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常生活禮儀(5)(1 / 2)

信封是保證準確、及時投遞信件的文字依據,因此,書寫一定要準確、具體、詳細、工整、清晰,以免延誤。書寫要用黑色、藍色筆,不要用鉛筆書寫,更不要用紅筆書寫,因為紅筆表示絕交。

明信片與信不同,沒有信封和信瓤的區別,所以在書寫收信人之後,不要寫“啟”,發信人之後,也不必“緘”了。

(二)信瓤

信瓤由六個部分組成:稱謂、問候、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謂寫在第一行,且要頂格寫,表示尊重和禮貌。稱謂的寫法,要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確定。一般由姓名或姓或名加上稱呼組成。如“李明同誌”,“房先生”。關係熟悉的可隻寫名字,如“少華友”、“慕翰兄”。寫給親戚的就按日常的稱呼寫,如“爸爸”、“大哥”、“小妹”等。為了表示鄭重,可以寫對方的職務,如“林科長”、“李主任”等。稱呼前麵還可以加修飾語,如“親愛的”、“尊敬的”等。對方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可寫“許老”、“高老”等。

2.問候。稱呼之後,寫正式內容以前,為了表示禮貌,常常要對收信人問候一下。問候語應根據不同對象,恰當地使用。如“您好!”、“你好!”、“一別數月,殊深思念”等。問候語應單獨成行。

3.正文。正文是書信的主體。對收信人要說的話,要商量、辦理的事,要表示的思想感情等,都要在這裏寫出來。

寫正文要把話說得清楚、明白,以免產生歧義,或使對方捉摸不清。語言要簡潔、明快,避免東拉西扯。注意語氣要符合雙方的關係、身份,措詞要有禮貌、帶感情,使對方感受到你的真摯、誠懇。要說的事情很多時,應分段來寫,一事一段,眉目清晰,讓對方讀起來很方便。

事情寫完了要總結一下,把正文收住。書信常用的收束語很多,如“所托之事,還望慨允”、“上述種種,尊意以為可否”、“多有煩勞,來日麵謝”等等。

4.結尾。正文寫完了,要寫一句祝頌語,表示問候和禮貌。如“祝您健康”、“恭祝近安”等。

注意,祝頌語的前半句如“祝您”、“恭祝”可以接著正文空兩格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後半句如“健康”、“近安”可以緊接前半句寫,不過通常是另起一行,頂格寫,以表示更禮貌些。

關於“此致敬禮”。這是個常見、常用但容易出問題的短語。“此致敬禮”一般在公務函件中使用。“此致”的意思是“把以上所寫的內容呈給您。”這兩個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接著上文空兩格寫;一種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的正確寫法是,不論“此致”如何寫,都應當另起一行頂格寫。

5.署名。署名是寫信人的名字。署名前可以加“稱謂”,如“弟××”、“愚兄×”等。或寫與收信人的關係,如“你的朋友××”。

寫給父母的,為了表示恭敬,可寫為“兒×叩上”,寫給長輩、兄姐的可寫成“××上”。長輩寫給晚輩的,不具名,可寫“父字”等等。署名單起一行,靠後麵寫。

6.日期。署名下麵,寫上寫信的時間。一般寫“×年×月×日”或隻寫月日,還可以在日期後寫“夜”、“晚”、“晨”,或“燈下”、“淩晨”等。少數也有偶爾寫書齋或處所的,如××書齋、××堂、於“北戴河”等的。

有時,寫完後又想起別的事情,可以在信末再寫附言。附言前要寫“又及”、“又”、“另”之類的文字,以為提示。

三、書信的常用語

(一)稱呼。稱自己要稱呼的人:

為了表示禮貌、恭敬,在稱呼對方時,可加“賢”字。如“賢兄”、“賢妹”、“賢侄”、“賢婿”等。有世交關係的可加“世”。如“世伯”、“世兄”、“世弟”等。一般關係可加“仁”、“老”。如“仁兄”、“老伯”等。對晚輩可加“吾”。如“吾兒”、“吾侄”等。

自己稱自己:

對平輩可加“愚”。如“愚兄”、“愚弟”等。對長輩自稱加“小”字。如“小兒”、“小婿”、“小女”、“小侄”等。

對別人稱自己的親人,可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兄”等。對平輩、晚輩也可加“舍”。如“舍弟”、“舍侄”等。

稱呼別人的親人,可加“令”。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