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演講前的準備(1)(1 / 3)

演講題目的選擇

選擇演講的題目稱之為“選題”。選題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演講的成敗和價值的大小。一個好的演講選題,應具備三個條件:

1.符合時代精神

所謂“符合時代精神”,即要有現實意義,要能符合現實需要。古今中外演講家們成功的演講選題都是非常恰當的。兩千多年前,古希臘“智者派”奠基人高爾吉亞草擬的《帕拉梅德斯辯護詞》,表達了人們對帕拉梅德斯的愛戴;“西安事變”時,張學良的《在市民大會上的演講詞》,顯示了中華兒女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和高尚的民族氣節;斯大林的《紅場檢閱演說》,表現了蘇聯紅軍和蘇聯人民為消滅德國法西斯強盜,保衛社會主義蘇聯的堅強決心。這些選題都符合當時形勢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適合聽眾水平

演講是講給聽眾聽的,所以在寫演講辭的時候首先應該了解自己的聽眾,掌握他們的思想水平、文化程度、職業狀況,乃至年齡性別等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毛澤東同誌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指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情形辦理,做文章和演講也是這樣。”他問道:“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做演講倒可以不看讀者不看聽眾麼?”我們有些人的演講,往往不論聽眾是些什麼人,單憑自己的書本知識,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一番,結果成效甚微,其原因就在於選題不看對象,不適合聽眾的水平。

3.自己比較熟悉

美國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一位初次演講的人選了一個話題,介紹美國華盛頓的風貌。由於他對華盛頓並不熟悉,因此去買了一份遊覽指南之類的小冊子。他把這些材料略加整理便去演講了,後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兩周以後,這位演講者的汽車不慎被竊。但報案之後,警察表示對這種多如牛毛的案件無能為力。懊惱之中,他回想起一周前,自己的汽車因在路上多停了15分鍾而被警察罰了款。對比之下,警察對善良的民眾猶如凶神惡煞,麵對那些鼠竊狗盜之輩,卻無能為力。這激起了他強烈的憤怒,於是就以此為選題,又參加了演講。這前後兩次演講,他判若兩人。那次介紹華盛頓風光的演講,他說話猶如擠牙膏;這次卻相反,說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滿腔的憤怒噴瀉而出。他之所以前後不同,是由於他對後者比前者熟悉,有切身的體會。

演講稿的立意

演講的選題和立意有一定的聯係,但不是一回事。立意是演講者對演講主題的把握,是對選題的主觀的獨特感受。

演講的立意和寫文章一樣,也應采取“意在筆先”的原則。一篇好的演講稿的立意,應符合如下要求:

1.觀點正確

所謂觀點正確,是指確立演講的主題、意向要符合客觀規律,接近真理。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學習和掌握理論和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隻有這樣,演講才能符合時代的需要和受到聽眾的歡迎。

2.態度鮮明

所謂態度鮮明,就是說演講的主題能明確表示愛什麼,憎什麼,讚成什麼,反對什麼,態度明朗,旗幟鮮明。如果缺乏態度鮮明這一點,人們就很難知道你到底想說些什麼,因而也就不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結果使演講失去應有的效應。

3.開掘深刻

所謂開掘深刻,就是要在演講中能講人所未講,發人所未發的獨到見解。即使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小事,對善於演講的人來說,他也能挖掘出事物的真諦。李燕傑同誌的演講為什麼叫人中聽,除了循循善誘之外,還不時舉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導青年人去認識真理。如講到人們看到愛因斯坦或托爾斯泰的畫像,為什麼令人肅然起敬?那是因為滿頭銀發放射著智慧的光芒,額頭深而又繁的皺紋標誌著他一生的豐功偉績的緣故。如果演講與此相反,人雲亦雲,泛泛而談,隻會叫人感到平淡乏味,產生反感。

編寫提綱

寫演講稿最好是先列個提綱,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先“搭個架子”。它是通過提要或圖表的方式,把整個演講的主題、結構布局等簡潔明了地展示出來,體現出演講的基本思想和層次安排。

怎樣列提綱呢?可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大體說來,有以下兩種:一是概要提綱,一是詳細提綱。

1.概要提綱

概要提綱比較簡單,它以極簡練的語言,扼要地概括出演講的主題、材料、結構和段落大意,看上去一目了然。這種概要提綱比較省時、省事。這種提綱雖簡單,但隻要是深思熟慮構成的,也會對撰寫演講稿大有幫助。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為例,它的概要提綱是這樣的:

(1)開場白

(2)主體部分

①馬克思在理論上的重大貢獻。

②馬克思的偉大革命實踐。

③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卓越貢獻。

(3)結束語

2.詳細提綱

詳細提綱比較具體、細致,甚至把每個細目都寫上了,基本上是演講稿的縮影,有利於演講者對整個演講的掌握。列詳細提綱雖然費事,但寫稿時卻較省事。下麵仍以《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為例,它的詳細提綱是這樣的:

(1)開場白:提出中心論點

①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和經過。

②馬克思的逝世是無產階級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