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緣起(2 / 2)

老和尚聽了鬥篷男可謂是誅心之語一番話,沒有立即反駁,反倒出奇的是沉默了,良久以後,苦澀一笑:“若不問罪行,隻根據其動機來說的話,倒是苦了那吃力不討好的後生了。”

篷男微微一笑:“大師能這麼想就好。”

然後看著一片大海歎了口氣:“是這裏,沒錯!”拔出劍,對著虛空輕輕一揮,一道劍光一分為二,稍縱即逝,刹那間就消失在天地之中。

老和尚沉默不語,鬥篷男從懷裏拿出來南笛身死後留下的舍利子,遞到了老和尚身前說道:“這是南笛死後燒出的舍利子,今日交給大師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物歸原主了。”

老和尚歎了口氣,搖了搖頭拒絕道:“既然是他給你的,你就收下吧!在因果上南笛看的比我通透,他給你那自然有給你的理由!”

鬥篷男“恩”了一聲也不強求,把舍利子反手一轉,便收了起來說:“若無其他事,那我就先行一步了……”

老和尚點了點頭,正欲走過,忽然想起一事,回頭問了句:“不知大師法號?”

老和尚笑了笑:“他們都喜歡叫我青燈古佛。”

鬥篷男對著老和尚點了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初陽漸高,殘陽退卻。

相傳佛祖南笛的師傅是天地初開時,第一縷曙光,後被一大能修士存放在天龍寺的青燈古盞中,日日聆聽佛法,後衍生出靈智,化為佛身,照耀著整個西域。

鬥篷男見過老和尚後沒有停下腳步,跟隨著桃花又到了煙花三月的吳地,在江南的風雨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見了想要遇見的人,又過了不知多少年,他去了一趟碧雲國,看完了那個儒家聖人的一生,又去了縹緲峰,將身上驚咢劍,葬於山巔。

又過了好多年,他來到了一個小城,在桃花盛開的季節,他輕輕的推開了書院的木門,攬下書院門口桃樹上的一束桃花,看著私塾中窗戶旁邊,那被夕陽照的紅撲撲的稚嫩臉頰,在那鬥篷連體的黑色帽子下,大半張臉都給遮住的鬥篷男,隻能看見他嘴巴部分微微上揚!

鬥篷男看著私塾微笑道:“光陰刹那,一曲百年,何人記?隻道那時年少,仗劍天下,歌盡幾多繁華!那年梨樹橋頭,花開半夏,似你如花,隻願與你青絲染雪,好似銀裝裹華發。驀然回首,青鳥記事無人憶,望川桃花今春以開滿夏。又道是劍本凡鐵,吾此念不滅,不負卿!”

天河海支流曲川河以南,武成國望川城,城北東乘書院,而我們的故事,就要從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