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對方讚同自己
善於處理棘手的人際關係讓卡內基在生命的後40年聞名全美,但是在他生命的前30年裏,這卻並非他的特長。相反,在這方麵,他有一些不愉快的記憶。
有一年,那時卡內基還沒有創辦自己的事業,他常常到家附近的公園悠閑地散步。不過,這座令卡內基喜歡的公園有好幾次被火燒了。這些火不是來自粗心的吸煙者,就是來自野炊的孩童。由於太喜歡這座公園,卡內基經常到公園“巡邏”,以發現火災隱患。
一天,他照常在公園散步,遠遠地看見有孩子在樹下生火野餐。他立刻趕到樹下,嚴肅地警告麵前這一幫嘰嘰喳喳的孩子們:樹下生火是要被拘禁關起來的。所以,要麼他們把火熄滅,要麼就把他們抓起來。
孩子們怒氣衝衝地遵從了卡內基的“建議”,熄滅了火種。可是當卡內基離開後,他們又生起火來,甚至還想把整個公園燒掉。
卡內基當時並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常常遇到卡內基同樣的問題:無法說服對方同意自己的意見,也無法開展一段更好的合作。
不同的是,卡內基決心解決它。
後來,當卡內基著手準備卡內基訓練時,便開始收集別人的人際關係良好經驗。
這些好經驗中,包括一位經紀人的經曆。這是一位美國著名音樂會經紀人,他叫霍洛克。他在這一行幹了20多年,給包括鄧肯在內的眾多名人當過經紀人。而眾所周知,藝術家們總是有一些令人難以忍受的壞脾氣。這位能夠和頂尖藝術家友好相處的經紀人告訴了卡內基一個故事。
那是關於如何令世界低音歌王夏裏亞賓改變主意的故事。霍洛克是夏裏亞賓的經紀人,幫助他安排最有價值的演出,解決他演藝生涯的種種問題。然而使霍洛克傷腦筋的是,後者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夏裏亞賓的行為就像一個寵壞了的孩子般糟透了。
有一天,在夏裏亞賓晚間音樂會之前的幾個小時,霍洛克接到他的電話,電話那頭說:“我喉嚨沙啞得很厲害,今晚我不能登台演唱了。”霍洛克不打算與夏裏亞賓爭辯。他立即去夏裏亞賓住的旅館,顯得十分同情地說:“我可憐的朋友,那是多麼不幸……當然,你是不能再唱了。我馬上去通知取消今晚的節目,你雖然損失了兩三千塊錢的收入,可是跟你的名譽來相比的話,那算不了什麼。”
夏裏亞賓聽完後,歎息了一聲,然後說:“你等一會再來好了,下午5點鍾來,看那時我的情形怎麼樣!”
到了5點鍾,霍洛克先生去看望夏裏亞賓,他堅持要替夏裏亞賓取消節目。可是夏裏亞賓說:“你再晚一點來看我,到那時,或許我會好一點。”
到了7點半,這位低音歌王終於答應登台了。他唯一的條件,就是要霍洛克先生走到台上,向聽眾報告,說是夏裏亞賓患了重感冒,嗓子不好。霍洛克照辦了。音樂會按時舉行,而且獲得了成功。
“同情對方的意念和欲望。對他們可笑、古怪的脾氣或者願望,必須要徹底地同情。”這就是霍洛克的經驗。霍洛克接觸到每一件事時,都會替別人著想,而且以對方的觀點,去觀察這件事情。他體會到了夏裏亞賓的感受,不是一味反對他,結果收到了好的效果。
卡內基了解了這個故事之後,原原本本地將它記錄了下來。後來這個故事作為很有說服力的案例出現在了卡內基關於人際關係的書中。
在卡內基尋求人際關係方法的過程中,他也聽到了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陶海姆的一段話。這位院長說:“當我要跟一個人會談前,我願意在那人辦公室外麵走廊上,來回走上兩小時……那是我要把我所說的話,想得更有條理,以及我代他設想他會如何回答。”
在總結了很多人的經驗之後,卡內基得到了一個結論:有這樣一句話,可以立刻停止爭辯,消除怨恨,製造好感,使人們注意聽你談話,那就是“對你所感覺到的情形,我一點也不會責怪你,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有同樣的感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可以讓世界上最狡猾、最固執的人都軟化下來。不過,這句話必須是真誠的。
了解這一點後,卡內基越來越不再命令他人,而是常常從他人的觀點去看事物。他處理事情變得越來越順利。他甚至設想,如果現在還能回到當時,在公園裏看見玩火的小孩子,他將會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他也許會這樣說:
“小朋友,你們玩得高興嗎?我小時候也喜歡生火野餐,現在想起來還覺得蠻有意思的。你們知道公園裏生火很危險,不過你們都是好孩子,不會惹出什麼麻煩。可是別的孩子們,他們也許會學你們。如果他們回家時沒有把火熄滅,就很容易把幹燥的樹葉燒著,結果把樹也燒了。我希望你們玩得很高興。隻是你們最好別讓火靠近幹的樹葉,同時你們回家時,別忘了在火堆上蓋些泥土。如果你們下次再想玩時,我建議你們去那邊沙堆起火,好不好?那裏就不會有危險,小朋友,謝謝你們,希望你們玩得很快樂。”
卡內基不無遺憾地想,如果當時自己就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相信那些孩子會很樂意和自己合作,而不是感到有人強製自己服從命令。
不過,卡內基仍然有機會彌補這個遺憾。甚至可以說,這樣的機會還很多。
卡內基租用紐約一家飯店裏的大舞廳舉辦一項演講研究會,每一季度租用20個晚上。
事情一直很順利,直到有一個季度開始的時候,卡內基突然接到那家飯店的通知,要他付3倍於過去的租金。而此時卡內基已經印發了演講研究會的入場券。
於是,卡內基去見飯店經理。
卡內基早就不再是當年公園裏命令小孩子的神色嚴肅的人了,如果他還是,他隻會闖入經理辦公室,跟他理論:“我入場券已經印好,你突然增加3倍租金,這太不近情理,我不付。”之後,雙方可能發生激烈爭論。
幸好,此時的卡內基已經是一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的人了,所以,他一個字也沒有提減少租金的事,他說的都是對方所需要的,以及應該如何得到。
卡內基見到經理後,沒有責怪他,而是說:“我不會怪你,如果我們易地而處,我也會寫出這樣的信。你的工作職責要求你想辦法使飯店贏利增加。現在我們拿出一張紙來,寫上加租帶來的利和害。”
然後,卡內基拿出了一張紙,經過紙上的中心點,劃出一條線,上端寫上“利”,另一端是“害”。
卡內基在“利”的那一行寫了“舞廳空著”幾個字,然後接著說:“你可以把舞廳出租給跳舞諸類聚會,那收入更高。”
卡內基把筆移到“害”的下方,接著說:“由於租金太高,我隻有離開。而我這個演講研究會,可以吸引上層社會知識分子到你這家飯店來,他們正是你們的潛在顧客。事實上,如果你付出5 000元的廣告費,也不會有我研究會演講班裏的那麼多人來你這家飯店,這對你來說是很有價值的,是不是?”
然後,卡內基把寫有這兩項內容的紙條交給經理,又說:“這兩種情形,希望你仔細考慮一下,當你作出最後決定時,請通知我。”
第二天,卡內基接到那家飯店的一封信,宣布租金隻加50%,而不是300%。卡內基留了下來。雙方均得償所願。
卡內基在自己的訓練課上提供了一個建議,是關於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藝術。他告訴學員們:“如果成功有一個秘訣的話,那就是如何換到對方立場思考的能力;由他的觀點設想,正同由你自己的觀點一樣。”
這個辦法聽上去很簡單,任何人都容易找出其中的原理來。可是,世界上90%的人,有90%的時候,都把這件事疏忽了。許多人受過大學教育,鑽研深奧的學問,可是他們從未發現到自己的心是如何起作用的。
卡內基給學員們的建議是:我們希望別人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不妨閉上眼睛,稍微想一想……把整個的情形,從對方的出發點來想一想!然後問自己:他為什麼要如此做?是的,那是麻煩的、費時間的。可是,那樣做會獲得更多的友誼,會減少原來該有的摩擦和那些不愉快的氣氛。
所以,你如果要獲得人們對你的讚同,重要的規則是:要真誠地以他人的觀點去看事情。
你會樂意如此做
真誠地站在他人角度了解一切是一種願望,聽上去似乎難以下手,但實際上,這樣做並不費力,而且當你習慣了如此,將會帶給你好的感受。
在英文中,“關心”是interest,這個詞還有好奇、感興趣的意思。所以,人要關懷別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對別人感興趣。
有一天,我遇到一位以前上過我課的女學員。我對她說:“我記得你的兒子。他是龍年生的,跟我相差了60歲。他最近好不好?”
這位女學員聽我這麼一說,嚇了一跳,說:“黑老師,你怎麼記得那麼清楚?”
卡內基訓練在台灣高雄有一個著名的K8班,這個班級的學生在20年前參加了卡內基訓練,是當時的第8班,所以我們叫它K8。這個班的學生畢業後保持定期聯係,非常友愛,彼此好似家人一樣相互照顧。
大概在他們畢業10年後,那一年我在高雄,恰逢他們聚會,於是我也去參加。他們大概有15個人,我看到這些久別重逢的學生們,很開心地一個個叫出他們的名字,與他們一個個打招呼。你知道他們聽到時有多開心嗎?他們那一屆同學會會長叫施靜旺,我對他說,我還記得當時上課時,你的短講講的是某某內容,他聽完後非常吃驚,也非常感動。我帶過那麼多卡內基訓練的班,麵對過那麼多的學生,為什麼我可以把他們記得那麼清楚,難道我有超人的記憶力?
其實,我的記憶力並沒有特別好。我會記住別人一些特殊的背景或習慣,是因為我對於了解別人這件事,比較感興趣。因為感興趣,所以看待事情的態度就會變得不同,印象也會比較深刻些。可見,要關懷別人,出發點一定是對別人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