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幽默的特點及功能(3 / 3)

然而,在具體的生活情境和藝術作品中,幽默和諷刺往往同時運用,互相結合或彼此重合,表現出一種複合的意念、態度、方法及至審美效果,構成了諷刺性幽默等過渡性形式。

幽默與滑稽

作為一種喜劇樣式,滑稽具有客體的屬性,它是以美與醜的對比為存在條件的。滑稽以其異常的外表、動作、語言等直露手法,使觀賞者一眼看透而引起捧腹大笑,這與幽默的表現方法形成了明顯的區別。但當幽默所表現的崇高美與肯定性的滑稽美合二為一時,則產生了肯定性幽默。同時具備了滑稽的鮮明性和幽默的含蓄性。即使在否定性滑稽裏。喜劇形象出醜弄乖、狼狽不堪的表演,也蘊含著藝術家以“寓莊於諧”的手法直接表露對美醜對比的態度和追求審美效果的努力。

幽默與滑稽的關係遠較幽默與諷刺的關係密切。滑稽的直露手法所具有的感性效果,是幽默在曆史形成過程中最早借鑒的客觀要素,及至在加入了機智等理性要素後,幽默的表象和底蘊才出現了近代意義上的獨特意境和審美效果。在幽默的實際運用中,幽默與滑稽仍時有交織,構成了滑稽性幽默等中介性品種。

幽默與機智

機智通常被視為一種理性因素,它的特征是把無關或有悖常理的事象意外而巧妙地連接並表現出來。所以,機智常以主觀滑稽的形態出現,成為構成幽默的理性要素之一。但是,機智並不具有幽默所有的特殊意念、態度、手法及審美效果,其作為喜劇樣式存在的前提雖然也是美與對比的喜劇性,但缺乏自我意識和針對性,通常隻能依附於其他喜劇樣式。

幽默從機智出發,賦予機智以新的動力。同時也對自身的意念、態度和手法產生了影響。當機智在幽默中以其理性姿態出現時,則構成了機智性幽默這一中介物。

幽默的載體

幽默的載體是以語言文字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作品(如小說、散文、詩歌、故事、笑話、俏皮話、歇後語和雙關語等),也是視覺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攝影作品等)或聽覺藝術(音樂),或綜合性藝術(如戲劇、曲藝、影視、歌舞、雜技等)。幽默出現在不同的藝術體裁中時,其表現技巧也不盡相同。在語言文字作品及以語言為主要手段的表演藝術中,幽默的表達主要依靠語言的修辭技巧。如比喻、雙關、反語、拈連、仿擬、飛白、顛倒等,由語言的不諧調構成喜劇性矛盾衝突,使讀者或聽眾因意外而產生聯想,忍俊不禁。其中,笑話作為一種幽默形式比較典型。笑話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語言通俗,針對性強,流傳麵廣,是人們揭露事物矛盾、嘲諷社會現象的主要語言形式之一。產生於中國北方、風行全國的喜劇性曲藝相聲,以諷刺為主要功能,寓莊於諧,表現嚴肅的主題,其語言機智多變、含蓄凝煉,為各階層的人民所喜愛。流行於中國江南一帶以方言演出的喜劇性曲藝獨腳戲,兼容諷刺和幽默,尤其長於對醜惡、落後現象的揭露、鞭撻和對生活樂趣的藝術反映。

喜劇是戲劇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它的主要內容是以諷刺、嘲笑醜惡和落後現象、肯定美好的進步的現實和理想。喜劇的構成依靠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喜劇性格的刻畫,由此引入發出不同含意的笑聲。啞劇是以動作和表情取代台詞,誇張而又不失分寸地表現生活中令人發笑而又發人深省的題材。在電影默片時代,啞劇是最主要的表演形式。

幽默畫運用色彩、線條等繪畫語言,以有意識的特征強化或淡化乃至省略形成畫麵與實體的某種似與不似的喜劇性反差,給人以滑稽、突兀之感,含蓄地表達出某種情感、理想和審美觀。

在聽覺藝術領域裏,音樂語言的幽默意識通過比擬、模擬和簡單組合等初級形態的表現技巧來獲得,而更多的則是運用誇大、反複對比、不諧調等手法設計和處理音調、節奏、調性調式乃至音響、力度、音色等,從聽覺上表現幽默的情趣和感受。

20世紀中期相繼出現的西方荒誕派戲劇和黑色幽默小說,是當代變形幽默的載體,以荒誕為主要表現手法,顯示出一種對人生的憂慮、冷漠、懷疑、悲觀乃至絕望心態。其意境、載體、表現技巧與傳統美學意義上的幽默存在著離經叛道式的差異。

幽默作品

幽默作品是藝術家運用幽默的特殊手法及其構成的特殊情境創造出來的作品的統稱。幽默作品的內容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幽默作品泛指一切喜劇作品。狹義的幽默作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純粹靠幽默手法和情境構成的作品,其本身就是語言、文學、藝術的一種獨立體裁或類型,如表現為畫麵的幽默畫;表現為純語言手段的歇後語、幽默格言、幽默性諺俗語;表現為情節手段或情節與語言手段相結合的幽默故事、笑話、幽默喜劇、幽默詩、詼諧曲、相聲、獨腳戲等;另一類是各種喜劇性手法和情境的彙合,但幽默成分在其中占有決定性的地位,從而使原先的體裁改變了固有性質,成為以幽默手法和情境為特色的複合體裁,如幽默小說、幽默小品文、幽默小品、幽默性歌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