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效溝通的方法(1)(2 / 3)

當兩個人發現他們是真的不能同意對方時,心靈交會的工作仍然是必要尋求的。而所采用的形式是去了解這種反對。為了這個目的,二者都必須放棄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以無私公正的精神來對待對方所持的意見。我們這裏所說的無私態度是指去了解為什麼對方要如此堅持這意見。在會話時,不僅要能陳述對方所支持的看法,更要會說出他根據的理由。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果真不能同意別人時,我們就必須毫不厭倦地去努力解決這種反對。

再花些時間來努力、嚐試。如果你放棄這麼做,就好像放棄了真理的追求。而這種反對也好像隻是個人不能協調的意見衝突,純粹的個人成見和喜惡。

你應該解釋出你反對的理由,下麵的方式可供你參考。

“我認為你之所以如此堅持,是因為你對於某些事實及理由消息不夠充足……”

當你如此說之後,就該指出你認為他所缺乏的消息、見聞。而一旦他得知後,或許就會改變心意。

“我認為你之所以如此堅持,是因為對某些相關的事情有所誤導……”

那麼你就必須準備指出錯誤所在,如果他糾正過來之後,可能就會放棄先前的意見。

“我認為你具有充分的消息來源,並且能堅定地了解、掌握例證和理由以支持你的立場,但由於你推論的錯誤,使得你從前倡導出來的結論卻是錯的……”

那麼你就得說明這種邏輯上的錯誤,如果經過修正,對方可能就會接受另一種結論了。

“我認為你先前並沒任何錯誤,而你穩健的原因使你的結論有足夠的根據,但我還是覺得你對這個主題的思考仍然不夠完全,你應該更進一步思索出和先前不一樣的結論出來。”

那麼你就要能夠指出這些結論,而它們如何和對方所說的不同。

人類是理性也同樣是情感的動物,在我們的內心裏及理智上可能被一些情感所蒙蔽,以及受製於其他限製。這些都必須以某些適當、理想的方法來補足,並作不過分的尋求以期了解。

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控製情感,也不期望如此做。我們無法超然地走出自己,而完全進入他人的內心狀況,去看看他或她想些什麼,對我們的看法……

如果一個特別的會話最後的結果是彼此了解並同意了客觀的真象,我們也不應該就此結束這件事。還有許多事有待我們著手去做,如了解其中的暗示、涵意等。同樣的,如果結果是反對,亦應該繼續努力做這些事。

我們這裏所要提供的忠告是,應該有另一個時間、地點允許我們對事情作更進一步的探討。目前暫時停止而等一段時間。當一個會話受到時間的限製或者有了僵局,這個勸告就更加有用了。最重要的是,我們應公平對待別人的言論。

說錯話的自嘲技巧

1.怎樣對付“揭短”

你正在興致勃勃地向你的朋友講述你怎樣從池塘裏釣上兩條大魚。你的妻子卻在一旁插話說:“聽他的!他釣了兩天,一條小魚兒的影子都沒見著!那魚是花錢買的!”

你正在和新結識的女友吹噓:“我最近上了一個戲,這是我頭一次獨立執導,故事非常精彩,上演後一定會轟動。”旁邊卻走過來一個朋友:“嘿,不怕西北風煽了舌頭!姑娘,別聽他瞎編,他哪是什麼導演,隻是個場記而已!”

你正在幫助你的鄰居修理電視機:“原因可能在天線,也可能是顯像管出了毛病……”這時,你的親戚走過來:“嗨,他隻會拆零件。前天我那台彩電,沒修前能看兩個頻道,讓他一修,隻能看一個頻道了!”

妻子、朋友、親戚,有時會開玩笑似的揭你的“短”,弄得你有點下不來台。你想默認又覺得窩囊,想還口又覺口吃。

怎樣從困境中擺脫出來?不妨運用幽默的語言、滑稽的表情和笑料衝淡這尷尬的處境,活躍氣氛。

你可以接著妻子的話說:“不錯,我往池塘裏扔了5元錢,那兩條魚就自動跑進我的網兜裏了!”

你也可以接著朋友的話說:“場記怎麼啦?導演都得先幹場記,不信你去問問黑澤明!”

你還可以說:“每個電視機有不同的毛病,修不好你的,不見得修不好他的!”

顯然,設法改變處境比保持沉默要主動,但有一點應明確: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親友,你不能采用氣憤的話予以還擊,而幽默的解嘲是最好的辦法。

在對付“揭短”時,尤其要注意:

(1)盡量不懷疑他人別有用心。

如果我們神經過敏,對別人的每一句話都琢磨一番潛台詞、話外音,那就會自尋煩惱。因為在許多場合,對方往往是脫口而出或即興聯想的玩笑話,根本沒想到會傷害你。不知者不為過,我們何必胡亂猜疑呢?

(2)不可反唇相譏。

一有人聽不得半句“重話”,動輒連珠炮似的反譏,常因此挑起唇槍舌劍,使良好的關係破裂。一般說來,開玩笑的人若是得到嚴肅的回報,臉上常掛不住。所以,我們不能為笑話失去一個朋友,甚至給人留下心胸狹窄的印象。

(3)泰然處之。

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萬狀,既不能正常地保持沉默,又不能機智地改變處境,以至失態,那就顯得有些“小器”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風度,暫時把“揭短”拋置一邊,尋找別的話題,或點起一支煙、端起一杯茶、轉移別人的視線等,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