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論領導(1 / 2)

領導是職業政治家。換言之,領導是以政治為職業的專家。

政治就是影響力。毛主席說過,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這個“多多的”或“少少的”靠誰來搞呢?就是靠領導。

領導的職業本質就是權力。權力不等於影響力。但權力可以施加影響力。霍斯說,權力是對他人施加影響的能力。未來學家瑪格麗特說,組織中的權力是由關係產生出的能力。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在他的《君主論》中坦言,“被畏懼遠比被熱愛好得多”。一個人怎麼樣運用權力,而這種權力怎麼樣能夠給人施加影響,從而改變目標行動者的態度、價值觀、信念和行為,並使之成為持續的追隨者,這是領導者的職業素養。

領導是政治專家。這種專家在特定領域裏具有紮實基礎和精湛技能,具有權威的話語權,對特定問題具有超過常人的理解和認識,並且具備把這種認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不僅如此,這種專家還具有某種閃光的品質。這種品質包括為人處世的道德準則,為政親民的理想信念,危急時刻的當機立斷,困難麵前的堅忍不拔,對善人的同情和寬容,對惡人的憤怒和勇敢。這種品質的閃光點是人本身的素質和魅力。這種素質和魅力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領導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必須識時務,顧大局,懂規矩。這是領導者的第一要務。

領導需要領導力。有領導力才有影響力。

領導力是領導的核心。這個“力”不是一種簡單的能力,而是一種綜合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兩大源泉:一是領導者的思維範式,也就是領導者思維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式。

思維決定思想,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二是領導者的語言識別,也就是領導者的語言表達方式。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想的工具。最簡單、最通俗、最有用的語言所產生的影響力是最大的。

領導力的核心是對他人產生一種持續的影響力。它的持續源於領導者的特質。這種特質至少包括以下方麵:

第一,領導者必須有眼光。眼光就是高瞻遠矚,就是看問題的高度、寬度和深度。高度決定影響力,寬度決定領悟力,深度決定穿透力。這些“度”和“力”源自學習力。

學習力源自讀好書,交高人,見世麵。

第二,領導者必須有思想。影響力的第一源泉是領導的思想特質。領導是思想家。這裏所說的思想家是指那些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和哲學理念,對複雜問題有獨到判斷,對深刻問題有獨立見解,並具有完備價值體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