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立即行動,從現在做起(3 / 3)

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比別人早一步,都要比別人更迅速地掌握未來的動態、未來的資訊、未來的走向。

這就是超級成功者所擁有的觀念,這就是他們思考的模式,這也就是超級成功者的秘訣。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千萬要讓自己有好的開始。

主動是行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不用別人告訴你做什麼,你已經開始做了。具有主動性的人,在各行各業都是出類拔萃的人才。一家藥品公司的市場開發部經理這樣講述了他是如何擔任這一職務的:

“5年前,我做推銷工作。在工作中我發現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既對我們的顧客缺乏了解。我跟公司的其他同事也都談過這個問題,但管理人員則認為沒有必要。於是,我開始主動提出對市場問題進行研究,並得到公司批準。公司開頭讓我每月寫一篇有關藥物銷售市場的報告,我盡可能地從所有渠道收集這方麵的信息。幾次報告之後,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對此開始感興趣了。剛對這方麵研究一年,公司便不讓我做原來的工作了,並讓我集中精力繼續發展這一計劃。現在我已成了市場調研方麵的專家,收入也比五年前提高了幾倍。”

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積極行動就會取得成功!

4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

成功者平時就應該養成一種習慣:即用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對事情作出有效的反應。

這樣,一旦發生了緊急事件,或者當機會自行到來時,你同樣能作出強有力的反應,立即行動起來。

假如你有一個電話應該去打,但由於拖延的習慣,你沒有打這個電話。當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進入你的有意識心理時,你就會立即去打這個電話。

又假定你把鬧鍾定在上午6點。然而,當鬧鍾鬧響時,你睡意仍濃,於是起身關掉鬧鍾,又回到床上去睡。久之,你會養成早晨不按時起床的習慣。但如果你聽從“立即行動”這一敕令的話,你就會立刻起床,不再睡懶覺。

威爾斯是一位掌握了建功立業秘訣的多產作家。他力圖不讓任何一個想法溜掉。當他產生了一個新的靈感時,他便立即把它記下來。即使是在深夜,他也會這樣做。他的這個習慣十分自然,毫不費力。對他來說,這就像是你想到一個令人愉快的念頭時,你就不覺地笑起來一樣。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由於這種習慣,他們可能出門誤車,上班遲到,或者更重要的——失去可能更好地改變他們整個生活進程的良機。曆史已經記錄了有些戰役的失敗僅僅是由於某些人拖延了采取得力行動的良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在馬尼拉登陸時,菲律賓海軍的一名文職雇員被捕了。他被關進一個旅館,兩天後又被送往一個集中營,他叫哈蒙。

就在到達集中營的第一天,哈蒙看見一個難友的枕頭底下有一本書。他向難友借了這本書,這本書叫做《思考致富》。

在哈蒙閱讀本書之前,他的情緒很壞。他恐懼地望著在那個集中營裏可能遭受的折磨,甚至死亡。但是,當他讀了這本書時,他就為希望所鼓舞了。他渴望擁有這本書,讓它同自己一起去迎接前麵那些可怕的日子。哈蒙在同難友討論《思考致富》中的問題時,認識到這本書是他自己的一筆巨大財富。

“讓我抄這本書吧!”他說。

“當然可以。你開始抄吧!”這是回答。

哈蒙立即開始抄書。一字又一字,一頁又一頁,一章又一章,他緊張地抄著。他時刻陷在有可能隨時失去這本書的苦惱中,這本書會在任何時候被拿走,但這種苦惱激勵他日夜工作。

真是幸運,哈蒙在抄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後不久,他就被轉移到臭名昭著的聖多·托瑪斯城集中營。哈蒙之所以能及時完成抄書工作,乃是因為他能及時開始這項工作。哈蒙在三年零一個月的囚犯生活中隨時都帶著這本書,把它讀了又讀。這本書給了他豐富的精神食糧,鼓舞他生發勇氣,製訂未來計劃,保持和增進心理和生理健康。聖多·托瑪斯監獄的囚徒在生理和心理上永遠受了傷害——恐懼現在,也恐懼未來。“但是,我在離開聖多·托瑪斯時比我做見習醫生時還要覺得好些。在那兒我更好地為生活作了準備,心理上也更活躍些。”哈蒙告訴我們。在他的談話中,你可感受到他的主要思想:“成功必須不斷地實踐,否則它會長上翅膀,遠走高飛。”

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