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遵守職場規則主動向別人打招呼(3 / 3)

其次,除了具備自身條件外,在其他方麵,你可以爭取做到以下幾點:

(1)讓領導依賴你

多花些時間搜集有關工作的資料,遵守公司的規則,多找些機會與領導接觸。久而久之,領導已經習慣於依賴你的工作,你就奏響了獲得晉升的前奏。

(2)發揮各方麵的才能

別老是專注於某一項工作的專長。否則,領導為了怕找不到合適人選替代你的位置,就不會考慮到有關你的升遷問題。雖然專心投入一項工作是獲得領導賞識的主要條件,但除了做好本身的工作外,也要讓他知道,你具有各個方麵的才能。在其他同事休假時,你可以主動提出替同事處理事情。這樣做,一則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二則證明你對公司有歸屬感。

(3)與領導建立友誼

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特別是異性之間,太過親密反而會使同事產生誤會,從而對前途有害。不過,你不要奢望領導會對你付出真正的友誼,他隻是需要感到你的友善罷了。因而,能夠達到這一目的,也就足夠了。

(4)了解公司的製度

先了解公司的晉升製度,才能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一般來說,公司的晉升製度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選舉晉升。以一小撮人選出某人的晉升,人事關係的因素較大。

第二種:學曆晉升。領導深信,學曆高的職員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利益。

第三種:交叉晉升。是指由一個部門升級到另一個部門。

第四種:超越晉升。是指對貢獻特大的人,獲得較大幅度的提升。

以上所列,是大多數公司中的晉升製度。每家公司都有其晉升製度。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以論資排輩的方式晉升的話,那就很不走運了。盡管你很有才幹,也得熬上多年,才能期望得到一個較大的晉升機會。對於一個有才幹的職員來說,在這種晉升製度的環境下工作,能力可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因此,積極進取和自信的人,應選擇可以超越晉升和交叉晉升的公司,挑戰性比較大,個人的發展前途也比較光明;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之下,遇到公司有高職位的空缺,如果你對這個職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下列程序進行操作,這對你獲得晉升會大有裨益。

(1)了解該職位誰有資格勝任。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雖然了解別人並不一定必勝,但是最低限度,你能由此知道,需要擁有什麼條件才能獲得晉升,從而為了這一次晉升機會做好準備,打下基礎。

(2)不妨讓領導知道,你對該職位有興趣,而且提出具體的論據,證明你有足夠的資格勝任那個位子,對公司做出更大貢獻。這似乎有點令人難為情。實際上,不少領導為了選擇合適人選大傷腦筋,而你這樣做是在給他解決難題。正如毛遂自薦那樣,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自我推銷能力;中國人的過分含蓄和謙虛,在現代社會是吃不開的,往往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3)在平時要多為公司做出貢獻,而不是考慮在晉升後能得到什麼報酬,這一點很重要。領導最擔心和討厭那種一味追求個人私利的人,他們覺得這種人過於自我鑽營,實際上也是華而不實,沒有多少能力。假如把這種人提升到較高職位的話,隻會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你應該讓領導感到你並不是那種單純追名逐利的自私之輩,你擁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讓他覺得你之所以想得到較高職位,是為公司的前途和利益著想,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事業心。

(4)盡管晉升的人選最終落在了別的同事身上,你也不要因此沮喪和不合作。你的每一個表現,都看在別人的眼中。因此,你要表現出大將風度,不以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或喜或悲,應把眼光放長遠些,為下一個晉升機會的來臨做好準備。

消除同事間的誤會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不小心做錯了事就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在辦公室裏尤其如此,很容易讓同事產生誤會。

所謂誤會,是指別人對你的看法與你的實際不符,是無意中產生的認識上的錯誤。

這種情況在同事之間並不少見。形成的原因有兩個方麵:一是自身的言行不夠謹慎,言談行事有欠周到、欠細致、欠精明之處,致使他人不能準確地領會你的意圖。二是對方主觀臆測的傾向,由於每個人不同的經曆、學識、價值觀、氣質、心境等因素的影響,對同一件事、同一句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

誤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煩惱、難堪,甚至會產生預料不及的悲劇。所以,陷入誤會的圈子後,必須調整自己,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消除,使自己與他人都盡快地輕鬆、舒暢起來。

(1)消除自我委屈情緒

出現誤會後,不為自己辯解,總以為自己正確,有道理,不被理解。心中懷有委屈情緒的人,必定不願開口向對方做解釋,這種心理障礙妨礙彼此間的交流。此時,應多替對方著想。無論他是氣量小、心胸窄還是不了解真相、不了解你的一番苦心,都不必去計較,隻要你真誠地向他表明心跡,那麼,誤會便會消除。

(2)查清原因方可化解怨恨

產生誤會後,一方怒氣衝衝,充滿怨恨、敵視;一方滿腹狐疑,委屈、壓抑,雙方隔閡越陷越深,而且一談即崩,大有新的誤會接踵而來之勢。此時,需要冷靜。你必須下一番工夫內查外調,搞清楚對方的誤解源於何處,否則任憑你費多少口舌,也不會解釋清楚。搞不好,還會越描越黑,弄巧成拙。

(3)書信可傳情

麵對一封信要比麵對當事人從容得多,當麵難以啟齒的話題在信上也會坦然地表達出來。書信的效果往往比當麵交涉的效果更佳。但要注意,寫信時措辭一定要簡短、親切、明了,切勿囉唆、令人生厭,語氣需要真摯、誠懇,充分表達出自己願意消除誤會、重新和好的急切心情,表達自己至今仍銘記以往的友情,以及對對方的信賴和尊敬。

(4)行動是最好的證明

有的誤會用語言不能解釋清楚,那麼就用與之相反的行動去證實。如朋友誤解你同某一異性有曖昧行為,你又說不清楚,那麼,你隻要與自己的愛人相依相伴、相敬如賓、親密無間、雙雙出入社交場合,令他人找不到破綻,誤解也就自然消失了。

(5)戰勝自己的懦弱,當麵說清

誤會的類型千奇百態、多種多樣,但解決的最簡捷、最方便的方法便是當麵說清,大多數的人也都喜歡這種方法。記住,如果有誤會需要親自向對方說明,你千萬不要找各種借口推脫,一定要克服困難,戰勝自己,想方設法當麵表明心跡。不要輕信第三者的隻言片語。

(6)不可放過好時機

解釋緣由,消除誤會,必須選擇好時機。一定要考慮對方的心境、情緒等感情因素,如可選擇提幹、長工資、定職稱或參加婚宴等喜慶日子。此時對方心情愉快,神經放鬆,胸懷也就較為寬廣,抓住這些時機表白,往往能得到對方的諒解,重歸於好。

(7)越拖越被動

有人被誤會攪得焦頭爛額,總覺得心中有難處,不好啟齒,結果礙於情麵,時間越拖越長,誤會越陷越深,到最後無限製地蔓延,造成了令人極為苦惱的後果,反倒更加痛苦。所以,有了誤會,要迅速解釋清楚,拖的時間越長,就越被動。

(8)請領導、同事幫忙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常常是在工作中產生的,雙方的誤解涉及許多因素。個人解決可能會受到限製,以致不能明白透徹。故請他人幫忙,的確是很明智的。

(9)重新聚會

區區小誤會,沒必要興師動眾,大費口舌,也不便於直說,但雙方在心理上又都覺得不愉快,有了生疏感。此時,你可邀請對方或故地重遊,或聚會暢談。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彼此間心理上的距離便會縮短,以往的不快便會自然地消失。

求同事辦事有講究

在現代社會中,辦公室同事關係是人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一起共事,友誼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個人在家與家人相處的時候和在單位與同事相處的時間幾乎差不多,如果在辦事時,不會利用同事關係,不但有些事辦起來費勁,還容易讓人覺得你沒有人緣。

每一個人在單位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求同事辦事就等於為他提供了一次表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即使遇到困難也得辦,即使有時擔心領導不滿也得辦,以此在同事中維護自己急公好義的形象,同事的事和單位的事一樣,每個人都會感到自己有一份責任和義務。因此,找同事辦事不用存有任何顧慮,該張嘴時就張嘴。

那麼,我們該怎樣利用好同事關係辦事呢?

(1)找同事辦事要有誠意

同事之間了解的比較多也比較深,如果找同事辦事藏藏掖掖,想托人辦事又神神秘秘,不把事情說明白,容易使同事產生你不信任他的感覺。因此,找同事辦事就要先說明究竟要辦什麼事,坦言自己為什麼辦不了,為什麼要找他。這樣,精誠所至,同事隻要能辦到的事,一般是不會回絕你的。

(2)找同事辦事要客氣

同事不是朋友,一般都沒有太深的交情。因此,找人之前說話一定要客氣,而且要以征詢的口氣與同事探討,請求他幫忙想辦法,受到如此的尊重,同事如果覺得事情好辦,自然會自告奮勇地去辦,幾句客氣話,省卻許多麻煩。辦完事之後,一般不要用錢來表示謝意,客氣幾句,說聲謝謝就可以了,如果執意要拿錢來表示,容易引起反感,因為同事之間辦點事就接受物質感謝會給大家留下壞印象。

(3)找同事辦事要有的放矢

一些比較籠統不明的事一般不找同事去辦。辦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你這位同事的社會關係,以及他是否辦起來沒有太大的難度。隻有掌握了這些情況,你才能做到張口三分利,也不至於叫同事左右為難。

(4)有些事不能找同事辦

自己能辦的事盡量自己去辦,這樣的事求同事,會使人感到你不把同事的腿腳當回事,這樣既可能耽誤事,又影響了同事感情。

需要請客送禮的事不要托同事辦。在單位裏,請客送禮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流行”隻是指在社會大環境裏。

如果這件事同事不能直接辦,也得“人托人”、費周折,不如轉求他人。

和同事利益相抵觸的事不能找同事去辦,即便這利益涉及的是另一個同事。

做辦公室中的“受歡迎者”

辦公室的成功者在與同事的交往中不用花言巧語,卻能贏得大多數人的歡迎。

這些人有很強的號召力,卻總是態度謙遜,做事從容,應對得體,從不感情用事。其實,說起來這也並沒有什麼太多的秘訣,隻是他們遵循了保持良好同事關係的原則,掌握了與人良好溝通的技巧。

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大家的尊重,無疑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而且有一個愉快的工作氛圍,可以使我們忘記工作的單調和疲倦,也使我們對生活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聽到不少人對怎樣處理好辦公室裏的人際關係感到棘手,抱怨甚多。其實,隻要我們為人正直,用心並努力,做個受人喜愛的同事並不是很難的事。根據行為專家的忠告和眾多人提供的經驗,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直接向領導陳述你的意見

在工作過程中,因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和處理的方式難免有差異,對領導做出的一些決定有看法,在心裏有意見,甚至變為滿腹的牢騷。在這些情況下,切不可到處宣泄,否則經過幾個人的傳話,即使你說的是事實也會變調變味,待領導聽到了,便成了讓他生氣和難堪的話了,難免會對你產生不好的看法。如果你經常這樣,那麼你就是再努力工作,做出了不錯的成績,也很難得到領導的賞識。況且,你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點,很容易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這些因素都會對你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恰當的時候直接找領導,向其表示你自己的意見,當然最好要根據領導的性格和脾氣用其能接受的語言表述,這樣效果會更好些。作為領導,他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信任,對你也會另眼相看,這比你處處發牢騷、風言風語的效果好多了。

(2)樂於從老同事那裏吸取經驗

那些比你先來的同事,相對來說會比你積累了更多的經驗,有機會時我們不妨聆聽他們的見解,從他們的成敗得失中尋找可以借鑒的地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少走彎路,更會讓他們感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尤其是那些資曆比你長,但其他方麵比你弱一些的同事,會有更多的感動,而那些能力強的同事,則會認為你善於進取,便會樂於關照並提攜你。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反例,有些人能力強,可在單位裏,自視甚高,不買那些老同事的賬,弄得老同事很反感。而這些老同事畢竟根基深厚,方方麵麵都會考慮他們的意見,結果關鍵時候你會因此受挫,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3)對新同事提供善意的幫助

新到的同事對手頭的工作還不熟悉,當然很想得到大家的指點,但是心有怯意,不好意思向人請教。這時,我們最好主動去關心幫助他們,在他們最需要得到幫助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往往會讓他們銘記終生,打心眼裏深深地感激你,並且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更主動地配合和幫助你。所以你切不可自以為是,不把新同事放在眼裏,在工作中不尊重他們的意見,甚至斥責,這些態度都會傷害對方,從而對你產生惡感。

(4)用自己的性別優勢關心異性同事

人們對任何形式的性騷擾都普遍感到反感,但是如果能利用自己性別上的優勢去幫助異性同事,則會得到他們的好感。不能否認,兩性各有各的長處,比如男性較有主意,更能承受艱苦勞累的工作,也能更理性地分析並解決問題等;而女性呢,則顯得比較有耐心,做事細心有條理,善於安慰人等。盡管隻是同事,並不是在家裏,但每個人也渴望得到同事們的關心和理解,若能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對異性同事多些關心和幫助,如男性多為女同事分擔一些她們覺得較為吃力的差事,女性多做些需要細心的工作,多為辦公室環境的優美做些事。這些對我們來說並不難,效果卻很好,對方對你所給予的關心與支持打心眼裏感激,將你視為可以信賴的好同事。

(5)適當“讓利”,放眼將來

有一些人與同事的關係不好,是因為過於計較自己的利益,老是爭求種種的“好處”,時間長了難免惹起同事們的反感,無法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且他們總是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傷害同事,最後使自己變得孤立。事實上,這些東西未必能帶給你多少好處,反而弄得自己身心疲憊,並失去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可謂得不償失。如果對那些細小的,不大影響自己前程的好處,多一些謙讓,比如單位裏分東西不夠時少分一些,榮譽稱號多讓給即將退休的老同事等。再比如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筆獎金或是一項殊榮等,這種豁達的處世態度無疑會贏得人們的好感,也會增添你的人格魅力,會帶來更多的“回報”。俗語所說的“吃小虧占大便宜”,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道理。

(6)讓樂觀和幽默使自己變得可愛

如果我們從事的是單調乏味或是較為艱苦的工作,千萬不要讓自己變得灰心喪氣,更不可與其他同事在一起唉聲歎氣,而要保持樂觀的心境,讓自己變得幽默起來,如果是在條件好的單位裏,那更應該如此。因為樂觀和幽默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敵意,更能營造一種親近的人際氛圍,並且有助於你自己和他人變得輕鬆,消除了工作中的勞累,那麼,在大家的眼裏你的形象就會變得可愛,容易讓人親近。當然,我們要注意把握分寸,分清場合,否則會討人嫌。

隻要你以真誠的態度注意從以上六個方麵去努力實踐,同時在工作時保持做人的正義感,那麼做個讓人喜歡的好同事,得到一個好人緣並不難,工作便也成了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