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刺激
小明輕輕地走到數學老師麵前。懇求地說:“盡管我這次考得不好,請您在批成績的時候打個好分。”
“為什麼?這不太好。”
小明的聲音更柔和了:“老師,我母親有心髒病,我怕太低的分數會使她看了受刺激。”
頭發
老師:“我給同學們出兩個問題,誰隻要回答出第一個問題,就不要求他回答第二個問題了。現在我問第一個問題:誰知道自己有多少根頭發?”
小麗:“我知道,我有99999根頭發。”
老師:“你怎麼知道的?”
小麗:“老師,這是第二個問題了,你不能要求我回答了。”
舉手
校長要來聽課了。事先,任課老師給學生們打招呼,希望大家積極舉手發言。
小明站起身來,對老師說:“要是我們回答不出你提的問題,那不是很難堪嗎?”
老師想了一下,覺得有點道理,所以補充道:“那麼,這樣吧,會答的同學舉左手,不會答的同學舉右手。”
希望
暑假中,小明的同學小林到小明家玩,她倆很自然地就談論起即將過去的暑假生活。
小明說:“這個暑假太沒意思了,我天天盼望著開學,開學後又有美好希望了。”
“什麼美好希望?”小林問。
“希望下一個充實的暑假呀!”小明回答。
裁縫
老師表揚了軍軍的作文,說這篇作文在體裁方麵特別好,要同學們向他學習。
明明聽了不服氣地說:“這有什麼了不起,準是他爸爸教他寫出來的!”
老師問:“軍軍的爸爸是幹什麼的?”
明明大聲回答:“裁縫!”
褲子
上算術課。
老師:“王小波,如果你把手伸進右邊褲袋裏,發現了一張100元的鈔票,伸進左邊褲袋裏,又發現了一張50元的鈔票,想想看,你一共發現了……”
王小波:“我發現那肯定是別人的褲子。”
樂觀與悲觀
教師:“你能說出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嗎?”
學生:“能,先生。二人共飲一瓶酒,喝去一半時,樂觀主義者說‘還有半瓶’,而悲觀主義者說‘半瓶完了’,對嗎?”
隊形
體育課時,大明與小華在樹下聊了起來。
大明:“我發覺排隊的形式隨年齡增大而有所不同。”
大明接著說:“例如小學生往往是一隊隊的,而中學生經常是一堆堆的。”
小華說:“那大學生呢?”
大明說:“那還用問!難道你看不到一雙雙的嗎?”
如此聰明
上農藝課時,老師提問:“什麼時候摘西瓜最適合?”
一個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在看瓜人睡熟了的時候。”
指針
老師:“現在,教室裏要保持絕對的安靜,要讓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也能聽見……”
過了一會兒,一位學生小聲問:“老師,我讓一根針掉在地上了,你聽見了嗎?”
語言美
“我做到了語言美。”
“怎見得?”
“凡是認識我的人,都說我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可惜來晚了
音樂會上,一個人遲到了,他剛坐下,就問鄰座:
“請問,現在演的是誰的作品?”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
“太可惜了,前麵的八個沒聽上!”
好詩
“這首詩真可以評上一等獎。”
“為什麼?”
“因為它和得過一等獎的那首詩一模一樣。”
什麼叫欺騙
正在進行刑法考試。
考官:您能不能舉例解釋一下,什麼叫欺騙?
學生:教授,如果您不讓我通過考試就是欺騙。
考官:為什麼?
學生:根據刑事法典,進行欺騙的人就是利用他人的無知,使其受到損害。
不如《唐詩》
小明:“你看過《宋景詩》嗎?”
小王:“看過。”
小明:“感覺怎麼樣?”
小王:“不如《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