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醒自己,憂慮會嚴重危害你的健康(2 / 3)

卡內基還從醫生那裏得知,憂慮甚至會使人患齲齒。威廉·麥克高陵格博士在全美牙醫協會的一次演講中說:“由於焦慮、恐懼等產生的不快情緒,可能影響到人的鈣質平衡,使牙齒容易受蛀。”麥克高陵格博士曾經治療過一位病人,他在妻子得了急病後的三個星期內,迅速從一口好牙,變為有了9顆蛀牙—都是焦慮引起的。

焦慮還可以引起很多身體的疾病,比如甲亢。卡內基了解到,甲狀腺原來是應該使身體規律化的,一旦反常後,心跳就會加快,患者體重減輕、心動過速、情緒容易激動,而且常常雙眼凸出。卡內基曾經陪一位得這種病的朋友到費城找主治這種病的著名專家西伊士內·布南博士。

這位醫生向卡內基的朋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情緒上有什麼問題使你產生這種情況?”他告訴卡內基的朋友,憂鬱可能會導致這種疾病,他警告說,如果繼續憂慮下去,就可能染上其他的並發症,或心髒病、胃潰瘍,或糖尿病。這位名醫說:“所有這些疾病,都互相有親戚關係,甚至是近親—它們都是因憂慮而產生的。”在這位醫生的候診室的牆上,掛著一塊大木牌,上麵寫著他給病人的忠告:

輕鬆和享受

最能使你輕鬆愉快的是:

健全的信仰、睡眠、音樂和歡笑。

對上帝要有信心,

要學得能睡得安穩。

喜歡動聽的音樂,

幽默地看待生活,

健康和歡樂就會屬於你。

憂慮幾乎能摧毀一切健康,心髒病是當今美國頭號劊子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30多萬人死在戰場上;可在同一時期內,心髒病卻殺死了200萬平民—其中部分人的心髒病是因憂慮和生活過度緊張引起的。

沒有什麼會比憂慮令女人老得更快,並能摧毀她的容貌的了。憂慮會使人們的表情難看:他們咬緊牙關,臉上出現皺紋,總顯得愁眉苦臉,頭發灰白,甚至脫落;憂慮會為臉上增添雀斑、潰爛和粉刺。

威廉·詹姆斯說:“上帝可能原諒我們所犯的錯,可我們自己的神經係統卻不會原諒。”

至於憂鬱導致的自殺,則比常見傳染病導致的死亡還要多。

卡內基把所有這些醫學研究與實踐經驗彙集在一起,然後告訴他的學員們,憂鬱足以致命。

憂慮害死人

當我看到卡內基如此提出憂慮的危害時,說實話,我感到大為震驚。我過去真的不知道憂慮的危害性是如此之大,甚至致命。

100年後的情況如何呢?

2004年9月16日,一項調查指出,每10個台灣人,就有一人情緒崩潰過;每4個上班族,就有一個想過要自殺。某大學心理係曾對係裏120多個學生進行心理測驗(他們將來都是要輔導別人情緒困擾問題的),發現竟有十幾個人心理不健全,比例高達一成。

我們實在不能不承認,現代人雖然擁有空前富裕的物質享受,但並未更快樂。我們肩上背負的重擔、無法逃避的壓力、所忍受的痛苦指數,反而和財富與物質文明的發展同步擴增。

偏偏現代人總是為了工作、婚姻、子女、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車貸房貸等忙得團團轉,不知道“如何有效克服憂慮,排除壓力、緊張”,隻能任由自己被憂慮、緊張、壓力摧殘,直到可以忍受的痛苦指數衝破安全閥,整個人突然崩潰,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對照兩個世紀,現在的人們對於情緒壓力的提防心依舊薄弱,但情緒壓力的殺傷力卻越來越強。這真是很令人惋惜。

壓力、憂慮、恐懼等負麵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威脅性與殺傷力,絕對大到超乎想象。

我們常聽見家人朋友之間有各式各樣的提醒與關心:肚子餓了要好好吃飯,天冷了要穿衣保暖,下雨了要記得帶傘,開車要小心謹慎,做事要認真負責……然而,有多少人提醒過自己,要避免被負麵情緒影響?又有多少人鄭重其事地提醒過別人,要提防壓力和憂慮的傷害?

或許你會說,台灣信息發達,對於相關議題的報道不少,所以你“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我要進一步提醒的是,概念上的“知道”,並不等於具體而真切的“理解”。

事實擺在眼前,許多人過著充滿壓力與憂慮的生活,但對於這個切身問題卻根本沒當一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