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我現在並不是向一位準備進入我們學校的學生講話,即使你用現金預繳學費,我也不會接受。因為,如果我接受了,你將不會擁有去完成它的進取心,而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學生當中有人失敗。
現在,我告訴你你為何失敗: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出一項決定的能力。
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養成一種習慣:逃避責任,無法做出決定。結果到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麼,也無法辦得到了。
如果你告訴我,你想參加這個課程,或者你不想參加這個課程,那麼,我會同情你,因為我知道,你是因為沒錢才如此猶豫不決。但結果你說什麼呢?你承認你並不知道你究竟參加或不參加。你已養成逃避責任的習慣,無法對影響到你生活的所有事情做出明確的決定。
這位房地產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後縮,他的眼睛因驚訝而瞪大,但他並不想對這些尖刻的指責進行反駁。這時,這位業務員說了聲再見,走了出去,隨手把房門關上。但又再度把門打開,走了回來,帶著微笑在那位吃驚的房地產商人麵前坐下來,說:
我的批評也許傷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夠觸怒你。現在讓我以男人對男人的態度告訴你,我認為你很有智慧,而且我確信你有能力,你不幸養成了一種令你失敗的習慣,但你可以再度站起來。我可以扶你一把——隻要你願意原諒我剛才所說過的那些話。
“你並不屬於這個小鎮,這個地方不適合從事房地產生意。你趕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錢也要去買來,然後跟我到聖路易市去。我將介紹一個房地產商人和你認識,他可以給你一些賺大錢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教你有關這一行業的注意事項,你以後投資時可以運用。你願意跟我來嗎?”
那位房地產商人竟然抱頭哭泣起來。最後,他努力地站了起來,和這位業務員握握手,感謝他的好意,並說他願意接受他的勸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進行。他要了一張空白報名表,簽字報名參加《推銷與商業管理》課程,並且湊了一些一毛、五分的硬幣,先交了頭一期的學費。
三年以後,這位房地產商人開了一家擁有數百名業務員的大公司,成為聖路易市最成功的房地產商人之一。他還指導其他業務員工作,每一位準備到他公司上班的業務員,在被正式聘用之前,都要被叫到他的私人辦公室去,他把自己的轉變過程告訴這位新人,從拉沙葉大學那位業務員初次在那間寒酸的小辦公室與他見麵開始說起,並且首先要傳授的一條經驗就是——“延遲決定是最大的錯誤”。
有一位作家說過:“世界上最可憐又最可恨的人,莫過於那些總是前瞻後顧,徘徊在取舍之間的人;莫過於那些無法承受壓力,猶豫不決的人;莫過於那些容易受他人影響,沒有自己主見的人;莫過於那些拈輕怕重,不思進取的人;莫過於那些從未感受過自身偉大內在力量的人,他們總是背信棄義、左右搖擺,最終自己毀壞了自己的名聲,最終一事無成。”
那麼該如何去克服猶豫不決這種百害而無一利的惡習呢?
①在行動之前,你首先要冷靜地思考,給自己充分的時間思考主題和問題。
②一旦做好心理準備,要立刻去行動,遲疑是最大的禁忌!
③不要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不論心情好壞,每天一定要有規律地持續工作。
④不要浪費時間,現在,就是工作的最好時機。不要常常說明天或下個星期,而是把握現在。
⑤要有遠見,有計劃地工作,搜集對將來有用的情報,一點一滴地累積。
讓我們徹底地甩開猶豫所帶來的煩惱和麻煩,做一個當機立斷的人。如果你還是猶豫不決,那麼所有的機遇都將與你擦肩而過了,你還靠什麼來取得成功呢?
4.不要讓煩惱在身旁停留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產生煩惱。在我們的生活中,對名利的追求,對自身的不滿、對別人的嫉妒和猜疑、對工作的埋怨等等都會令人感到苦悶和壓抑。現代人大多數麵臨家庭工作的雙重壓力,想瀟灑自如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真是難上再加難!可是當真沒有辦法了嗎?快樂的人到處都有,快點算上你一個吧。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個家財萬貫的大商人,整日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於是他派仆人四處尋找一個快樂的人,並把快樂的人帶回他富麗堂皇的像宮殿一樣的房子裏。仆人四處尋找了好幾年,終於有一天,當他走進一個貧窮的村落時,聽到一個快樂的人在放聲歌唱。循著歌聲,他找到了那個正在田間犁地的農夫。
仆人問農夫:“你快樂嗎?”
“我沒有一天不快樂!”農夫回答。
仆人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圖告訴了農夫。
農夫聽後不禁大笑起來。為了表示感謝,農夫告訴他自己快樂的“秘方”,他說道:“我曾因貧窮沒有鞋子而沮喪,直到我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個沒腳的人。”
作為一個人,如果生活失去了快樂,那他的人生從此也就沒有了趣味,沒有了光彩。一個人心靈的平靜來源於對生活的滿足,其所擁有的感恩之心以及空靈的心境,波瀾不驚而不是洶湧咆哮的欲望,把壓力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個人生積極的角落裏而不是為它幾十年如一日的霜染雙鬢,做牛做馬。
當你忙忙碌碌地為某種工作盡心竭力準備死而後已時,煩惱就不可避免如狂風暴雨般壓頂地襲來,因為你必須為了完成這件事不得不專心,全神貫注而忽視了身邊轉瞬即逝的快樂。有時你對現實的期望越高,壓力就越大,所做的事情越單調乏味,煩惱就越多,就越是痛不欲生,這是事實。其實,你完全可以把手裏的東西扔到一邊,讓它們暫時見鬼去吧。然後得意洋洋地坐下來想一想,原來有那麼多事情本來可以不必操那麼多心的!看著別人不順眼就喋喋不休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是可以延年益壽還是返老還童啊?夜以繼日的工作除了損壞身體又有什麼幸福可言呢,你賺了再多的錢到頭來還不是得用於治病?所以,煩來愁去白了頭的是你自己。為什麼不讓自己從生活壓力的堅殼中掙紮而出,重新拾起活力看到生活的美麗之處呢?
有一位中年商人,3年前,相伴30餘年的愛侶不幸暴病而亡。他哀慟不止,大病一場。10個月後,剛從國外畢業回來準備接他班的優秀的大兒子慘遭車禍,追隨母親去了。一年之內,這兩樁巨大的不幸把他完全擊垮了,吃不進,睡不著,一天到晚神情恍惚,非常頹喪。所幸的是,他還有一個4歲的小孫子。一天下午,商人靜靜地坐在後院裏,小孫子很不識趣地來到他身邊扯著他的衣服一再請求:“爺爺!給我做一隻小風箏!”此時的他是什麼興趣也沒有,更別談做什麼風箏了。但這個孩子一向挺能纏人,他不能不滿足他的願望,最後花了3個小時終於做好了風箏。望著滿地的紙屑、木條,商人忽然想到:剛才的3個小時似乎和以往大不相同——那是他數月以來第一次感受到恍惚的精神擁有了安靜和休息。此時,他似乎已跳出精神恍惚的陷阱,已經振作起來了,同時也恢複了昔日的活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空虛、寂寞、恍惚、失意的時候,當你被煩心事糾纏不休時,是任由它左右你,摧毀你的意誌和生活呢?還是選擇勇敢的承受下來,收放自如地控製它?相信隻要你鼓起勇氣,“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並且堅守事在人為,人定勝天的偉大原則,不要總覺得“此愁無計可消除”,我們一定可以從容、樂觀地麵對一切煩惱。
想要消除壓力所帶來的煩惱情緒,不妨照以下幾個步驟走:
①要使自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生活做出一個可行的計劃。這樣,你的生活就有了方向,有了動力,並且會帶來階段性的成就,然後你就可以細細品味成功的幸福味道了。盲目地衝一個龐大的目標猛衝過去的結局可能就是半途而廢,所以分步驟行動是聰明的做法。在樹立自己目標的時候,不妨考慮一下:曾經有什麼夢想,現在是否還能實現,但是別花大量精力和時間在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上。比如你攀岩技術高也千萬不要妄想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②目標內容要具體化,比如,到明年7月份,我將去雲南旅行,這期間我要有足夠的閑餘資金支持這次遠行,同時要保證身體的健康。
③每月列出一個行動計劃,周末你要分成幾塊時間,每部分用來做什麼,準備花掉多少錢,睡多長時間的覺等。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臨時改變它,否則你又將忍受一個亂紛紛的周末了。
④當你的目標徹底完成時,不妨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獎勵,一是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悅,一是給自己一個激勵,使自己更有動力以這樣的方式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理想。
⑤要學會自我調節。無端地猜忌別人、嫉妒別人是不可取的做法。把自己從對別人或其他事情的挑剔中“解放”出來,大度大方地接受你麵前的這個世界。另外,要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讓自己沒有精力注意眼前的不愉快,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或者幹脆回到自己舒服的小窩裏睡上一覺好了!
⑥有了煩惱的事情最好不要憋在心裏,找親人和朋友們聊一聊就會釋放掉不少的壓力,感到輕鬆終於又找你來了。鍛煉身體,讀自己喜歡的書,聽音樂都是排解煩惱的有效方法。
生活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願,但是隻要找到煩惱的根源,集中一切力量去消滅這個心魔,以自己寬容、上進之心去麵對生活,相信那些寂寞和空虛,或者是各種各樣的欲求帶來的心靈上的煩惱都會化解掉的!
5.自己給痛苦加一匙糖吧
就算是商業大鱷、明星驕子也難免會傾家蕩產,所以你不必為自己現在的境遇感到痛苦不堪,感到除了壓力你身邊再也沒剩下什麼了,進而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勇往直前的勇氣。曾經的遭遇可能讓你還記憶著撕心裂肺的痛楚,以至於那個可怕的夢魘深深地根植於你的腦海之中,阻止著你的腳步。於是,曾經的失敗壓得你抬不起頭,挺不直腰板。如果你沒勇氣擺脫痛苦的困擾就很可能會被它壓在身體之下永無出頭之日了。
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存在不是為了印證曾經的悲慘遭遇在你身上留下了多麼深重的痕跡,而是為了要過明天更美好的生活的。所以,就沒有必要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淵不能自拔。人生畢竟是有限的,是瀟灑還是鬱悶,關鍵是看你去怎樣對待壓力,對待加在身上的不公正待遇。你不能不思進取,而是要保證每天都在進步而不是倒退,都是在奮鬥而不是沉淪。
一位姑娘與男友戀愛多年,可是有一天男友卻另結新歡狠心地離她而去。從此後姑娘終日茶飯不思、萬念俱灰,覺山水無色、日月無光、前途渺茫,不禁產生厭世情緒,後因自殺未遂而就醫於心理醫生。失戀,是許多年輕人追求異性時都會遇到的挫折,痛苦自然難免,但多數人能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不會因此而要死要活。這位姑娘之所以痛苦地選擇了自殺,是與她對現實的感受產生了偏差有直接的關係。
人們對現實的感受,由於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往往總是高估了痛苦的力量。在生活中的一些關鍵時刻,人們往往把主觀感受以外的天地及尚未感受的世界忽略了。因此,不能客觀、準確地認識現實,從而導致情緒和行為上的偏差,產生極度痛苦的感覺。這位失戀的姑娘亦是如此。首先,她忽略了生命的其他意義,愛情在人生中的價值是重要的,但它不是生命意義的全部。忘記這一點,使她在失去男友的同時,也一下子迷失了生活的目的。其實,她沒有想到天涯何處無芳草,時過境遷,說不定又是柳暗花明。所以,她用“自殺”這樣極端的行為來應付漫漫人生途中必定要遇上的千百次挫折中的一次,顯然是不恰當的。如果她在遭受挫折不得不忍受痛苦時,能夠冷靜下來重建對失戀的認識,也許就不會選擇自殺了。
由於痛苦的壓力所造成的抑鬱症狀常常是針對失落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如喪失了家人或朋友,丟失重要的財物,失去感情上的依賴或希望,事業上遭受打擊等等。這些本來是每個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可能遇上的,而性格比較內向的人,對周圍世界及自己都缺乏一種基本的能喚起愉快的心理素質。如果你被錯誤觀念或不正確的認知過程控製了大腦,就會很容易導致不良行為和情緒的產生。墜入痛苦陷阱的人,往往精神萎靡,對工作和生活失去興趣,不能去愛別人和體會到別人的愛,常用一堵牆把自己和世人隔離開。在這堵封閉的牆裏,不僅拒絕別人哪怕是極微小的幫助,而且還可能用各種方式來懲罰自己。這無異於把自己囚禁在自我封閉的監牢裏,沉浸在抑鬱情緒的角色裏,日日夜夜心神不寧,痛苦不堪。有些極端的人還會在痛苦的壓力中沉淪下去,最後隻好用自我了斷來結束隻有痛苦沒有歡樂的一生。
三毛是一位才華橫溢、名滿天下、收入極高的著名作家,何以會在48歲正當盛年之時陷入自縊身亡的絕境?悲劇是在瞬間發生的,但其根源卻是久遠的。
三毛早在13歲時就自殺過一次。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的三毛,讀初二時由於代數成績很差,平時就對三毛就十分冷淡的那位代數老師,因三毛做不出習題,用飽蘸墨汁的毛筆在三毛眼睛周圍畫了兩個大黑圈,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起來。等到下課,老師又罰她從有眾多同學的走廊和操場繞一圈再回到教室。全校同學看到三毛這副模樣,都尖叫起來。這件事發生後,三毛心理上出現了嚴重的障礙,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以致一想到自己要去上學,就立刻昏倒,失去知覺。三毛在1986年所寫的《生之喜悅篇》裏回憶當時“是因為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內心焦慮逐日俱增所致而自殺”。雖被及早發現,但三毛從此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自閉症。她的性格已變得扭曲和病態,她再也不肯到學校去,越來越怕接觸外麵的世界,怕接觸所有的人。這種自我封閉的生活整整延續了7年,直到20歲,她才又慢慢地重新接觸社會。
26歲的三毛出現過第二次自殺。那是從美回台在文化大學教一年書後,因“今生心甘情願要嫁又不可嫁的人”突發心髒病死去,感情受到挫折,便在朋友家吞服大量的安眠藥。三毛被搶救過來後,到了西班牙,與暗戀她的荷西重逢。1973年夏天,三毛與她“生命的一切”的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結婚了。她成為沙漠裏最快樂的女人,過著神仙眷屬般的生活。不幸的是,這種幸福生活僅僅持續了6年。就在她創作文思如泉湧的年代,1979年中秋節,荷西在愛琴海潛水時發生意外,喪生於漆黑的海底。三毛看到打撈起來的荷西的屍體時,已經半瘋了。三毛的心幹枯得像撒哈拉沙漠,她又再次回到“瞬息萬變”的可怕境地,從此不能自拔。每次與人說及荷西,她都無不雙手掩麵,泣不成聲。她越來越看破紅塵,並常把“死”掛在嘴邊。她外表雖然瀟灑,而心靈深處卻“幾乎是一片空白”,總是在尋找與荷西“赴約的方式”。她花心血最多的《滾滾紅塵》沒能獲得最佳編劇,精神再次受到刺激,加速了她悲劇性的結局,兩周後的“吉羊”之年的元月四日淩晨二時許,以“自閉”為生命基調的三毛,終於選擇了用絲襪結束自己的生命。
三毛是一個悲劇性很濃的人物。由於她性格中的自我封閉、過分敏感、孤獨、厭世等缺陷,使得她雖然事業成功,但悲劇性結局讓人感到萬分遺憾。
平日裏,我們是不是產生過以下心理:
①缺少興趣的日子很不快樂。原有的興趣愛好如打球、唱歌、郊遊、下棋、打牌等變得索然無味,享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更體驗不到天倫之樂。體驗不到愛的激情,失去了愛的能力。性欲、食欲均會減退,整個人變得麻木不仁,無所愛,更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