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嘔心瀝血地創新(2)(2 / 3)

直到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美國商界奇才尤伯羅斯接手主辦奧運,運用他超人的創新思維,改寫了奧運經濟的曆史,不僅首度創下了奧運史上第一巨額盈利紀錄,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奧運經濟學”模式,為以後的主辦城市如何運作提供了樣板。從那以後,爭辦奧運者如過江之鯽,就連一些比較貧窮一點的第三世界國家也怦然心動,趨之若鶩。因為名利雙收,那是鐵定的,借錢也幹得!

創新,首先是從政府開始的。鑒於其他國家舉辦奧運的虧損情況,洛杉磯市政府在得到主辦權後即作出一項史無前例的決議:第23屆奧運會不動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開創了民辦奧運會的先河。

尤伯羅斯接手奧運之後,發現組委會竟連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沒有秘書、沒有電話、沒有辦公室,甚至連一個賬號都沒有。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尤伯羅斯決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萬美元的價格將自己的旅遊公司股份賣掉,開始招募雇傭人員,然後以一種前無古人的創新思維定了乾坤:

把奧運會商業化,進行市場運作。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就此展開。洛杉磯市長不無誇耀地評介說:

“尤伯羅斯正在領導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運動。”

第一步,開源節流。

尤伯羅斯認為,自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規模大、虛浮、奢華和浪費成為時尚。他決定想盡一切辦法節省不必要的開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則不領薪水,在這種精神感召下,有數萬名工作人員甘當義工;其次,延用洛杉磯現成的體育場;第三,把當地的三所大學宿舍作奧運村。僅後兩項措施就節約了數以十億的美金。點點滴滴都體現其創新思維的功力、膽識。

第二步,聲勢浩大的“聖火傳遞”活動。

奧運聖火在希臘點燃後,在美國舉行橫貫美國本土的15萬公裏聖火接力跑。用捐款的辦法,誰出錢就可以舉著火炬跑上一程。全程聖火傳遞權以每公裏3000美元出售,15萬公裏共售得4500萬美元。尤伯羅斯實際上是在賣百年奧運的曆史、榮譽等巨大的無形資產。

第三步,狠抓讚助、轉播和門票三大主營收入。

尤伯羅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讚助金額不得低於500萬美元,而且不許在場地內包括其空中作商業廣告。這些苛刻的條件反而刺激了讚助商的熱情。一家公司急於加入讚助,甚至還沒弄清所讚助的室內賽車比賽程序如何,就匆匆簽字。尤伯羅斯最終從150家讚助商中選定30家。此舉共籌到117億美元。

最大的收益來自獨家電視轉播權轉讓。尤伯羅斯采取美國三大電視網競投的方式,結果,美國廣播公司以225億美元奪得電視轉播權;尤伯羅斯又首次打破奧運會廣播電台免費轉播比賽的慣例,以7000萬美元把廣播轉播權賣給美國、歐洲及澳大利亞的廣播公司。

門票收入,通過強大的廣告宣傳和新聞炒作,也取得了曆史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以本屆奧運會吉祥物山姆鷹為主的標誌及相關紀念品。

結果,在短短的十幾天內,第23屆奧運會總支出51億美元,盈利25億美元,是原計劃的10倍。尤伯羅斯本人也得到475萬美元的紅利。在閉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向尤伯羅斯頒發了一枚特別的金牌,報界稱此為“本屆奧運最大的一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