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驗,隨著秘書心理負擔的加重,大約在五六秒後,他會主動詢問,詢問了你就隻好回答。但如此一來就在氣勢上差了一截,所以銷售員必須相反的,在他問話之前開口。一是可以回避多方麵的不利狀況,二是借助氣勢上的優勢直接詢問。結果是,對方往往更重視你一些。
比較下麵兩組對話。
第一組:“A公司嗎?”
“對,哪裏?”
“……”(沉默)
“你好,我姓孫,B公司,前天我和科裏約過時間,請您讓供應部的經理接電話。”
第二組:“A公司嗎?”
“對,哪裏?”
“你好,我姓孫,B公司的,前天和科裏約過時間,請您讓供應部的經理接電話。”
顯然,前一種顯得更加有來頭,會給秘書一種不容懷疑、不好招惹的氣勢。
有趣的是,有的公司曾經讓不知底細的公司職員接過這樣的電話,然後問這位接線人:“在對方沉默的時候,你以為他在做什麼?”他的回答令人驚奇:“我聽到一些紙響,以為他正在整理業務材料。”“是什麼材料呢?”“在他說完要找經理接電話後,我感覺那是一些需要和經理交談的材料。”“和經理交談的材料?”“是的,我想那是一些經理要的,或是一些他準備報告給經理或是要和經理討價還價的一些材料。”
所以,當中性和溫和的電話沒有多大效果時,不妨試試這種打法。
【口才錘煉箴言】
所以,一些銷售員在打招呼之初,就要設法在氣勢上占上風。這有其實用之處,並且有時也相當奏效。
誤導接聽人不要過多提問
一位報社的編輯想給縣長打電話聯係一些事宜,正好碰上縣長的一號秘書接電話,平時知情人都知道這位秘書很厲害,那報社編輯如何順利找到縣長接電話呢?
“你好,我是企業家報社的編輯,有一些內部消息我們要跟縣長核實一下,您知道縣長的電話吧,我記一下。”
“你把情況說一下,然後由我向縣長通報。”
“這種事難道您還不知道嗎?報紙上的一些新聞,公開前地方領導都希望跟自己打個招呼,特別是一些負麵的消息,他們都很重視親自澄清,減少影響麵。這個,您經常在領導身邊,比別人清楚。好吧,您知道縣長的電話吧,我親自跟他談一談。”
與其他技巧不同的是,這句話使用了一句:“這些事,您經常在領導身邊,比別人清楚。”這就是繞障礙時經常用作口頭禪的“錯誤的前提暗示”。
用“你也知道”這種開場白說話,其實是話裏的迷藥,一般人聽到後都會提高注意力。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開頭語,有一種將彼此拉近的力量,它暗示著共識、分享、尊重等善意。但反過來說,這種開篇語,往往會誤導聽眾,使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不知道的事也誤以為已經知道。這就是錯誤的前提暗示。
把這種方法用在電話行銷中,你就會很容易誤導接線人,對方心裏一高興就打電話給你轉過去電話了。
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真正的蠢貨。誰也不想給別人遲鈍、落後的印象。都願意別人當自己是聰明人。
所以,如果說對方不懂,本能上都會引起對方的強烈抗拒;可如果說對方“這麼聰明難道還不懂”,對方絕對會接受下來。
【口才錘煉箴言】
所以,銷售員要牢牢記住“你也知道”這類開場白,並反複重複下麵的話,以加深印象,形成習慣:
(1)“您心裏明鏡似的,我們……”
(2)“您知道,我們的產品一直是以造型和質量贏得顧客的。”
(3)“這不用我說您還不明白,現在價格戰打得厲害,我就是想跟經理談談價格問題。”
(4)“這種事還能瞞過您,您知道就算了,我們就是想跟經理商量一下價格問題。”
利用曖昧信息防止泄露底牌
在電話行銷中,有些電話業務是可以由拍板人個人做主的,這樣的項目對拍板人來說,可以說知情人越少越好。這時,如果拍板人知道其間的大體內容已被眾人了解,那麼決定的時候就將權衡更多的因素,下決心的可能性相應就大打折扣了。這時,錯亮底牌的業務員無疑犯下了代價昂貴的錯誤。
不慎道出業務底細,有時是因為接線人追根究底,有時是業務員口無遮攔造成的。但底牌不可輕易亮出來。銷售員在繞障礙時,向不相關的人泄漏實質性的業務資料,既浪費話費,又給後續工作帶來麻煩。
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幾乎每一個企業都被商業間諜所包圍。在推銷中使用商業間諜是極富誘惑性的,沒有任何收益會比這個快。在推銷中商業刺探的誘惑力極大,恐怕沒有什麼能比這方麵產生的利害關係更大、收益更快了。你可以設想如果買方能刺探出賣主可接受的最低價格會有多麼重要。對巨額交易來說,這種情報可能值幾百萬元,而往往獲取這一情報的投資不過才幾元錢。
所以,我們也要時時警惕,防止自己的推銷機密被競爭對手竊取。
鑒於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銷售員,就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充分做到下麵幾點:
(1)資料保密。安全措施要始於資料的保密。資料的收集、分析和保管要建立起嚴格的程序;資料要在嚴格的規定下才可以調閱;工作的地方也要在嚴格控製下才可以接近。一個合理的安全措施必須能夠防止任何形式的滲透。
(2)言談保密。
①不要和性格浮躁、嘴不嚴的人談及你的推銷。
②不要多嘴多舌。
③不要讓不必要的人了解你的推銷。
④讓那些需要知道的人隻知道他應該知道的那部分,不要超出這一範圍。
⑤不要向對方提供太多數據,除非為了戰術上的考慮。
⑥不要讓太多人知道最終標價。
有時候接線人不斷提問,並不是要刺探商業機密,而是因為他對你及你的公司不信任。如果是這樣的接線人對你刨根問底,即可使用一種曖昧提高資訊接線人的信任度,擺脫糾纏。例如:
“喂,你好。我是財富日報社,姓李,社裏有一些消息,發之前要求跟咱們地方領導核實一下。請問縣長的直撥電話是多少?”
“你說一下是什麼消息,我向縣長轉達。”
“這些消息未經確定,也就是說消息來源於一些未曾證實的渠道,我們還需要核實。您知道縣長的電話吧,我記一下。”
銷售員要時刻記住這點,有些時候就要利用曖昧資訊找到想要找的人,同時又要避免泄露底牌。
【口才錘煉箴言】
所謂曖昧的資訊,即講述消息時,把不肯定的前提扣在前麵:“這個消息尚未證實……”、“這是剛剛聽到的消息……”等。這就讓沒有的事聽起來像真的一樣,能減少接線人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