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每天快樂一點點(2)(2 / 3)

快樂的人,往往是一些永遠快樂且充滿希望的人們。他無論遇到什麼情況,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心平氣和地接受人生的變故和挫折。這就是樂觀的生活態度。

樂觀對人就像太陽對植物一樣重要,樂觀就是人心中的太陽。

一群因地震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們,各人的心態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在困境中頑強地生存下去。那些將困境視為絕境的人因為意誌崩潰而導致身體能量係統不能有效地工作,身體各個功能逐漸喪失。在缺少水和食物的情況下,這將是把他們迅速推向死亡的死神之手。而那些意誌堅強,堅信光明終究到來的人,體內會製造出永不枯竭的生命能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這就是樂觀給人們提供的力量,它大到足以支撐整個生命。

四十幾年前,有幾個青年在農場的一間小屋裏談“希望”。一個說:“能吃飽就好了。”另一個補充說:“最好是有一半的細糧。”又一個說:“每個月能看兩次電影。”還有一個說:“再加上每周能吃上一次肉。”

希望是美好的。它是明天的憧憬,也是我們生活的動力。四十幾年過去了,這幾名青年變成了老者,而且都在享受著養老金,安度晚年。回憶當年,為了這近乎奢侈的“希望”,他們奮鬥著,至今仍沉浸在幸福的滿足之中。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美好”的東西,由於我們缺少一顆發現的心,“美好”就在身邊卻視而不見。發現“美好”,需要熱愛生活的心。而美好的發現,有時是在不經意之間,有的卻要用一生去尋找。

美好需要我們不懈追求,快樂則俯拾即是。

一個小女孩走過一片草地,看見一隻被荊棘弄傷了的蝴蝶。她小心翼翼地為它拔掉刺,讓它飛向大自然。後來,蝴蝶為了報恩,化做一個仙女,對小女孩說:“為了報答你的仁慈,請你許一個願,我將讓你的願望變為現實。”

小女孩想了想說:“我希望快樂。”仙女在小女孩耳邊悄悄地細語了一陣,然後消失了。小女孩得到了仙女的秘訣,後來果真快樂地度過了一生。

這是一個美麗的童話,至今我仍記得那位仙女說的秘訣:“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你給予幫助。”

幫助別人,自己就得到了快樂。所以海倫·凱勒說:“追求快樂的人們,若能稍稍停下短短的一分鍾,並想一想,就會覺察,他們所真正體驗到的快樂,像自己腳邊的小草,或是早晨花朵上的露珠,數也數不清。”

美好是一種存在,快樂卻是一種感覺。美好不能放大,快樂可以放大。生活中,把自己的快樂與人分享,快樂就被放大了許多倍。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曾擁有過許多美好的東西,但許多都隻能留在記憶中;我們俯拾起許多的快樂,把快樂與人共享,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困苦,我們始終快樂。吝嗇的人快樂一時,無私的人快樂一生。有句諺語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快樂是能夠相互傳染的。給別人一分快樂,自己就擁有兩分的快樂,快樂會在放大中增值。

把樂觀當成一種習慣。每天利用幾分鍾的時間,想象明天、下個星期或是明年,都可能發生許多愉快的事情,不要對未來煩惱或憂慮。多想想美好的事情,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實現它們。如此一來,你就養成了樂觀的習慣。

5.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

生活中永遠應該記住:快樂是你贈給自己的禮物,不是聖誕節的點綴,而是整年的喜悅,要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

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一種快樂的精神,隻有這樣,煩惱才會離你越來越遠,而不是越來越近。

一天清晨,在一列火車的臥鋪車中,有四個男士正擠在洗手間裏刮胡子。經過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會有不少人在這個狹窄的地方作一番洗漱。此時的人們多半神情漠然,而且彼此也不交談。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個麵帶微笑的男人走了進來,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卻沒有人理會他的招呼,或隻是在嘴巴上噓應一番罷了。之後,當他準備開始刮胡子時,竟然自若地哼起歌來,神情顯得十分愉快。他的這番舉止令其中一個人很生氣,於是這人冷冷地、帶著諷刺的口吻對這個男人問道:“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樣子,怎麼回事呢?”

“是的。你說得沒錯。”男人如此回答著,“正如你所說的,我是很得意,我真的覺得很愉快。”然後,他又說道,“我是把使自己覺得快樂這件事當成一種習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