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由於公司頻繁接收大陸公司的邀約,我與立言商量後,開始在上海招兵買馬,專門設立了分公司。從上海分公司的設立開始,卡內基訓練開始大量教授來自大陸企業的學員。
此時,大陸的經濟正在迅速地發展。隨著中國越來越與世界接軌,大量的中國企業需要對人才加強磨煉,需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文化。他們發現,卡內基訓練課程精神與中國以人為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它是方法和技能多於道理,強調的是通過訓練讓學員養成好習慣。
2003年,我們準備在青島建立卡內基訓練機構,黑立言便開始組建青島卡內基訓練團隊。在青島的創業初期,立言和他的青島團隊通過當地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舉行的“每月一講”等公益演講活動,逐步樹立起卡內基訓練青島分公司的公眾形象。此後,青島分公司的業績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現在,青島分公司已經有100多個班級、近2 000名學員畢業。不僅是國家機關、外企、民營企業、國有單位,而且越來越多的個人也自費參加訓練。
立言大多數時候仍然在台灣辦公。每一次我看到他在辦公室和員工談話,他總是非常尊重別人,員工都很喜歡他。大家一起出去旅遊的時候,他也和每一個人都相處得很好,雖然他是老板的兒子,但他一點兒架子都沒有。像我會要求自己應該注意和員工相處的方式,但立言則完全是自然的表現,這一點他做得比我好。
2011年11月,新年臨近,節日的氣氛漸濃,這一天,我在台灣辦公室接到來自大陸的電話:“黑老師,我們的兩岸大學生卡內基訓練營計劃通過了。”電話那頭,黃德芳高興地對我說。她在上海,負責這個項目的前期聯係工作。
電話那頭的黃德芳,就是25年前來卡內基訓練工作的小記者。那時候,24歲的她坐在我麵前,麵帶認真的表情,這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而現在,她早就是卡內基訓練的著名講師,同時是卡內基訓練的營銷事務總監了。她對卡內基的熱愛早已經超過了工作範疇。在卡內基訓練,如同她這樣工作了20年或者10年以上的員工非常多,他們與卡內基訓練共同成長,了解卡內基訓練文化,也熱愛卡內基訓練,現在都是我們的中流砥柱。
黃德芳現在開拓的項目,起源於我們希望能讓青年人接觸卡內基訓練,也提供兩岸青年接觸的機會。所以,早在半年前,立言、我和黃德芳以及其他同事們就開始策劃一次名叫“兩岸大學生菁英訓練營”的活動,資助兩岸百名大學生到台灣參加卡內基訓練營。這次活動要在兩岸間開展,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等機構成為主辦方,所以,前期需要很多協調的工作。
接到黃德芳的好消息一個月後,黑立言就來到了上海。12月8日,黑立言與上海當地的很多部門一起,舉辦了這次活動的開幕儀式。開幕式上,有一位同濟大學學生葉文宇代表大陸學生發言,他說:“今天我們沒有距離,有的是你和我之間的信任,有的是這個民族的責任與未來。回首昨天,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我們本是同根,今天,百名兩岸優秀青年共聚一堂,我也願意相信,明天的我們也將會成為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梁。”
當黑立言跟我說這個活動情況時,我深深地被打動了。這正是我們希望開展這種交流活動的初衷:讓兩岸學生加強溝通,也讓他們獲得溝通的技能。當這100多位學生來到台灣、參加了4天訓練後,我很高興地看到了他們離開時臉上的笑容。
當黑立言和我在送別這些大學生之後,他對我說,“爸爸,我再一次覺得感恩,我能加入卡內基訓練”。
我與立言,都很感恩能加入到卡內基訓練的工作中。因為它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是什麼能讓卡內基訓練發展100年而經久不衰呢?我想,這是因為它的原則對人們所起到的切實幫助作用。我從卡內基訓練中挑選出最為重要的一些內容,當你閱讀了這些原則,也許你就會明白卡內基訓練能維持100年發展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