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猶豫會給你帶來失敗(1 / 3)

生活就是一道道限時選擇題,你必須大膽、及時地做出選擇,而猶豫不決會讓你與一個個足以改變命運的契機失之交臂。因此,我們一定要戰勝猶豫拖延的心態,提醒自己:重要的是去做,不要想的太多。

1.別讓優柔寡斷絆住了你

人處在混亂中時,往往會猶豫不決,但事情緊迫時,必須果斷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優柔寡斷和拖泥帶水,隻能坐失良機。歌德曾經說過:遲疑不決的人,永遠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為機遇會在你猶豫的片刻失掉。

有一個獵人在森林裏設置了獸夾,第二天他發現上麵隻夾了一條野獸血淋淋的腿。原來一隻野獸被夾到之後,自知無法掙脫,為了保全生命,竟一口咬斷自己的腿以求逃脫。生活中,我們也要培養自己這種果敢的精神,必要時必須速速決斷,舍兵保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比如被毒蛇咬了需用刀把傷口深深地切成十字,再將毒液吸出來;肢體有嚴重的病況,需整個切除,以免病毒蔓延。如果在緊要關頭遲疑不決,不忍下手,反倒會失去整個生命。

猶豫不決是成功和機遇的大敵,一個處事優柔寡斷的人很難有大作為。

當選擇太多或局麵混亂時,果斷就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武器。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頭驢在兩垛青草之間徘徊,欲吃一垛青草時,卻發現另一垛青草更嫩更富有營養,於是,驢子來回奔波,想要選擇一堆更好的青草。這時從遠處來了一群黃羊,它們見到這兩垛草就瘋了似地一哄而上,吃了個肚圓,驢子卻沒吃上一根青草。驢子沒有吃草,是因為沒有草嗎?不是,草足夠它吃飽的,可它確確實實挨餓了。這是因為它把全部的精力花在考慮該吃哪一垛草上,而在猶豫之間卻被一群羊搶占了先機。

也許有人認為,人比驢子聰明多了,不會犯驢子一樣的錯誤。果真如此嗎?有一個大學生畢業後,既想找一份好的工作早點掙錢,又想考研繼續深造。他在考研和找工作之間徘徊了很久,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結果既沒找到理想的工作,考研也失敗了。後來,他一門心思撲在考研上,把找工作的事情拋在一邊,終於考上一所著名大學的研究生。

麵對一些難以取舍的問題時,慎重考慮當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猶豫不決。一個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猶豫徘徊、患得患失或者求全責備,其結果隻會浪費生命。

拿破侖說過:戰爭的藝術就是在某一點上集中最大優勢兵力。而生活的藝術就是選擇一個進攻的突破口,然後全力以赴去衝擊。如果能在紛繁混亂的目標中,當機立斷,盡快選擇一個目標,並為實現目標不懈地奮鬥,成功就觸手可及了。如果猶豫難斷,後果就可能糟糕的一塌糊塗,鴻門宴中項羽的優柔寡斷就是一例。

項羽入關之前屯兵新豐鴻門,劉邦屯兵灞上,雙方相距不遠,謀士範增勸說項羽速攻劉邦,而項羽卻躊躇不決。恰好此時曹無傷向項羽告密:“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聞言大怒,當即發誓次日便要消滅劉邦,然而就在這劍拔弩張的緊急時刻,被劉邦收買過的項伯,僅用三言兩語,不但打消了項羽要“擊破沛公軍”的念頭,而且還同意劉邦前來謝罪。

鴻門宴上,範增屢次示意項羽要他殺掉劉邦,可是項羽總因下不了決心而“默默不應”,使得劉邦躲過了第一劫。待後來範增招來刺客項莊,企圖讓他趁舞劍之機刺死劉邦時,由於項伯乘機涉足其中,暗中保護劉邦,項莊又每每不能得手;對項伯的非常之舉,項羽一味地姑息縱容,範增的計劃因此再度落空,劉邦又躲過了第二劫。項莊舞劍失敗以後,宴會上的氣氛依舊十分緊張,就在劉邦欲走不能走、想留不敢留的極其矛盾之時,劉邦的驂乘樊噲闖進來將項羽大罵一通,不料項羽這次非但沒有發怒,反而稱樊噲為壯士,對其賜酒賜肉,禮待有加,使得後來劉邦有可能在樊噲等人的保護下金蟬脫殼,逃之夭夭。正是項羽的猶豫不決使他失去了除掉心腹大患的絕佳機會。

楚漢雙方在廣武對峙時,項羽捉住劉邦的父親拿到陣前當人質,希望借此來威脅劉邦投降。項羽表示如果劉邦不投降的話,就把他父親放到鍋裏煮了。誰知劉邦的回答卻出奇得爽快:“煮就煮吧,隻是到時別忘了給我留一勺湯喝。”劉邦的果斷與項羽的猶豫形成了鮮明對比,難怪劉邦能以弱製強建立漢朝。

項羽一次次的猶豫,將自己封在了一個死胡同裏,最後兵敗如山倒,烏江自刎雖悲壯淒美,卻換不回九五至尊的威儀。可見遲疑不決是多麼可怕的一種心態。

當年韓信因不被項羽信任,投奔了劉邦,本以為能得到重用,沒想到劉邦也隻是讓他當了個管糧倉的小官,他很是不滿。一天晚上,韓信與夥伴們飲酒,不慎失火。按軍令,燒了糧倉,罪當斬首。同案的幾個人均已被殺,眼看就要砍韓信的頭了,刀斧手已經準備好,隻等監斬官夏侯嬰下令,令下就是人頭落地。韓信跪在地上,抬頭看監斬官派頭不小,像個大官,他心中一動:我何不以言辭打動他呢?反正要死,打動了他能免死,是幸運,他不理睬,就是我命該如此!就在監斬官下令而未出口之時,韓信大聲說:“漢王不是要奪取天下嗎?大事未成,為何要斬壯士!”這一聲喊,使夏侯嬰一驚,心想臨刑之人喊出如此氣壯之語,決非等閑之輩,因此他命令衛士給韓信鬆綁,把他叫到跟前,問道:“你為什麼要喊叫?”韓信簡短而有力地說:“我是壯士,想幫助漢王奪取天下!”夏侯嬰為此話所動,讓他坐下細講,韓信不慌不忙地講了自己奪取天下的看法和主張,夏侯嬰聽罷,認為此人不簡單,立即報告了劉邦,劉邦赦免了韓信。

可當人勸其另立天下時,韓信卻猶豫不決,結果死在一介婦人呂後手裏,一世英名付諸東流。

無論在什麼時候,快刀斬亂麻都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認清形勢,迅速做出決定並快速實施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記住,想成功就一定不要猶豫不決。

2.守住目標永不飄移

戰勝猶豫不決心態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始終把握自己的目標,這樣你就會堅定地向著一個方麵努力,自然也就沒有猶豫可言了。

有位哲學博士某次漫步於田野中沉思,發現水田當中新插的秧苗排列得竟是如此整齊,猶用尺丈量過一般,他不禁好奇地問田中工作的老農是如何辦到的。

老農忙著插秧,頭也不抬地回答,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

博士卷起褲管,東張西望地插完一排秧苗,結果竟是參差不齊,不忍卒睹。

他再次請教老農,如何能插一排筆直的秧苗,老農告訴他,在彎腰插秧的同時,眼光要盯住一樣東西,朝著那個目標前進,即可插出一列漂亮的秧苗。

博士依言而行,不料這次插好的秧苗,竟然成了一道彎曲的弧形,劃過半邊的水田。

他終於虛心地請教老農,老農不耐煩地問他:“您的眼光是否盯住一樣東西?”

博士答道:“是啊,我盯住的是田邊吃草的那頭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啊!”

老農說:“水牛邊走邊吃草,而你插秧苗的時候目標也跟著移動,你想,這道弧形是怎麼來的?”

博士恍然大悟。這次,他選定遠處的一棵大樹。果然,插成了一列漂亮的秧苗。

成功如同要插出一列漂亮的秧苗,在插之前便應該樹立一個不變的目標,向著一個方向努力,自然插的又快又好。生活中也是這樣,如果沒有目標,做起事來就會猶猶豫豫難以成功,不但浪費了時間,還無法達成自己的目的。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一片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1英裏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34歲的女人走入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州海岸遊過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婦女,這名婦女叫費羅倫絲·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邊海岸遊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個婦女。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時間一個鍾頭一個鍾頭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看著。在以往這類渡海遊泳中,她最大的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15個鍾頭之後,她又累又冷,全身都凍得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幾十分鍾之後,從她出發算起15個鍾頭零55分鍾之後,人們把她拉上船。又過了幾個鍾頭,她漸漸覺得暖和多了,這時卻開始感到失敗的打擊,她不假思索地對記者說:“說實在的,我不是為自己找借口,如果當時我看見陸地,也許我能堅持下來。”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隻有半英裏!後來她說,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查德威克小姐一生就隻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兩個月之後,她成功地遊過這一個海峽。她不但是第一位遊過卡塔林納海峽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紀錄還快了大約兩個鍾頭。

人所犯的最危險的錯誤之一就是忘記自己努力想達成的目標,在取舍之間猶豫不決,到頭來空忙一場,除了遺憾沒有任何東西值得回憶。

3.多一點勇氣你會更成功

很多時候,人們沒有取得成功是因為對自身缺少信心、勇氣,難以決斷,其實,隻要你鼓起勇氣去嚐試一下,就會發現成功其實很簡單。

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則寓言:

有一個國王,他想委任一名官員擔任一項重要的職務,就招集了許多威武有力和聰明過人的官員,想試試他們之中誰能勝任。

“聰明的人們,”國王說,“我有個問題,我想看看你們誰能在這種情況下解決它。”國王領著這些人來到一座大門——一座誰也沒見過的最大的門前。國王說:“你們看到的這座門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門,你們之中有誰能把它打開?”許多大臣見了這門都搖了搖頭,其他一些比較聰明一點的,走近看了看,猶豫了半天還是沒敢去開這門。這時一位大臣走到大門處,仔細檢查了大門,用各種方法試著去打開它。最後,他抓住一條沉重的鏈子一拉,門竟然開了。其實大門並沒有完全關死,而是留了一條窄縫,任何人隻要仔細觀察,再加上有膽量去試一下,都會把門打開的。國王說:“你將在朝廷中擔任重要的職務,因為你不光限於你所見到的或所聽到的,你還有勇氣靠自己的力量冒險去試一試,而不是猶豫不決畏縮不前。”

生活就是這樣,在你猶豫不自信的時候往往就很容易錯失了許多本來可以成功的機會。隻要對自己有一點點信心,毫不猶豫地去做,成功就可成為事實。許多人很聰明,條件也完全具備,卻一生庸庸碌碌地活著,其實就差一點嚐試的勇氣和果敢。

湯姆·鄧普西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隻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父母一直鼓勵著他,並且從來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結果是任何男孩能做的事他也能做,如果童子軍團行軍10裏,湯姆也同樣走完10裏。

後來他要踢橄欖球,他發現,他能把球踢得比任何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要人為他專門設計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但是教練卻盡量婉轉地告訴他,說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並請他去試試其他的事業。最後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並且請求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孩這麼自信,對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更深,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55碼的好成績。這種情形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為他的隊贏得了99分。

然後到了最偉大的時刻,球場上坐滿了6.6萬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了幾秒鍾,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但是根本就可以說沒有時間了。“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