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經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現用炭化後的日本竹絲做燈絲效果最好。於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電燈。他把生產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後,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八、機遇不會在你絕望顯現
麵對挫折千萬不要絕望,一定要看到你還有勝利的機會。挫折麵前你要以鍥而不舍的精神迎難而上堅持下去。偉人就是這樣誕生的。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盡磨難。
隨後,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經衰弱症。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狀況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麵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你,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也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林肯嚐試了11次,可隻成功了2次,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亞伯拉罕·林肯遇到過的敵人你我都曾遇到。他麵對困難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鬥著。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放棄努力,他不願放棄,所以他成功了。
一個人想幹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夠堅持下去,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說起來,一個人克服一點兒困難也許並不難,難的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
如果林肯不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又一次次地給自己挑戰失敗的機會,那美國就會少一個非常優秀的總統,美國的奴隸製度不知還會存在多少年。
九、不要抱怨自己缺乏機會
許多人都認為,在今天的企業中,再也不會像經濟史上的某些輝煌階段那樣,給我們提供那麼多極好的機會了。他們還可以大量引用高稅率、政府幹預、國際競爭、價格昂貴的勞動力等等理由,來證明機會的缺乏。他們哀歎,經濟史上“美好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事實上,機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現在和過去那“美好的日子”並無兩樣,它繼續向人們提供一切機會——無論你是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還是想晉升到令人羨慕的經理那樣富有挑戰性的職位。
《華爾街日報》編輯說:“‘美好的日子’不僅存在,而且,在近15年內發現致富道路的人,比曆史上任何一個類似階段都要多。”的確是這樣,今天,在任何一個主要城市裏,靠自我奮鬥而成為百萬富翁的人,超過了本世紀初全美國百萬富翁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