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知俞是一位能幹的女性。2007年8月,她與先生一起創業,開辦了一家叫作君浩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企業,黃知俞擔任副總經理,負責市場營銷;她的先生張遠群擔任公司總裁(CEO)。經過了艱苦的創業期後,公司開始走上正軌,一切有條不紊地發展著。
但這時黃知俞卻遇到難關。公司在2009年後陸續開辦分店,黃知俞在營銷之外,還要投入服務、訓練以及管理領域,需要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在這期間,第二個孩子出生,她還要照顧家庭與孩子,黃知俞蠟燭兩頭燃。這是很多職業婦女都會遇到的情況,事業繁忙,還需要承擔照顧家庭、做好母親的任務。而黃知俞性格好強,她希望能擔任好這些角色,為此,她思想高度緊張,連午休時間都擠出來看文件。黃知俞開始長期失眠。
而情況還在變化。當商業環境不佳,公司庫存貨物價值一度高達一兩億元時,黃知俞發現自己的臉部開始三叉神經痛,這被稱為“天下第一痛”,影響到日常吃飯、喝水,有時在培訓員工時突然痛起來還嚇壞了員工,吃了藥又會頭暈,這讓黃知俞的生活很糟糕。
為此黃知俞做了兩次手術,第一次做完又複發,第二次繼續做。有一次她嚐試了顱內射頻針治療,結果反而導致臉部肌肉完全麻木。一位醫生朋友提醒她,臉部麻木的原因可能是腫瘤壓迫神經所致。麵對疾病以及患上腫瘤的可能性,黃知俞感到非常恐懼:過去一切在自己手中掌握的東西—健康、生命……似乎都有可能從手中溜走,她覺得自己的世界似乎失去了希望。
這時候,黃知俞偶然看到了我曾經出版的一本書《破局而出》,大受激勵,於是她就動員了先生張遠群、公司董事長,三個人一起參加了由我擔任講師的卡內基訓練課程。
他們一接觸到卡內基訓練課程便非常投入。記得第一天下課,他們三位就課堂內容一直討論到晚上10點多,認為這次的上課給自己“久旱逢甘霖”的感覺。
黃知俞在卡內基訓練課堂上找到了減輕壓力的辦法,那就是用卡內基減少壓力與焦慮的原則來改善情況。她決定接受最壞的情況,同時看到事情好的一麵。
因為接受了事情最壞的一麵,黃知俞反而平靜了下來,她不再憤懣與自責,而是冷靜,這時候,她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麵:公司運行不錯,有自己的先生以及員工的支撐,離開她也是可以運轉的,所以,她不必、也不應該為了工作而過於緊張。於是,黃知俞開始嚐試信任員工與先生的能力。她強迫自己放下對工作的控製欲,盡量授權。
奇妙的是,經曆了這樣的思想與行為轉變,大半年後,黃知俞的失眠不治而愈了。她的麵部神經痛也得到了緩解。通過檢查,她發現自己並沒有患上腫瘤。而且,由於更大程度的放手與信任,團隊也變得更加值得信任,員工逐漸敢於承擔責任。
在這期間,黃知俞說服董事會,投入了更多財力在員工培訓上,把公司的管理人員與骨幹員工都帶到了卡內基訓練課堂上,受訓的員工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在2011年,溫州也是金融危機的災區,當地很多企業領導者都睡不好,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可是君浩汽車在張遠群、黃知俞領導下,能去收集事實、分析資訊、擬訂計劃,結果在2011年反而開出了4家新店,整個公司的業績大幅成長。當然,此時,黃知俞的失眠與焦慮,也已經消失了。
“如果我沒有用這樣的辦法,可能會一直陷於焦慮之中而無法自拔。”當黃知俞對我講完自己的故事時,末了,她對我說。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總是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其實,無論為人還是處事,太順利了未必全是好事。當壞的事情出現時,也許可以把它當成警鍾,提醒我們去發現事情更好的一麵,往往會真的得到我們所期待的好效果。即便對於那些完全無法改變的壞事情,我們也能改變自己的心態,接受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