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生活突然沒有什麼希望了。自覺前途黯淡無光,無論自己的身體還是學業、事業一切都變得很糟糕,毫無希望。就好像世界末日即將來臨,自己也行將魂飛魄滅,恐懼悄悄地走進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吞噬著自己的靈魂,不知不覺中削弱自己的信心,甚至使自己連對係什麼領帶、午飯吃什麼這一類的小事都無法做出決定,變得無所適從,難以做出決定。比起對死亡的恐懼,更害怕死亡的過程,害怕死神的折磨,很注意身體的每一次疼痛,每一個異常的感覺,甚至將一些生理變化當做是症狀而惶惶不可終日。每當想起死去的親人,想起奪去他們生命的疾病,會莫名其妙地認為自己也患上了這種疾病。
③生活在人群中卻發現很陌生。感覺周圍的環境好像是一座監獄,不僅孤獨,還是一種隔離;覺得自己軟弱,孤獨無援,沒有人能援救自己,一切已無法挽回。更可怕的是根本無心突圍,認為那都是徒勞,不可能成功。所有的安慰憐憫都無法穿透那堵把自己與世人隔開的牆壁,任何熱情關懷都不能打動自己的心。
④感覺日子過的沒什麼樂趣更沒什麼憧憬。不願去上班,不願外出與人交往,日常生活如吃飯、洗澡都需別人催促,感到整個人都“垮”了,精神、軀體都喪失了動力,不再有所要求,對生活也不再有指望。
⑤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總感到自己什麼本事也沒有,什麼事也幹不了,一無是處,一灘爛泥,是十足的廢物,是寄生蟲,對社會毫無用處,腦力與體力均消耗殆盡,覺得活在世上是別人的累贅,常自責自罪。
這些痛苦的心理感受,壓在心頭上使你喘不過氣,那是因為失意的挫折感在作怪。如果你想要告別昨天沉痛的記憶,使自己重見暴雨過後的彩虹,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①不論何時都不要給自己尋找借口
當你陷入痛苦中難以走出時,通常都習慣給自己尋找借口。例如:“我本來性格內向,不喜歡和別人在一起”或者“生活沒意思,又和別人的觀點不同,沒有什麼好朋友可以讓平淡的生活精彩起來”。許多抑鬱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觀念和認知上的偏差。
應當改變自己的觀念,例如,想到自己性格內向時,就對自己說:“性格內向的人也有很多好朋友,也照樣活得輕鬆快樂。”不再為自己找借口,抑鬱的情緒就能夠得到控製了。
②學會關愛自己
許多心情經常不好的人從來沒有感覺精神放鬆過,總覺得承受的壓力很大,所以對自己就嚴格要求,處理一件很細小的事,這種人也要盡可能地把困難想得多一些。總是自己生自己的氣,懲罰自己,看不起自己,甚至虐待自己,這是通病。隻要做到了更加愛護自己,其餘的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③找到逃離抑鬱走向快樂高原的傳送卷軸
學著寬容地對待自己,而不是苛刻地對待自己;要加倍地愛護自己,而不是懲罰自己。當鬱悶的心情向人襲來時,一定要寬厚待己,要盡可能地以普通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④讓心靈重獲安寧
意誌脆弱的人對待生活總是覺得如同陷入了沙漠,越是茫然,就越找不著出路。如果想要走出痛苦沙漠,你除了要擁有力量以外,還需要智慧來幫忙,你得找到綠洲才能走出沙漠,那麼,怎樣才能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找到綠洲呢?
⑤學會一套行之有效的放鬆自己的方法,學習一套技巧並持之以恒。其要點是:注意選好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說你的左手,用力握緊它,然後再放鬆。你可以用這個方法讓身體達到完全的放鬆。當你注意到身體的某個部位處於緊張狀態時,如果臉部肌肉繃著,或呼吸急促,胸口發悶,你就應該有意識地收縮肌肉,然後放鬆,接著再慢慢地、深深地吸幾口氣,給心靈減壓,心靈的綠洲才會顯現。
⑥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別人
精神脆弱者常認為自己是個壞人、惡人,認為自己為別人所不容。他們不相信自己,不信任自己。他們還會畏懼、憎恨、嫉妒別人,因此他們也不會相信別人。其實,世界的主流是真善美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多半是真誠和善意的。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也應該相信別人,隻有增強對自己和對別人的信心,才能擺脫抑鬱的折磨。
這個世界沒什麼趟不過的河,邁不過的坎兒。誰沒有痛苦不堪、心灰意懶的時候呢?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距的,能迅速解決掉“痛苦”這個心理惡魔的人就會更快一點地重新踏上正途,而意誌薄弱者卻深陷日夜痛苦的迷津之中永遠無法解脫。因此,這個世界就有了成功和失敗之別,有了勇士與懦夫之分。現在,你想讓自己變成哪一類人呢?
6.打破自卑的外殼,你將收獲整個天空
自卑是相對於自信而言的,它是一種覺得自己不如他人並因此而倍受折磨倍感痛苦的情感。在現代社會中,嚴酷的競爭又無處不在,“出人頭地”的想法越來越盛行,這就是許多來自普通家庭的人產生巨大自卑感的重要原因。隻要有競爭就會有壓力,競爭可不管你曾經為這場比賽花掉了多少心血,如果你果然技不如人輸掉了,就會產生巨大的挫折感而失去對自己的信心,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此黯淡無光而一蹶不振。
與此同時你也會成為人家的笑柄,生活的懦夫。因為成功者從不認為自己需要為失敗而支付“自信”這個在奮鬥中攻無不克的無價之寶。麵對挫折、災難,有人就能從容相待,所以成功就不得不對他俯首稱臣。曾經有這樣一個犯人,他已經在暗無天日的牢獄中生活了好幾年了。這幾百天的禁錮、勞作和回想起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他竟懷疑起自己出獄後是否還能像從前那樣坦然地麵對生活。他不敢想象戴上了“罪犯”的帽子的人被大夥兒在背後指手畫腳的情形,也沒臉再去見親朋好友了。他的精神因此而日見疲憊,似乎出獄以後的生活注定要與乞丐為伍似的。
有一天他在門外曬太陽,仰頭望見藍色的天空中變化奇特的潔白的雲朵,忽然想起了小時侯他和母親、成家後又和心愛的妻子一起站在自家陽台上觀看同樣景色時的快樂心情。此時,他突然有了一個全新的發現:人在任何環境中,都有選擇自己人生命運的自由。後來他出獄了,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並重新找回了昔日的伴侶,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所以,影響你人生成功和幸福的絕不是惡劣的環境和所受的遭遇,而是你對這些事保持什麼樣的心態。
畏懼與自卑在一個人的成功過程中構築的障礙物使不少有誌之士成為它的陛下之臣,所以,努力讓自己看到失敗後蘊藏著的巨大生機,而不是畏懼來自四麵八方的恥笑和壓力,不要受到他人強勢的影響而試圖改變自己去追趕仿效他人,就不會很輕易地就對自卑繳械投降的。否則的話,你除了感受到自己的無能而為之失去信心外再也體會不到自己的其他價值了。並且,在你對自己的改造過程中,很容易就迷失了自己。
每個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當無法確認自己的專長是什麼的時候,一個人最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產生自卑感。世上遭自卑感纏身的俘虜或背負不幸命運的人為數不少。其實,這不過是自尋煩惱,是你自己在看不起你。被自卑的壓力折磨的痛苦不堪完全是咎由自取。難道不是嗎,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天生奇才,重要的是,暫時還沒能挖掘出來,是你自己沒有信心將這些才能挖掘出來罷了!你看看殘疾的舟舟是個對音樂敏感的天才,患有帕金森症的霍金是個物理天才,愛因斯坦從小就被看做弱智,打敗了拿破侖的威靈頓將軍小時候更是被小孩子們追著打的對象,因為大家一致認為他是個白癡……你有他們任何一個的偉大成就嗎?所以,你大可不必為自己是個“不如人”的普通百姓而愁眉苦臉,自怨自艾,徒增煩惱。要知道沒準從小愛看星星的你隻需要再努力一點就會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至少你可以發現一顆從沒有人見過的星星然後把它起作你的名字,然後你就可以和它一起“永垂不朽”或者變成流星輝煌那麼一下子。
但是,如果你拒絕“自己也是個能人”這種觀點,你是得不到重視和成功的。連你自己都看你不起,還指望伯樂走出來指著垂頭喪氣的你說你是個人才?會讓人笑掉大牙的!並且,自卑這個習慣並不好,有時候它會讓你的人格扭曲,讓你的成功灰飛煙滅,就是這麼嚴重。
有一位企業家曾經談及有關他公司內一名前途相當看好的年輕人。他說:“我準備大力栽培他,但是……我卻又不能讓他參與任何具有機密性的工作。這實在是一種遺憾——否則,我將能造就他成為我事業上的得力助手。”
故事是這樣的:這位年輕人在公司中交往的對象大都是相當優秀的人,而那些人多半具有大學學曆,而且在大學時代也都是十分活躍的成員,可是這位年輕人的成功背景並非如此幸運。他自幼生長在貧窮的環境中,沒有進過大學之門,也無緣接觸大學社團。因此,他總自覺本身的背景、條件遠不如公司中的夥伴。當他參與公司重要會議的時候,他就把這些所謂的內幕消息當做法寶向夥伴炫耀,而這種做法也的確滿足了他本人的自我表現欲望,同伴都對他投以欽羨的眼光,著實令他感到相當有成就感。但與此同時企業家卻對他這種做法表示了深深的遺憾。在努力“改造”這位年輕人的“壞毛病”無效後他不得不放棄這個可造之材。
人們都會在外界的壓力下體會挫折,感受自卑。自卑的人總是哀歎事事不如意,拿自己的弱點去和別人的強處比,越比越失去信心,越比越消沉,甚至最終導致心理扭曲。但是,自卑向自信的轉化又是無比神奇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陷,這就決定了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自卑感的存在。若是處理得當,會使自己以超越自卑的姿態去迎接人生的挑戰,而處理不好的話就會被打敗在自己的心理壓力之下,不僅生活會受到影響,還會產生多種身體疾病。
試著想象一下,以下這些情況是否出現在你的生活裏?
①當你做出成績時,總是習慣於先歸功於他人。如“多虧了××,沒有他的幫助我是無處下手的”“這些都是××的功勞,我基本上隻是協助了一下”……
②走進豪華飯店,不去點你看中的菜,並不是因為你吃不起,而是覺得自己不配吃那麼好的菜。因為你是“村裏來的”。
③不買自己喜歡的鮮花、煙酒等消費品,為什麼?因為你覺得那是一種浪費。你不配把鮮花插在花瓶裏,有束假花就足夠了。
④以貶義綽號自稱,而且也讓他人以此稱呼,如笨蛋、胖子、矮子、大傻等等而你毫不在意。因為,這也是事實。
⑤別人說你氣色不錯,你會想到:“他一定是為討我高興,才說這樣的話的!我還是那麼醜的一個人啊。”
上麵所舉的都是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例子,但正是因為這些在你的大腦中牢牢占據了位置,形成了餘音繞梁三日揮之不絕的架勢才會使你的成功之路上飛來大大小小的砸腦袋的隕石。
那麼,如何才能衝破壓力束縛下的自卑心理呢?想要獲得自信真就那麼困難嗎?
E·羅斯福說:“除非你自己這樣想,否則沒有人可以使你感覺低人一等。”樹立信心的辦法有的是,關鍵是你如何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這裏有以下幾方麵可以參考一下:
①永遠不要輕視自己。用“我”這個詞來要求自己追求想要的一切並學會自信。堅信沒有你不能得到的東西,不能做到的事情。
②實踐。自信是從實踐中獲得的。第一次騎自行車時你可能會摔倒,但是經過不斷的練習,你可以像別人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騎手。關鍵是摔倒,你是一見自行車就發怵哭著不學了,還是抹抹臉上的土,晃晃悠悠地重新開始。
③向他人學習。盡力去模仿自信人士的姿態、行動、思想和言語。學的多了你就發現會內化成激勵自己的一種能量了,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④注重外貌。為了使自己感覺良好,為自己購置一些新衣服或者是換一種新發型。不信你可以試一試,穿上新衣服,化好妝走路時頭一定比平時抬得更高,這就是自信。
⑤設想自己的成就。思想上對自己計劃取得的成績進行多次彩排。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認識和感受上,甚至是自己所品嚐到、聞到以及聽到的一切上。來點阿Q精神你也會學會樂觀。
⑥一定要從自己的錯誤中汲取教訓。一旦犯錯誤,不要過分責備自己,而應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千萬不要讓自己第二次踏入同一條失敗的河流。
⑦不要責怪自己。忽視或者挑戰自己內心的責備聲音:“我做錯了,我太沒用。”積極地對自己說:“下一次,我肯定將一切搞定。”這點失敗算得了什麼!
⑧多與那些使你感覺良好的人來往。避開那些損害自己自信心的人。比如帶你一起上街隻是為了讓你當他的參照物的那些人。
⑨善待自己。不要懲罰自己,學會善待自己並多給自己鼓勵。其實有些時候,你不能單純看到自卑的可怕,也不要因為已經有了自卑心理而覺得恐懼不安覺得生活毫無希望了。可以肯定的說,自卑是會向自信轉化的,隻要我們有勇氣和信心將這種自卑化為鞭策自己人生的動力,就會推動人生一步步走向高潮。
有一個被公認為是全班最膽小怯弱的人。大學畢業時各自揮手告別,許多人預言10年後的相聚他將是最失敗者之一。
10年後的相聚如期舉行。當年許多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同學如今被生活改變成了一言不發的旁觀者,許多才華橫溢認為一出校門即可擁有一切的同學因苦苦掙紮而終無意料之中的成功有些垂頭喪氣,隻有他——那個被公認為將是最失敗者,還是和當年一樣平凡得如一粒塵土,不出眾,不顯眼,也不高談闊論。
聚會到了高潮,每人依次上台講述自己的現狀和理想,還有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大多數人目前的現狀不如當年跨出校門時的理想,對目前生活滿意者幾乎沒有。
他上台了:“我目前擁有數家公司,總資產上億元,遠遠超過當年走出校門時的理想。如果說還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我認為離那些我所欣賞的成功者還很遙遠。是的,無論是在學校還是走向社會,我一直很自卑,感覺每一個人都有特長,都比我強,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每一個人的特長,並且丟掉自己的缺點。但我發現無論我如何努力也總是無法趕上所有的人,所以我就一直自卑下去。因為自卑,我把遠大的理想放在心底,努力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小事;因為自卑,我將所有的偉大目標轉化成向別人學習的一點點的進步。進步一點,戰勝一個自卑的理由,同時又會發現一個自卑的借口。這樣,永遠讓自己處在自卑之中,我就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長久的沉默之後,優秀者或平凡者們才明白了自己竟然失敗於自信!因為自信,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所以不肯虛心求教,看不到別人的長處;因為自信,目光一直看向遠方,卻忽略了腳下的道路應該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學會自卑,為了生命中期望已久的成功。從某種角度說,當自卑轉化成了謙虛,轉化成了上進的動力的時候,自卑又何嚐不是一種自信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創造出美好風景的是你自己的雙手。隻是盼望有一天自己家“祖墳上冒青煙”,想讓好運直接找上你從而帶來生活的奇跡和轉變的做法是不可靠的。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猶如深海中奪目的珍珠,你不去找尋不去挖掘它,恐怕永遠也不會得到。所以,正視現實中自己的不足,迎接自卑的挑戰,戰勝失望的危機才是你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