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具有不可逆轉的即時性。它稍縱即逝,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往往最先發現、先下手的人先得益。如果鼠目寸光地盯住眼前的利益,那麼機遇也許就永不會再現。
同時,遇到所謂的真正大的機遇是很難得的,機遇往往是化整為零地呈現在你麵前,所以如果不抓住看似小事的機遇,那可能喪失的就是一個大的機遇。
聖經上有這樣一則故事: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舊馬蹄鐵,耶穌讓彼得撿起來,彼得卻懶得彎腰,沒去理它:於是,耶穌自己撿了起來,然後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了3文錢,並用這些錢買了18顆櫻桃。出城後,二人繼續往前走,經過茫茫荒野,耶穌猜到彼得渴得夠嗆,就讓藏於袖中的櫻桃悄悄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吃了,耶穌再掉一顆,彼得就再撿一次,就這樣,彼得狼狽地彎了18次腰。之後,耶穌笑著對彼得說:“你要是此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了。”
確實,如果彎一次腰就能解決問題,當然誰都不願意選擇18次,彼得之所以會狼狽地彎18次腰,恐怕就在於他鼠目寸光,不善於從“小”見“大”,隻想到舊馬蹄鐵是廢物,不值得自己彎腰,卻沒有想到可以用它換錢,然後用錢來買櫻桃。
我們有時候恰恰需要從不被自己看重的事情做起,而隻有老老實實地“彎下腰”將這些事情做好,才會逐步培養起對它們的興趣,最終有所收獲,有所成就。很多稍縱即逝的機遇,也往往就在彎腰的那一瞬間被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