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2)(1 / 3)

尤慎住的地方就在基地招待所二樓,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單間。屋子裏的擺設和隊員的宿舍幾乎一模一樣,要不是兩個房間的朝向不同,乍一看能讓人產生一種誤會,怎麼他剛剛離開了高勁鬆的宿舍就又轉回來了?

要這個單間是尤慎自己的意思。依照俱樂部當初的安排,招待所四樓上那兩套大套房裏的一套本來就是專門為主教練預備的,但是他今天一來就嫌那房間樓層太高,執意不肯住。為了這事總經理吳興光還和他紅了兩回臉,最後也隻能是遂了他的意。其實說樓層高隻是他的托辭,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想給自己保留點私人的空間——要是住進那大套房的話,光那敞亮的客廳就可以召開俱樂部擴大會議了,他總不能把來找他談工作的人朝外攆吧?所以還是這單間好,安靜,清爽,等閑不會有人打攪……

剛才出門的時候他沒有關空調,所以從外麵一進屋,房間裏暖烘烘的空氣立刻讓他感到很舒服。他關上了門,就把外套脫了,順手掛在牆壁的掛鉤上。這四個在燈光下散發著溫潤光澤的銅質掛鉤是他為私事向俱樂部提的第一個要求,害得辦公室主任和倉庫保管翻箱倒櫃找了好久,最後進了一趟城裏才好歹為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下午他已經把房間收拾出了模樣,一些經常看的書整整齊齊地碼在寫字台上,有中文的,也有德文的,還有兩本英文書。他在德國呆過一段時間,也在科隆體育學院當了一年的旁聽生,聽說都沒什麼問題,但是英語就不成了,除了讀書看報問題不大之外,連和人日常交流都不行。桌上還錯落擺放著幾楨照片,最前麵是他和家人的合影,照片上他和妻子笑得很開心,女兒卻似乎有點心不在焉,耷拉著眼眉不說,嘴角還稍微向下撇著。他很喜歡這張照片,走到哪裏都帶著它,到現在他都還記得照相的時候女兒為什麼事不高興——女兒更喜歡德國,而因為種種原因,他和妻子不得不加入比利時籍——他妻子那時已經是比利時國家羽毛球隊的主教練了,並且帶隊在一個洲際大型比賽裏為比利時贏得了兩個單項冠軍……

桌上還有一張照片,是一個站在領獎台上小女孩,高高地舉起掛在脖子上的獎牌,對著鏡頭傻乎乎地笑。這就是他的妻子,一個一輩子裏隻拿過一次全國冠軍頭銜的女人,從那以後就默默地從人們的視線裏消失了;因為傷病以及複雜的人事關係,直到她退役也很少再出現在公眾場合。自打和他結婚,她甚至連羽毛球拍也沒摸過,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作為家屬陪伴他去德國的時候。剛到國外時,雖然有朋友熟人的幫助,他們的經濟條件還是很拮據,她不得不經常在傍晚時候才去超級市場裏尋找即將過期而降價處理的蔬菜和肉類。現在每每想到那時的清貧生活,他的心裏總是會蕩漾起一股子溫暖,難以言表的幸福會緊緊地包裹著他,他往往會一邊歎息著,一邊撫摸著妻子的照片,嘴角含著微笑,深情地注視著妻子的照片。這種情形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一個他們到德國才結識的華人把他妻子介紹到社區裏的體育俱樂部做雜務之後,他們的手頭才漸漸寬裕起來。之後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她上班的那家俱樂部的羽毛球隊很快就成為州冠軍,接著是全國冠軍,然後她的兩個學生加入了德國國家隊,當古板的德國人意識到他們到底該怎麼做的時候,先行一步的比利時人已經和他妻子談好了條件,用一份不錯的長期合同和盡快辦理移民手續的允諾帶走了德國人的羽毛球之夢。他在比利時開了一家小貿易公司,也經營得井井有條,幾年下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把足球忘記了,而且他自己也認為他這輩子是再也不會碰這東西了,但是事實證明他錯了,足球已經不是他想不想碰的東西,而是深深地融進了他的血液裏,深深地刻進了他的骨子裏,它隻會沉睡,永遠不會消亡,隻要有了機會,他對足球的渴望就會象聽到春天腳步的老樹一樣,刹那間就會萌發出無盡的綠意……

你不會因此而責怪我吧?他對著照片裏的妻子問道。

——當然不會。

有那麼一瞬間他恍惚聽到了妻子柔和的聲音從他耳邊拂過,而且在毫不猶豫地回答他的同時,她還朝他理解地點頭笑了笑,似乎是在善意地嘲弄他違背了當初自己詛咒發誓再也不捧足球,又象是在表明自己有先見之明。

是啊,她怎麼可能責備自己呢?她肯定是早早就料想到他一定會重新走到綠茵場邊,而且也早就為這一天做了準備。誰還能比她更了解自己哩!

還有一張照片的年代大概是介於這兩張照片之間,因為我們很輕易就能從後排中間的位置上找到年輕時的尤慎,一個很帥氣的棒小夥,神情非常自信,笑容也很感染人。但是尤慎的目光劃過這張照片時,神情立刻變得陰鬱起來,原本凝結在眼睛裏的濃濃情意也象夏天裏的冰雪一樣漸漸地消融掉。他盯著那張照片看了很長時間,然後動手把它挪到了這幾楨照片的最後麵。看來他對它的感情非常的複雜。這我們能夠理解,當年那場關於體能和技術孰優孰劣的大討論中,他的老隊友裏公開站出來表明立場的,全部都站到了他的對立麵……

體能,或者技術。他的嘴角不禁輕微地抽搐了兩下。過了這麼多年,吃了這麼多虧,怎麼國內還在這個問題上爭論個無休無止?今天上午他還在報紙上看見關於這事的討論:有人在憤怒地聲討足協一年一度的昆明海埂冬訓,說那是勞民傷財;同一份報紙上還有人在為這個決定大聲叫好,說這樣做是百年大計。

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