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美學特征
幽默作為喜劇的一種特殊樣式,其特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麵:
1.幽默具有一種特殊的人生態度
幽默通過內容與形式、諧調與不諧調、真善美與假惡醜之間的強烈對照,突出地表現了幽默藝術家作為本體對揚美抑醜的自信心和優越感。
2.幽默具有一種對客體的溫和、寬厚的態度
幽默反映了藝術家出於揚美抑醜的自信心和優越感,對事物發展趨勢抱樂觀、豁達、超然的態度,對人的長處和弱點持辯證的觀點,展示博大寬宏的胸懷,保持親切友善的態度,為別人設身處地,嘲人時不忘自嘲。
3.幽默具有特殊的表現方法、技巧和欣賞方法
藝術家有意識地運用暗示、含蓄手法對客體進行“倒錯”,使之與欣賞者的“理性”相悖;而欣賞者則必須訴之於理性,采取意會、聯想方法將藝術家的“倒錯”重新顛倒過來。
4.幽默具有特殊的審美效果
藝術家采取了“理性的倒錯”這一特殊方法,促使欣賞者以理性的思維領悟藝術家的真實信念和態度,從而產生了特殊的審美效果。即:會心的微笑。這種特殊的審美效果為觀賞者進入幽默特有的耐人尋味的意境提供了前提。
幽默的審美標準
意境是幽默的審美標準。幽默作品有無幽默效果,關鍵看其作品能否使審美主體進入一種包含複合情感、充滿情趣而又耐人尋味的意境。
意境是通過藝術構思所創造的並表現於藝術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統一。幽默的意境有自己的特點:
1.複合性
幽默意境所造成的審美感受不是單純的對美的讚賞,而是對美的讚賞和對醜的嘲弄這兩種不同性質情感的複合。使嘲弄、讚頌、喜愛、疼愛、同情、憐惜、憐憫、責備、譴責、厭惡等形形色色的情感相互衝撞,彼此交融,構成了多層次的複合情感,讓觀賞者享受到難以言傳的快感。
2.情趣性
幽默意境的情趣是一種充滿了輕鬆、歡快和嘲弄,永遠伴隨著笑聲的濃烈而又獨特的情趣,是由幽默作品作為審美對象所具有的根本屬性以及笑的審美效果決定的。因此,幽默的情趣要求比其他任何藝術樣式都要高,既是幽默作品構思的出發點,又是衡量作品意境之有無、高低和濃淡的根本標誌之一。
3.嘲弄性
組成幽默意境的諸多複合情感中具有嘲弄的特征,是幽默藝術家通過美醜對比所蘊含或顯露出來的一種對醜的嘲笑或戲弄的意念。由於幽默描述的對象不同,其意境包含的複合情感的成分不同,其所蘊含的嘲弄也呈現出種種不同的性質,既可以包含某種程度的諷刺成分,也可以僅僅表現為友好的玩笑乃至欲揚故抑的戲謔等。
4.意會性
鑒於幽默采取了“理性倒錯”的特殊表現方法,幽默的意境要求觀賞者經曆比其他喜劇樣式更為漫長、複雜和艱巨的思維過程,意會幽默藝術家深藏並暗示的嘲弄意念,從而獲得充滿情趣的美感享受,發出會心的笑。
幽默的基本環節
在幽默意境的形成過程中,一則典型的幽默一般包含四個相對獨立的環節:
1.製造懸念
所謂懸念,就是通過情節的敘述、描寫和交代,使觀賞者產生關心好奇,從而打破原有的平衡狀態,造成緊張的心理狀態。製造懸念通常采用巧設伏筆、假述表象、聲東擊西的手段,目的在於提出疑問,布下迷陣,造成假象。
2.著意渲染
所謂渲染,就是對已造成的懸念、假象作多方鋪陳、描寫、形容和烘托。渲染通常采用白描、誇張、歪曲等手段,目的是承上啟下,發展和加強懸念造成的氣氛,為引起反轉打好基礎。
3.出現反轉
所謂反轉,就是在著意渲染的基礎上筆鋒一轉,突然出現某種出人意料的下文或十分新奇的事物,打斷觀賞者的正常設想或合理預想,使之思考並對描述對象的真相或規律實現審美判斷上的轉變或飛躍。在語言藝術中,引起反轉的手段主要是妙語,常用借喻、雙關、反語等修辭格。反轉的目的在於戳穿假象,解除懸念,啟動聯想,產生突變。
4.產生突變
所謂突變,是指反轉出現後的效果。懸念得以解除,好奇得到滿足,緊張化為和緩,局勢迅速向反麵轉化。和前三個環節不同,突變並不以語言、文字或其他有形的形式(如畫麵、音樂語言、舞蹈語言等)出現,而僅僅存在於藝術家和觀賞者的意識之中。
幽默的社會功能
幽默的社會功能突出地表現為兩個基本的方麵:幹預生活的功能和娛樂的功能。其中,幹預生活的功能是通過娛樂功能來實現的。
當幽默作品不僅提供了一幅曲折而又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的圖畫,還在這幅圖畫裏寄予著幽默藝術家的某種社會理想和審美觀念,表現對生活的態度與評價時,幽默便程度不同地具備了幹預生活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