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有機會互相傾訴之前,我最先確信的隻是他身邊那位夫人和我有感應。我才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在人群中,最早有感應的,是即將成為情敵的人,而不是即將成為情人的人。被人提防,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很泄氣。即使是6年的相思,也不能讓我放棄自己的矜持,得到愛情的機會我願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至於愛情我願意等待它自願來到我麵前。
有一天,我和一幫同學去他的住處,他的夫人在客廳招待大家吃東西的時候,他邀請我去他的書房,翻開他的一本書,讓我看到裏麵的一枝幹玫瑰。他說:“認識你的那天,回到住處之後,我從花盆裏采摘了一枝玫瑰。怕它凋謝,就風幹了它,收藏起來,帶回美國去。”
後來到各處去講演,他受人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我的想象。在公眾場合,我很刻意和他保持距離,那時,我愛惜他的名譽勝過珍惜我們相親的機會;在私人空間裏,我很刻意和他保持距離,那時,我愛惜他在他十歲女兒眼中做父親的形象。我的這種細致換來他更熱烈的愛,但我們都隻是在各自的內心燃燒。
看到那枝幹花,確信自己不隻是一場單相思時,我很感激他;體會到我對感情的約束給他安全感並換來他由衷的感激時,有時候我心裏掠過一絲寒冷。我們相遇已經太晚,沒有餘地了。
有一天,在一幫朋友的野外遊玩中,我們有一些單獨走在一起的機會。斷斷續續,他給我講完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美麗的示巴女王,傾慕所羅門的智慧,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冒著生命危險穿過黃塵漫卷的沙漠,到達了所羅門的國度。6個月的流連,一對男女產生了愛情,也結束了相處。在示巴女王離去的前夜,所羅門國王和她約定不能帶走宮中的任何一樣東西。半夜,示巴由於口渴喝了一口水,她違約了。然而,她最大的違約是從腹中帶走了愛人所羅門的孩子。她帶上麵紗,帶著駱駝隊和衛士們,穿過漫漫沙漠,永遠離開了所羅門。
後來,在兒子出生後,示巴女王告訴兒子他有一位偉大的父親。所羅門王則隻有在傷心的懷念中寫下了《所羅門傳道書》。他寫道:萬物皆有定時。栽種有時,收獲有時;哀痛有時,歌唱有時。
聽完這個故事,在轉角的地方,我慢慢咬斷了一直銜在口裏的那棵青草,那是他在林子裏的一叢灌木中為我采摘的,我和他的過去未來在我心中也就那樣和他分離了。我忽然感到異常輕鬆,我想,我不需要考博士了,所有的考試和答辯都將很快結束,而不是在兩年之後還要繼續。
我想,愛情是什麼呢,有時候,愛情是一種讓我們從峽穀攀登到山巔去看紫色杜鵑花的動力;有時候,愛情是,富可敵國,我們卻不願意犧牲一顆寶石去填補心中的一個缺口,如果那個缺口越來越大,我們就隻有讓自己在無法追悔的懷念中吟唱自己的哀歌,這也是智慧的所羅門國王的選擇,誰能說這不是最明智的呢?
活給誰看
生命真的太短暫,生活可以變簡單。
一個晚期癌症患者,拒絕治療的念頭剛一生出,就被家人苦苦哀求:為了我們,你也該活下去呀……
此人在最後的歲月裏飽受三次手術痛苦。出生不由己,善終也同樣。
一女孩碩士畢業考取博士,同時又被一家公司錄用。其姐苦口婆心勸告,一定要繼續讀博。原因僅僅在於她本人年輕時沒有機會升學……
女孩隻好硬著頭皮讀著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她以此回報姐姐而作出了犧牲。
一姑娘婚禮前突然發現男友品行不端,她告訴母親不想結婚。母親軟語相逼:證明都開了,可不敢讓人看笑話……
姑娘婚後一個月懷孕,兩個月鬧離婚,半年後走出圍城,十個月後成為單身母親。人們寧願接受一個悲劇合情合理地發生,卻不願明智地選擇不讓它發生。
是的,所有這一切,源於我們的身不由己,源於我們在人生舞台上的多重角色,源於我們很少琢磨過“活給誰看”。
人群中有很少一些智者,當他們發現做不到“活給自己看”時,他們尊貴地選擇了“不活”,比如海明威,比如川端康成,比如三毛。
人群中更多的是如我輩,庸庸碌碌,卻也活得殷切殷實。
父母姐妹,至愛親朋,左鄰右舍,因為瞧著我們活的“看客”眾多,我們需要活得殷切,我們殷切地活在了大家的期望和認同裏。
反過來,我們的“活”因為有了“看客”而變得殷實。
沒有觀眾喝彩的戲,即使再好,也不會有上演的必要。同理,一味討好觀眾的戲,捧場再多,也會有謝幕後的冷落。
天下很少有人能真正活出自己。皇帝老子也有不稱心的時候。
人生會有許多責任,生活會有盡不完的義務。而要提醒您的是,生命真的太短暫,生活可以變簡單。在所有的責任和義務裏,在生命擁擠的時空中,不要忘了給自己一點權利,更別忘了給自己一點閑暇:如果有件事情讓您受困,作出選擇前,一定先想想,我更願意活給誰看?
花與人
要珍惜青春呀,因為青春是最名貴的花,最容易凋謝。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幾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豔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結論是:人也是一樣,愈樸素單純的人,愈有內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聞得到。他的結論是:因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聞不到夜來香的香氣。如果一個人白天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裏香,在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清晨買蓮花一定要挑那些盛開的,他的結論是:早上是蓮花開放最好的時間,如果一朵蓮花早上不開,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開了。我們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誌氣,中年或晚年就更難有誌氣了。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愈是昂貴的花愈容易凋謝,那是為了要向買花的人說明:要珍惜青春呀,因為青春是最名貴的花,最容易凋謝。
有一位花販告訴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刺。
他的結論是: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要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要努力把它的刺根除,隻能學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感悟失敗
失敗,是筆萬金難求的精神財富,一旦擁有,終生享用。
失敗與成功,是對一醜一俊、難分難舍的孿生姐妹。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崇尚成功,癡迷於成功後的巨大快感。人們為成功者獻上鮮花、笑臉、掌聲、喝彩;對失敗者卻拋下譏諷、冷漠、鄙視、嘲笑。
世人多以成敗論英雄,勝者王侯敗者賊。但在中外曆史上,以失敗成為悲劇英雄的卻大有人在,如被囚禁並老死孤島上的拿破侖;還有敗走麥城、最終身首異處的關羽;四麵楚歌、垓下自刎的項羽……
人的完整圓滿一生中,在一個生命周期的軌跡裏,必定要親身經曆多次失敗,必定要經常品飲失敗的苦酒,必定要時常撫摸失敗創傷的心靈瘢痕。一個人的一生,沒有經曆過失敗的一生,是不完整的一生,是不成熟的一生。
失敗之神,它象上帝那樣公平公正地對待世上每一個人,皇帝總統、宰相大臣、將軍元帥士兵,黎民百姓囚徒,絕對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就像一場突然降臨的滂沱大雨,雨滴會均勻地灑落在每個人頭上,全然沒有貴賤貧富之分。
失敗,一個灰色的嗜血幽靈,一個被人詛咒的藍色幽靈,一個與人長相廝首的附體幽靈,一直伴著人們走向生命終點,直到耗盡你人生最後一次心跳的能量。
失敗,一片迷朦無際的沼澤;失敗,一麵讓征服者感到絕望的千丈峭壁懸崖;失敗,一麵讓人們碰得頭破血流的銅牆鐵壁;失敗,一簇熊熊燃燒的地獄烈焰;失敗,祁寒入骨的北極冰原;失敗,屹立在黃山峭壁上一株孤獨的迎客鬆!失敗,猶如錢塘江驚濤裂岸,恰似秋風掃落滿山通紅的楓葉,更似萬裏無垠的一片荒漠!
股市商場上的失敗,富翁頃刻間淪為潦倒的貧困乞丐;情場上的失敗,美女轉瞬成為灰姑娘;戰場上的重大失敗,則是國破家亡、割地賠款,朝代變更;婚姻的失敗,便是妻離子散,各奔東西,海誓山盟的情侶,從此成為陌生路人。失敗之神,每天都在人間導演著萬千人生悲劇。
失敗,是筆萬金難求的精神財富,一旦擁有,終生享用。擁有諸多的失敗經曆,便成為擁有諸多精神財富的富翁,這是筆世界上最為昂貴,用金錢無法購得、無法衡量的寶貴財富!
麵對失敗,承認失敗,向失敗俯首稱臣,有時需要極大的勇氣,甚至需要理性與毅力。記得有一年夏天,在北京曾遇到位搖輪椅的東北小夥子,他因公致殘,腰部脊椎粉碎性骨折,脊髓及馬尾神經斷裂,是位從腰部以下完全癱瘓的重度殘疾人。閑談中知道他已在北京求醫八年,八年來一直未曾回過家。我說抗戰才不過八年,八年來您不想家嗎?他垂下頭說:做夢都想回家,可不敢動回家的念頭,呆在北京,每天針灸按摩,等於每天在治療,每天都有可能出現希望,出現奇跡。一旦放棄治療回家,就沒有任何希望了。我無言地默默注視著他,任何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清楚,脊髓和馬尾神經斷裂後,其功能的損害幾乎是不可逆轉的,他在用一個虛幻的希望支撐者自己,欺騙著自己,麻醉著自己,他沒有勇氣麵對現實,承認殘酷的現實,更沒有勇氣迎接承認真正殘疾後的嚴酷生活,他的後半生將在虛幻的希望中,一天天虛渡而悄然逝去。細細想來,沒有勇氣承認失敗,坦然麵對失敗,去迎接更加嚴峻生活的挑戰,也是人生的莫大悲哀與不幸。
麵對失敗,永不言敗,是人類向失敗挑戰、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的最好體現。日本一匹名叫春麗的賽馬,一百多次比賽都是倒數第一,但仍頑強地繼續堅持參加比賽,最終贏得日本人民的愛戴尊敬。在春麗身上,凝聚著人類向逆境向失敗頑強挑戰、不肯服輸的意誌,也是一種堅韌不屈頑強精神的象征。但是,當我們麵對一些重大的失敗,而這些失敗靠我們人類自身現階段智慧和力量,而又無法將其攻克戰勝時,在缺乏科學理性的思維狀態下,我們仍然執迷不悟頑強的繼續向失敗盲目挑戰,發出永不言敗的豪壯誓言,無異於飛蛾投火,顯得愚昧幼稚而頑固,反而會遭到更大的慘重失敗。
有些失敗,看似偶然意外,實則是種客觀必然;有些煩惱是自己尋來的,有些失敗也是人們自己找上門,主動攬到自己頭上來的,過高的追求目標,過高的期望值,脫離客觀實際的計劃、理想,必然會遭到慘敗,而且敗得一塌糊塗!
失敗之魔,常以它那巨大的魔力,扭曲人的心靈,扭曲人們的價值觀念!把人們從光明拖入黑暗的地獄。
失敗,弱者的地獄,強者的階梯,智者的故鄉,偉人的天堂。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的金字塔,高達巍峨壯觀,卻由一塊塊失敗巨石築就而成。成功,是彗星劃過夜空短暫的璀璨輝煌;失敗,則是永恒的灰暗蒼穹。當人們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攀登上夢想中成功峰巔絕頂時,短暫的狂喜激動過後,迎接成功者的將是更加嚴峻的挑戰與失敗,更加美麗迷人的成功女神,在遠方呼喚吸引著人們!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永無歇止的交替輪回,讓世間頓生出千姿百態、無比精彩的人生!人們用沾滿失敗墨汁的巨筆,書寫出一頁頁波瀾壯闊、雖敗猶榮的曆史畫卷!
金黃、紅豔、甘甜的成功漿果,在尚未成熟之前,通常是苦酸青澀的。失敗,是人類所最不願結交的,最為嚴厲冷酷的一位良師益友。
倘若這世界真正絕滅了失敗,寰球遍地盛開成功之花,五洲處處風和日麗,人人都可心想事成、美夢成真,成為常勝將軍,這沒有失敗的祥和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會賺錢不等於會生活
會賺錢不等於會生活,會生活要比會賺錢重要千百倍。
1923年美國一些聲名顯赫的大企業家,最富有的商人,在芝加哥海岸酒店舉行了一次會議。他們當中有:
美國最大的獨立鋼鐵企業的領導人查爾斯·施瓦布:
世界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主席塞繆爾·陳毅爾:
美國最大的煤氣公司領導人霍華德·霍森:
國際火柴公司的總裁埃娃·克魯格:
紐約證交所主席理查德·德特尼:
投機商阿瑟科什頓和傑斯,利弗莫;
他們手中掌握了超過美國國庫總額的財富,可謂富可敵國,舉足輕重。
但25年後他們又怎樣呢?
查爾斯·地瓦布在度過5年借債生涯後身無分文地死去了;
塞繆爾·莢薩爾破產後死於國外;
霍華德·霍普森瘋了;
埃娃·克魯格和阿瑟·料頓死於破產;
理查德,惠特尼差點進了監獄;
傑斯,利弗英爾破產自殺了;
他們輝煌與悲慘的身世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竟使他們的命運發生了可以說是從天堂走進地獄的變化?
也許有人會說,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嚴重地衝擊和打擊了他們的事業。但是這些巨頭們的資產即使再縮水,也不至於痛苦和絕望到走投無路、非死不可的地步。
也許還有許多世人無法說清的原因,但有一點至關重要的原因卻可以肯定,就是這些人學會了賺錢的本事,卻沒有學會怎麼生活。賺錢是為了生活,但生活的全部意義並不在於賺錢。賺錢並不是一切,懂得生活,快樂地度過一生,要比賺錢重要得多。毫無疑問,天底下比他們貧窮得多,可又比他們幸福得多的人,實在是不計其數。
生活中沒有金錢是不行的,但金錢並不是萬能的。金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金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金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金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金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學識;金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金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金錢可以買到小人的迎合,但買不到君子的誌氣;金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金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金錢可以買到一時享樂,但買不到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會賺錢不等於會生活,會生活要比會賺錢重要千百倍。
感悟失落
失落是一種沉默,是一種成功前的沉默;失落是一種黑暗,是黎明前的黑暗……
真正的人生不可能沒有失落,一如沒有風的大海,沒有雷的雲朵,沒有草的山嶺,沒有樹的高山,一切將變得單調而乏味。
生命的曆程中,誰都無法拒絕失落,正如無法拒絕刮風下雨,拒絕電閃雷鳴,拒絕日出日落,拒絕月的陰晴圓缺。誰想拒絕失落,誰就是在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有時失落像一位好客的山裏人,失落的大門每時每刻都敞開著,她隨時都在伸著雙臂迎接每一位過客的進進出出;有時她又像一位長者,嚴肅地目視著失落者的一舉一動;她有時更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在清晨,在傍晚,抑或在某一個瞬間,不經意地跳出,沒有商量,也不打招呼,挽著你的手臂,或者一頭紮進你的懷裏,和你親昵、撒嬌。
失落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她是那麼正直。她不管你是不名一文的凡夫俗子,還是富甲一方的富豪,不管你是炙手可熱的社會政要,還是什麼文化名流,誰都有失落的時候。有的人覺得失落是苦的、澀的,因而憎恨恐懼失落,視之若魔鬼,唯恐避之不及;而有的人則覺得她是甜的、美的,對她格外垂青,甚至對她默默低語,一訴衷腸。
失落是一種心靈的煉獄,是對人生的一種考驗。隻有經得起失落考驗的心靈才能扛得起世間的暴風和驟雨,才能經得起人生的起伏和打擊。失落更是認識自我、反思自我、認識他人的一種良機,在失落中反思自己,才能更好地修正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獲得更多更深刻的人生啟迪。
失落是一種沉默,是一種成功前的沉默;失落是一種黑暗,是黎明前的黑暗;失落是一座座豐碑,在你每一個跌到了又爬起來的地方,留下一串串深深的帶血的印跡。失落是一副興奮劑,把失落當作有滋味的美酒,細細品味著她的香醇,會愈發增強我們的鬥誌。
經曆了失落,我們的人生會更加豐富,我們的思維會更加敏捷,我們的心會更加堅強,我們的人生會更有意義。在失落中找到快樂,是一種人生的一種大智慧;在失落中奮起有為,收獲的將是一份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