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抓住機遇要有好心態(1)(1 / 3)

一個人的心態好,機遇也會比一般人多,因為,心態好的人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

一、痛苦是一枚青青的機遇橄欖

托爾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懺悔》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人被一隻老虎追趕而掉下懸崖,慶幸的是在跌落過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長在懸崖邊的小灌木,此時,他發現:頭頂上,那隻老虎正虎視眈眈,低頭一看,懸崖底下還有一隻老虎,更糟的是,兩隻老鼠正忙著啃咬懸著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須。絕望中,他突然發現附近生長著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於是,這人摘下草莓,塞進嘴裏,自語道:“多甜啊!”

生命進程中,當痛苦、絕望、不幸和危難向你逼近的時候,你是否還能顧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

人生是一張單程車票,一去無返。

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紀的教堂廢墟上留著一行字:事情是這樣的,就不會那樣。

藏在痛苦泥潭裏不能自拔,隻會與快樂無緣。告別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來揮動,享受今天盛開的玫瑰的捷徑隻有一條:堅決與過去分手。

“禍福相依”最能說明痛苦與快樂的辯證關係,貝多芬“用淚水播種歡樂”的人生體驗生動形象地道出了痛苦的正麵作用,傳奇人物艾柯卡的經曆更傳神地闡明了快樂與痛苦的內在聯係。

艾柯卡靠自己的奮鬥終於當上了福特公司的總經理。1978年7月13日,有點得意忘形的艾柯卡,被妒火中燒的大老板亨利·福特開除了。在福特工作已32年,當了8年總經理,一帆風順的艾柯卡突然間失業了。艾柯卡痛不欲生,他開始喝酒,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要徹底崩潰了。

就在這時,艾柯卡接受了一個新挑戰——應聘到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出任總經理。憑著他的智慧、膽識和魅力,艾柯卡大刀闊斧地對克萊斯勒進行了整頓、改革。並向政府求援,舌戰國會議員,取得了巨額貸款,重振企業雄風。在艾柯卡的領導下,克萊斯勒公司在最黑暗的日子裏推出了K型車的計劃,此計劃的成功令克萊斯勒起死回生,成為僅次於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的第三大汽車公司。1983年7月13日,艾柯卡把生平僅有的麵額高達8.13億羌元的支票交到銀行代表手裏,至此,克菜斯勒還清了所有債務,而恰恰是5年前的這一天,亨利·福特開除了他。事後,艾柯卡深有感觸地說:奮力向前,哪怕時運不濟;永不絕望,哪怕天崩地裂。

“痛苦像一把犁,它一麵犁破了你的心,一麵掘開了生命的新起源。” (羅曼·羅蘭語)古人講“不知生,焉知死?”不知苦痛,怎能體會到快樂?痛苦就像一枚青青的橄欖,品嚐後才知其甘甜,這品嚐需要勇氣!

二、走出情緒的低穀就能遇到機遇

許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緒的主人這個道理,但遇到具體問題就總是知難而退:“控製情緒實在是太難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無法控製情緒的”。別小看這些自我否定的話,這是一種嚴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毀滅你的意誌,喪失戰勝自我的決心。

還有的人習慣於抱怨生活,“沒有人比我更倒黴了,生活對我太不公平。”抱怨聲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脫:“這個問題怪生活而不怪我。”結果卻因小失大,讓自己無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職責。所以要改變一下對身處逆境的態度,用開放性的語氣對自己堅定地說:“我一定能走出情緒的低穀,現在就讓我來試一試!”這樣你的自主性就會被啟動,沿著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嶄新的天地,你會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輸入自我控製的意識是開始駕馭自己的關鍵一步。

曾經有個中學生,不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常常和同學爭吵,老師批評他沒有涵養,他還不服氣,甚至和老師爭執,老師沒有動怒,而是拿出詞典逐字逐句解釋給他聽,並列舉了身邊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沒說卻早已心悅誠服。從此他有了自我控製的意識,經常提醒自己,主動調整情緒,自覺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這種潛移默化中他擁有了一個健康而成熟的情緒。

其實調整控製情緒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隻要掌握一些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駕馭自己。在眾多調整情緒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學一下“情緒轉移法”,即暫時避開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興趣投入到另一項活動中去,以減輕不良情緒對自己的衝擊。

十佳高考落榜了,看到同學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深感失落,但她沒有讓自己沉浸在這種不良情緒中,而是幽默地告別好友:“我要去避難了”,說著出門旅遊去了。風景如畫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遼闊的海洋蕩去了她心中的鬱積,情緒平穩了,心胸開闊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態走進生活,麵對現實。

可以轉移的活動很多,你最好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外界事物對你的吸引力來選擇,如各種文體活動、與親朋好友傾談、閱讀研究、琴棋書畫等等。總之將情緒轉移到這些事情上來,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的強烈撞擊,減少心理創傷,也有利於情緒的及時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