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做局者(2 / 3)

說到高手,總兵又想到了自己重金養著的不世高手鄧海山,這鄧海山棄了東家的事不顧,可以說是背叛,總兵便又罵起鄧海山來,揚言要令潼關地方官為難鄧海山的家人。

張良辭了總兵,隻覺一身輕了。

從前在陽泉縣老家中,被地方惡勢迫的幾近身亡,逃到洛陽,出人頭地了,卻先後被桑東家、雷新虎壓的喘不過氣,扳倒雷新虎,又成了總兵的傀儡,剛想做完傀儡之後錦衣還鄉,偏偏風雲再起,錦衣衛與無法無天的武官你死我活,被迫卷入其中,如今才算全身而出。

張良心中還有隱憂,那就是裴冷禪與機簧客。

這兩人究竟是錦衣衛什麼人?這兩人都助過自己,沒有他們,也就沒有張良的今天,但張良知道,假如他們知道自己已識破他們的行藏,這兩人肯定會毫不猶豫殺了自己。

究竟他們有沒有懷疑自己已識破他們的行藏呢?

張良出了轅門,施三郎、曾二、祝通三人正在門外等候,四人駕駛一輛破馬車回家。

第二日,張良同施三郎、曾二道:“今日我們去甜水井巷走一遭。”

依舊是祝通、施三郎、曾二三個扈從,依舊是那輛破馬車。

四人來到甜水井巷,問了人,在一條陋巷中找到中原鏢局洛陽分號。

牌匾還未懸掛,木匠正在趕工,刨花木榍堆到了門外。劉長青在門內瞧見張良,趕忙迎出,長揖不落手,口迭聲說‘貴客’。

禮畢,請張良四人進旁邊一間民居用茶,這間民居已被租賃下來暫時居住。

張良問道:“中原鏢局乃天下第一大鏢局,劉掌櫃的為何將分號開在這僻靜處?”

劉長青笑道:“做鏢局同別的行業不同,別的行業,店輔眾多,競爭激烈,店家未提供便利,客人自有好處去買,故非往熱鬧處去開店不可。而鏢局,大城邑隻有一兩家,小縣邑還沒有,有要托鏢的,一問便會尋來,故租賃在偏僻寬敞處,一來好停放鏢車,二來也省些租金。”

張良道:“聽劉掌櫃這麼說,大城邑隻有一兩家,偏僻些,托鏢者自會找到來,鏢局也可以漫天要價了?”

劉長青哈哈笑道:“張公子思維慎細,果然是大智慧者。咱們開鏢局的,過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獲利也頗豐。但並非可以漫天要價,為所欲為,那商家眾多的行業,同行之間競爭博弈,勝者生存。保鏢行業,卻是與顧客博弈,稍微要價高了,人家甩手出門,故不敢欺客。保黃貨、白貨、什物、家眷,都有相應價目,老老實實,童叟無欺。”

張良點了點頭,又問道:“白貨是不是指銀兩?”

劉長青道:“正是!”

張良道:“托銀兩,抽傭多少?”

劉長青道:“不好說斷,視情況而定,如是普通商家、富戶托鏢,小額銀兩,我們好保暗鏢,路途近些,抽成百分之五,遠的適當加一點;倘若矚目人物托鏢,又無法暗保,盯稍者又多,消息不脛而走,江湖人物都來覬覦,需的傾盡全部武力護送,還得做好被劫了鏢如數賠償的準備,故抽傭百分之十以上。”

張良道:“在下正是來托鏢的,托七萬兩銀子,掌櫃你看抽成怎麼使?”

施三郎三人一聽七萬兩,嚇的一跳。劉長青卻十分平靜,隻是有些挽惜,道:“張公子,半月後再托如何?”

張良道:“隻在這一兩日間。劉掌櫃倘若還不能接鏢,那在下另想辦法。”

裏進一人急步走出,迭聲道:“能接!能接!”說話間,走出一條彪悍大漢,此漢十分雄壯,目光炯炯,聲如洪雷,行動如風,顯然外門硬功十分到家。

此人一直在後進看茶,並未出來,張良剛才透過後進門洞,見有人用蒲扇扇茶爐,因為裏麵黑暗,看不清人,原以為是個仆役,沒料,是這麼一個悍爺。

劉長青對他道:“我們輔麵還未修葺好,人手也未到齊,一支鏢隊也整不出來,怎麼就能接這麼一大單生意?”

那漢子道:“怎麼不能接?隻要張公子同意就好。”忽又轉頭對張良作輯,也不忘同施三人拱一拱,大漢作揖的同時道:“接也接了這趟鏢,隻是沒法立即發鏢,在七八十來天內,敝號人手到齊,方能發鏢。陽泉縣也不甚遠,五六天就能到達,算來,也就二十天內,送達張公子家中,不知張公同意與否?”

張道:“可以!”

劉長青笑哈哈道:“你怎麼隻想著做生意?就敢對張公子搖一搖揖,著實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