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在團隊中攀登高峰(3 / 3)

有效溝通,為你的業績增速

隻有鏟除團隊溝通中的絆腳石,溝通才能心心相通,溝通到位才能夠行動到位,才能高效完成業績。公司成員之間隻有心心相通,才能夠齊心協力,默契合作。要讓公司每個人的行為能夠協調一致,就離不開溝通。溝通高效,公司上下就會團結一致,發揮合力。缺乏溝通,公司成員之間就會產生分歧和內耗,很多問題也會因此而產生。

據有關統計,企業中有兩個數字可以很直觀地反映溝通的重要性,就是兩個70%。

第一個70%,是指公司的員工,有7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開會、談判、談話、做報告是最常見的溝通形式,撰寫報告實際上是一種書麵溝通的方式,對外各種拜訪、約見也都是溝通的表現形式。所以說有70%的時間花在溝通上。

第二個70%,是指企業中70%的問題是由於溝通障礙引起的。比如,企業常見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實際上往往是有了問題、出現障礙後,大家沒有溝通或不懂得溝通所引起的。另外,企業裏麵執行力差、領導力不高的問題,歸根到底,都與溝通能力的欠缺有關。

英特爾的一個分公司要進行人事調動,主管查理對年輕的傑克說:“你把手頭的工作安排一下,到銷售部去報到,我覺得那裏更適合你,你有什麼意見嗎?”

傑克其實心裏有意見,但沒有說出口,而是默默地離開了。當時英特爾銷售部的工作不太好做,傑克因此對查理有了很多想法。

到了銷售部後,傑克整天板著臉,對工作也隻是隨便應付,對所有新同事都是愛答不理,慢慢的,同事們逐漸疏遠他了。

有一次,一個重要的客戶打電話來,讓他轉告查理,讓查理第二天到客戶那裏參加一個洽談會,因為關係到一大筆業務,所以要求查理第二天必須按時趕到。傑克聽後,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報複機會,於是裝作不知道這件事,也沒告訴查理。

第二天,查理將傑克叫到自己的辦公室,非常嚴肅地告訴他:“傑克,客戶告訴你那麼重要的事情你為什麼不轉達給我?如果不是客戶今天早晨又打電話催我,我們幾乎失去了一筆上千萬的生意。我本來以為你平時工作表現好,隻是為人欠曆練,所以把你調到銷售部,考察、磨煉你一下,看你是否能在以後擔當重任。可你不但不和我多溝通,反而還故意報複,我們整個部門的前途差點就毀在你的手上。對於你的這種表現,我非常失望。我不得不告訴你,你被解雇了。”

溝通既有利於團隊之間的團結與合作,也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最主要的溝通可以避免再出現類似傑克這樣的事件。我們說: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溝通,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理解對方的意圖,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合作。

良好的溝通,不僅可以消除你與老板、客戶、同事之間的障礙,構建雙贏的橋梁,而且還可以為自己的成功打開心靈之門。

有效溝通在我們的團隊合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一名員工要在公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就要善於溝通,協同作戰。

團隊合作的充分開展是建立在有效溝通基礎之上的。有效溝通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感情交流與思想碰撞,及時消除合作障礙,最終促進團隊績效的產生。

溝通能力的培養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則:

1.主動溝通

主動與被動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主動溝通更容易建立人脈網,消除隔閡,而且會讓你處於主導地位。

2.分清場合

不同的場合對溝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在餐廳、會議室等不同場合應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在與同事及上司交往時,私下裏可以開玩笑,但是在正式場合就要給對方留夠麵子。

3.理解別人

理解首先是尊重他人,即使對方不尊重你的時候,也要適當地請求對方尊重。每當遇到人際交往的障礙時,都要轉換角度想問題。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是解決矛盾的捷徑。

4.學會表達

說白了就是要學會說話。很多人之所以傷害別人的感情,引起別人的反感,原因就出在說話上。此外,要注意表達的細節。比如,說話的語調往往表現著你的態度,身體動作和姿勢也是溝通的方式,這些細節都需要注意。

5.學會自重

自重不是尊重別人,也不是尊重自己,而是你要是覺得自己“重”,即覺得自己重要或了不起,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偷著“重”去。你“重”與“不重”和別人沒關係,也沒人關心或理會。

總之,溝通要記住3句話:敢於溝通,勤於溝通,善於溝通。溝通要記住16個字:欣賞、尊重、寬容、平等、信任、負責、誠信、熱心。

資源整合,借助他人的力量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個人,一個人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即使我們日常所說的“全才”,也隻是相對而言。任何人作用的發揮,都離不開他人的援助。真正優秀的人,不僅要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善於發現身邊人的優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親自預先寫好他自己的墓誌銘:“長眠於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創業過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優秀的人。”成功的人都有一種特長,就是善於觀察別人,並能夠吸引一批才識過人的朋友來合作,激發共同的力量。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經驗。

任何人如果想成為企業中的佼佼者,或者在某項事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種整合的眼光,能夠識別出他人的優點,並在自己的事業道路上利用他們的這些優點。相反,如果一味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懂借力,則會大大影響工作績效。

張嘉玲應聘到一家公司做銷售。上司交給她一項任務,讓她在本市做一下公司產品的市場調查,然後策劃一份市場營銷活動方法。

張嘉玲是第一天上班,工作又是上司親自交代的,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她一個人來到各大商場做了一番調查,然後帶著手頭資料躲進寫字間,搞起方案來。很長時間過去了,她的方案還是沒有做出來。

實際上,她收集的那些資料公司都有,她隻要向有關部門借閱一下即可,而她卻不懂得向他人尋求幫助,用別人的智慧來幫自己克服工作中的困難,隻是一個人像沒頭蒼蠅似的蠻幹,當然理不出任何頭緒。

很多人覺得問題難,是由於他們像張嘉玲一樣,隻倚重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而不懂得尋求別人的幫助。有的人甚至由於過於突出自己,而錯失了本來可以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實際上,每個人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活在群體中的。所以團隊成員在任務麵前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現狀,善於和其他成員合作,把兩者的長處有機地結合起來,用他人的智慧來幫助自己迎接、挑戰困難,這樣才有可能避免陷入生存的絕境,並且能夠快速成長。

借助他人不是一個醜惡的東西,而是各取所需。一個人,無論在工作、事業、愛情哪方麵,都離不開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借助。一個人在社會中,如果沒有朋友,沒有他人的幫助,他的境況會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一個成就大事業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幫助,不能利用他人之力,任何事業都無從談起。

當然,我們在借力的時候要考慮到施與受的平衡關係,不要忘記也讓別人好好利用自己。當你遇到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人時,你應該想辦法讓他記得你,等到建立起能夠直接通電話的交情時,他就變成你可以借助的力量。遠親不如近鄰,利用好身邊的朋友,將會對你的成長大有幫助。

巧借外力獲勝,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到“向優秀的人學習”,不論這個人的“出身”是什麼樣的。從前的人非常明白這一點,比如弟子在師父跟前,學徒向工匠學手藝,學生借著協助教授做研究而學習,未成名的藝術家花時間與有成就的藝術家相處——他們都是借著協助與模仿來觀察和學習成功者的做事方式。

成為傑出人士是每個人的夢想,任何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或潛意識裏都渴望取得成功,每個人都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成為傑出人士,很多人也都堅信自己應該成為傑出人士。愛默生說:“每個人在某個領域都是我的長輩,因為我能從他們那裏學到一些知識。”我們要學會“借力打力”,當你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時,你的成長過程就會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