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李威成立了“李威帆布工裝褲公司”,大批量生產帆布工裝褲,專以淘金者和牛仔為銷售對象。
顧客的要求就像上帝的旨意,否則,就會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市場中失去優勢,甚至一敗塗地。
李威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從帆布工裝褲上市的第一天起,他就沒有停止過對自己產品進行改造的思考,哪怕是產品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他還是不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產生更新的創意。
他親自到淘金現場,細心觀察礦工的生活和工作特點,想方設法使自己的產品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了讓礦工免受蚊叮蟲咬,他將短褲改為長褲;為了便於礦工把樣品礦石放進褲袋時不會裂開,他將原來的線縫改為用金屬扣釘牢;為了讓礦工們更方便裝東西,他又在褲子的不同部位多加幾個口袋等。
通過這些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李威的褲子越來越得到礦工的歡迎,生意更加興隆了。
後來,李威發現,法國生產的嗶嘰布與帆布同等耐磨,但是比帆布柔軟多了,並且更美觀大方,於是決定用這種新式麵料替代帆布。不久,他又將這種褲子改縫得較緊身些,使人穿上顯得挺拔灑脫。這一係列的改進,使礦工們更加歡迎。經過不斷的改進,牛仔褲的特有式樣形成了,“李威褲”的稱呼也漸漸改為“牛仔褲”這個獨具魅力的名稱。
李威本是眾多淘金者中的一員,但他看到淘金的人太多,如此激烈的競爭,成功者肯定是少數,不如在這些人身上打主意賺點錢。這正應了那句話——全世界猶太人最聰明、最會做生意。東方不亮西方亮。淘金不成,可以選擇“分金”,這樣的手段的確高明。
十二、堅持就能抓住機遇
任何機遇的出現都必然與風險、挫折相伴。此時,是不畏艱險繼續前進,還是畏難不前主動放棄?
放棄就等於失敗;而惟有堅持,才是挖掘機遇資本最大的本錢。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之一,美國富豪達比這樣說:“從人們思想中挖出來的金礦,超過從地下開采出來的黃金。”
在當年的淘金熱潮中,年輕的達比在做著“黃金夢”的叔叔的帶領下,前往西部挖金礦。他們買到了一塊礦地,沒日沒夜地用鏟子和尖嘴鋤去開采。
辛苦了幾個星期,他們終於從礦地上挖到了金礦。達比和叔叔十分高興,但他們需要用機器把金礦從地下弄到地上來。
達比的叔叔很鎮靜地把礦坑掩埋起來,除掉自己的腳印,然後火速趕回馬裏蘭州戚廉斯堡的老家,把挖到金礦的消息告訴他的親戚和幾位鄰居,大家湊了一筆錢,買來了所需的機器,托人代送。這位叔叔和達比也動身回到礦區工作。第一車的金礦挖出來,送到冶金工廠,結果證明他們已經挖到了科羅拉多州最富的一個礦源。隻要再挖出幾車金礦,就可以償還所有的買地欠下的債務,然後就可以大賺特賺。
叔叔和達比高高興興的下坑工作,帶著無限的希望挖礦出坑來。但在這時候,發生了他們料想不到的事,金礦的礦脈竟然不見了。他們已走到彩虹的末端,黃金沒有了。
他們繼續挖下去,焦急地想要挖出礦脈來,但是,完全沒有收獲。絕望的叔叔和達比放棄了尋找,將地賣給了別人。
然而,根據一位工程師的計算,隻要從達比和他叔叔停止挖掘的地點再往前挖90公分,就能找到金礦。
果然,就在工程師所說的那個地方,礦脈又重新找到了。請工程師的人是一位售貨員,他把從礦坑挖出來的金礦出賣,獲得了幾百萬美元。
這件事過了很久之後,達比先生從失敗中獲得了成功,賺進了超過他損失的金錢的數倍。這是他在從事推銷人壽保險以後取得的。
達比記得他曾經在距離金礦一公尺遠的地方停下,而損失了一大筆財富;所以現在他吸取這個教訓,而對自己說:“我在距離金礦一公尺遠的地方停下來,如今,在我向人們推銷人壽保險的時候,我絕不因為對方說‘不’就停下來。”
達比後來成為少數每年推銷出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壽保險推銷員的一員。他把鍥而不舍的堅持精神,歸功於他在挖礦時輕易放棄的教訓。沒有堅持,機遇就會在你退縮的一刹那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