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幽默的特點及功能(2 / 3)

由於幽默特有的樂觀精神、戲謔性、輕鬆感以及笑的審美效果,其娛樂功能也比其他樣式更為明顯和強烈。在喜劇性的幽默情趣感染下,幽默藝術家引導觀賞者愉快地告別陳舊、醜惡的生活方式,歡笑著向新生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前進。觀賞者在盡興娛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和教育。幽默的幹預生活功能在娛樂功能的作用下得到了體現。

幽默的娛樂功能還在於,除了包容幹預生活的功能外,也可對生活作饒有情趣、甚至是有悖常理的反映,並不含有明顯的是非觀念,以“純”幽默的形式娛樂觀賞者。這種單純的娛樂功能同樣給人以智慧和美的享受,有助於培養健康、高雅的審美趣味。

幽默的藝術功能

幽默的藝術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麵:結構作品、刻畫人物、烘托氣氛。

1.結構作品

是指幽默作為一種根本的或主要的情節手段,通過饒有風趣的情節和巧妙安排的人物關係,創造出一種貫穿作品始終、具有耐人尋味的幽默意境的喜劇衝突,從而成為結構幽默作品的基本支柱。

2.刻畫人物

是指幽默作為塑造喜劇形象(也包括某些悲劇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含蓄、深沉的手法展示美與醜的強烈對照,表達美對醜的優勢,從而塑造出具有明顯正麵色彩的肯定性喜劇形象,具有明顯反麵色彩的否定性喜劇形象及介於肯定性和否定性喜劇形象之間的過渡性喜劇形象,並使人物形象具有其他喜劇性刻畫手段所難以達到的耐人尋味的韻致。

3.烘托氣氛

是指幽默作為喜劇氣氛描繪的重要手法之一,通過幽默的語言手段展現喜劇情節和喜劇人物所處的情趣濃鬱的環境氛圍,有時還兼有刻劃人物的作用。

幽默的民族性

幽默的基本規律和手段,對於各個民族的幽默都是共同的。但是不同民族的審美理想,既有著客觀的共同要求,又有著民族的顯著差異,由此形成了一民族的藝術所共有而區別於其他民族藝術的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在幽默中,民族性表現得更為明顯而集中,這是由其自身的規律所決定的。

(1)幽默依據正常邏輯與幽默邏輯的對立構成矛盾衝突時,經常采用各種具有雙重含義的語言手段,這就在涉及一民族正常思維規律和一般語言規律時,不可避免地牽涉到該民族以有悖邏輯的方式來造成反轉時所慣用的特異思維規律,以及表達這種思維時慣用的方式和方法,即民族語言的特異規律。

(2)幽默的民族性,滲透在一個民族幽默作品的各種體裁、各個環節、各個方麵中,其意會的因素往往多於可言傳的成分。幽默作品作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其所表現的內容必然帶有本民族曆史沿革、風土人情、民俗鄉習的某些特點,其藝術手法上所表現出的民族特色,也較為隱約難察。但就總的趨勢而言,西方民族的幽默風格潑辣犀利,諷刺意味濃烈,這顯然與西方民族奔放、外向的性格和早期幽默的淵源有關;而東方民族的幽默多恬靜、溫和,富有詩意和哲理,形成嘲弄委婉、謔而不虐的淡雅蘊藉風格,這與東方民族含蓄、內向的性格和早期幽默的淵源是一脈相承的。

幽默感

幽默感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就創作主體而言,幽默感是指藝術家在生活和藝術實踐中判明、表達和再現喜劇現象及其特征的能力;就欣賞主體而言,幽默感則意味著觀賞者領悟、意會、理解喜劇現象及其特征的能力。

幽默感又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態度,一種特殊的人生態度。在幽默感中,綜合了感覺、知覺、想象、情感、理智等諸多心理因素,並以具有審美價值的會心的笑表露出來。幽默感源於生活和藝術實踐的審美經驗,有著明顯的社會、曆史、民族、文化、時代的色彩。幽默感的強弱、多寡與否,大都與個人的所處境遇、文明程度、教育水準乃至道德品行、精神風貌有關,因此,幽默感有強烈的個性化性格色彩。對生活和藝術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想象力。日益開化、發達的智力、豁達、體諒的同情心等,共同構成了幽默感這一特殊的能力、特殊的審美態度和特殊的人生態度。

幽默與諷刺

幽默與諷刺同為喜劇的樣式,既有作為喜劇樣式的共通之處,又因美學特征各異而不可混為一談。

(1)幽默與諷刺都是以美和醜的對比為基礎的。然而,幽默的對比體現了美對醜的明顯優勢,而單純的諷刺則僅限於運用誇張、虛擬、變形等手法,勾勒出一種變態的心理或一幅變形的圖畫。可見,幽默這一喜劇的特殊樣式具有比諷刺更強的正麵性和肯定性。

(2)幽默反映了藝術家對客體所持的溫和與寬厚的態度,而諷刺則與客體相對,采取了尖刻、辛辣的否定性態度。

(3)幽默以“理性倒錯”這一特殊的表現方法,即“內莊外諧”的形式表明藝術家的特殊意念和特殊態度,含蓄中帶暗示,要求觀賞者經曆意會、聯想和思維過程。而諷刺的“寓莊於諧”呈現出尖銳、鮮明的判斷色彩,令人對藝術家的初衷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