曆熱這一現象稱,招聘高學曆人才並非裝點門麵,我國加入WTO後,各企業麵臨巨大的商機與挑戰。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更新產品、增加科技含量、走“科技興業”之路,高學曆的人才將更有利於企業完成這一戰略目標。
細過偏,不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國家教育部去年進行過一次專業調整,國內許多綜合性高校都打破了原有的院校性質,改變了一些傳統專業的麵目,跨行業設置一些人才市場上比較走俏的專業。而有些高校的專業設置卻沒有跟上市場行情的變化,“老麵孔”成了“冷麵孔”,使原來就十分嚴峻的大學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英語、計算機成為就業門檻
現在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基本標準有了很大變化,往年英語4級的標準變成了英語6級,計算機市內2級變成了計算機國家2級。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現場要求學生用英語填寫簡曆,或進行英語對話。
用人單位為什麼會抬高門檻呢?一知名企業人事處負責人認為,中國加入WTO後,企業的用人標準隻會越來越嚴格。英語是國際貿易的通用語言,計算機則是電子商務的基本手段。所以,今後大學畢業生這兩項能力一定要過硬。
高學曆畢業生身價水漲船高
如今有不少企業打出“歡迎研究生,考慮本科生,不招專科生”的旗號;有的則直接以高薪納高才,如解決研究生的戶籍和房子、一次性付安家費等。長虹集團許諾,博士生可獲一套專家樓住宅、碩士可獲一套兩居室以上住房。華光集團則承諾,博士生一年後月薪為6000-12000元,等等。這說明一些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了,他們知道加入WTO後,將直麵國際性的企業的競爭,沒有高學曆,高能力佬的輔佐,難免有敗下陣來的可能。這個總的大環境是有利於我們的。我們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去。
二十一世紀人才七大特征
1、具有高尚思想素質,時代責任感,勇於擔負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
2、具有明確具體的奮鬥方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拆不罷休。
3、具有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意識,敢於麵對嶄新世紀的挑戰。
4、具有廣博的知識儲備,較紮實的基礎知識,較深厚的專業知識,較廣泛的鄰近科學知識和科技發展前沿知識。
5、具有較強的吸收容納能力,能夠通過學習實踐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6、具有觀察、思考和分析能力,能透過現象洞察事物本質,並將自己的成果準確、清晰、有效地表現出來。
7、具有較強的創造能力,不拘於現有模式的束縛,通過科學分析、合理推測、大膽想象及成功實踐,創造新的社會及自然科學成果。
總之,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將在新世紀裏大放異彩,新的環境要求人們必須具備好的素質才能適應它。必須德智兼備、有眼光、有明確的奮鬥目標,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新,勇於奮鬥。必須具備這些素質,才不會在新世紀裏被淘汰。也隻有在這些方麵出色的人才,才能在新社會中春風得意,創出一片天地來。
培養你的員工的性格
也許你是一個出色的創業者或領導者,但你的員工卻不那麼盡如人意。為了公司的發展你也許會辭掉他,但這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下一個招聘來的人也許還不如他。有一個較好的方法你可以使用,因為你是領導者,你可以培養你的員工的性格。
“人的性格對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平庸的幹出驚天勸地的事業,也能使有才能的人一生碌碌無為。”上述觀點聽起來似乎有點唯心主義,但仔細分析一下身邊的人和事,每個人成功和失敗的背後,性格均發揮了重要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大學生被稱作“天之驕子”,躊躇滿誌,憂國憂民,事業心強,有大幹一番事業的信心和決心。所以,培養良好的性格,對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培養員工的性格時,要找準某個方麵或誘導,或施以某種手段促使其性格形成。
創業時必須專注,在“專”和“精”上下功夫
古時候,有一個國王,想找一個宰相。後來找到一個可以當宰相的人,國王先說要殺他,經人解說,於是要他用一個盤子,盛上滿盤子油,從東城捧到西城,不準滴出一滴,否則殺頭。這個條件,很不容易做到。他走到路上,有他的父母妻子哭他,他沒有看見。有頂美的女人,從他身邊走過,看的人不知有多少,他沒有看見。後來忽然又來了一頭瘋象,嚇得滿街的人亂跑亂跳,可是他一心一意在盤子上,仍然沒有看見。不久又遇到皇宮失火,一時救火搶火,鬧得紛亂不堪,並且在殿梁上的一巢馬蜂,被火燒出,到處飛著螫人,這人雖然被螫了幾下,可是始終沒有感覺到,仍然專心致誌的捧著油盤往前走。最後,他竟達到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沒有滴下來。於是,國王便拜他做宰相,因為國王認為:“一個人做事,能夠這樣專心,便是喜馬拉雅山,也可以平下來,何況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