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父親過世之後,隻留給兒子一幅古畫。兒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畫束之高閣,突然覺得畫的卷軸似乎異常的重,他撕開一角,驚奇地發現不少金塊藏於其間。於是立刻把畫撕破,取出了金子。然後他又看到卷軸中藏有一張字條,指出畫是古代名家所繪的無價之寶。可惜畫已經在他衝動之下撕得破碎不堪了。
很多人都把“做了再說”當做行動時的座右銘,這個做法讓你在行動時很瀟灑,行動之後卻要飽嚐悔恨、無奈之苦。比如故事中的這個兒子,便因為沒有給自己留思考的時間,急於行動而失去了大利。
還有這樣一個因想到就做而發生的悲劇:很久以前,在穆拉加旺住著一個領主。領主有一個老婆和一個兒子,他的兒子還小,躺在搖籃裏,每天得有人照看。他還有一條狗,這是一條忠心耿耿的大狗,這條狗勇敢倔強,爭鬥起來不置對方於死地不肯罷休。
一天,領主的老婆上教堂去了,領主在給馬廄裏的馬喂草。忽然傳來了一陣號角聲。隨後他看見一匹牡鹿從大門口穿過,一群獵人和狗在後麵追它。
“我得和他們一道去追,”領主自言自語地說,“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這匹牡鹿有我一份”。
那條狗照例總是跟他走的,可這回主人指了指睡在搖籃裏的孩子,它就乖乖地蹲伏在搖籃的一邊了。
領主走後不久,一隻狼從門外走進來,直朝搖籃跑去,想吃掉這孩子。狗一下子站起來,豎起背上的毛,一眨眼工夫,它已經和狼扭打起來了。
這是頭很厲害的狼,它正值壯年,爪牙鋒利。兩個天生的冤家用牙齒撕,爪子抓,直打得口角流血,血肉模糊。它們從房間的這一頭打到那一頭,撞翻了搖籃,把血濺在毯子上。盡管它們又是吼又是叫,盡管它們把桌椅撞得東倒西歪,孩子卻始終安安靜靜地躺著。他睡著了,一點兒也沒受到驚嚇。
最後狗把狼逼到了房間盡頭的一個角落裏,狼的嚎叫聲平息下來,變成了喘息聲,變成了嘶啞的噓噓聲,狼已無力掙紮了。狗立即使出了最後的力氣,咬斷了狼的喉嚨。
過了一會兒,打到獵物的領主興高采烈地回來了。狗聽見院子裏主人的腳步聲,掙紮著站起來,跑去迎接主人。狗搖著尾巴要舔主人的手,可主人聞到的是狗滿嘴的血腥味,看到的是血跡斑斑的狗腿和盡是血跡的地板,以及倒扣在地板上的搖籃。孩子呢?哪兒也看不見,領主大吃一驚,悲怒交加。
“畜生!”領主一邊高喊著,一邊拔出劍。他憤怒得幾乎要發狂了,以為這狗吃了他的孩子。領主一劍刺穿了狗的身子,狗倒地死了。狗剛剛斷氣,領主聽見搖籃底下一聲孩子的哭叫。他急忙奔過去,扶正搖籃,他的孩子平平安安地躺在裏麵,吸吮著自己的大拇指呢。
就在領主把孩子往懷裏抱的時候,他發現躺在遠處屋角裏的那隻死狼。主人趕回到狗那裏,他看見狗的兩腮被撕裂了,血肉模糊,這是那場惡戰給它帶來的。領主十分悲傷,心如刀割。他捶胸頓足,懊悔萬分。可是狗已經死了,再也無法喘息了。
後來悔恨不已的領主讓當地的詩人把他的魯莽行為編成一個故事,還選了一塊很好的墓地,像埋葬英雄那樣埋葬了他的狗。以後人們形容那些魯莽行事而又事後懊悔的人說:“他可憐得就像那個殺了狗的人。”
這個領主看到了血卻不去辨別一下是誰的血,就錯殺了一條忠誠的獵狗,等到後悔已經太晚了。生活中,很多人也像領主一樣想到就做,結果也常因為行事太魯莽而犯了不少錯誤,如果他們能在行動之前給自己一分鍾思考時間,事情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人生有很多選擇,都是在想到就做的情況下出錯的,因此,在行動前給自己一點時間做最後的檢查、比較和判斷,也許你會發現新的盲點。
行動比思維快的結果,往往將導致一團混亂,而愚蠢的行為也大多是在想到就做的習慣下產生的。你應該明白,一旦你做出實際行動,那麼事情就很難挽回了,所以選擇之前還是多思考一下,免得讓自己後悔。
提升效率,增強時間觀念
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大公無私地給予每一個人,可如何駕馭時間,卻是一個難題。
美國的談判專家柯英,在擔任美國某企業的代理期間,曾和日本某企業進行談判。當時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從此柯英就對日本人的談判技術讚不絕口。
柯英一到日本羽田機場,就幹勁兒十足地第一個下了飛機。這時,代表日本企業與柯英談判的兩名職員早就在出口處迎接了。
這兩個人接過柯英的行李,引導柯英乘上已等候多時的高級轎車,送他到已預定好的旅館去。日本方麵的接待如此麵麵俱到,著實令柯英非常高興。
在車上閑聊時,日本職員問柯英預定哪一天的班機回去?
柯英受到如此的禮遇,覺得非常感動,他非常自然地從口袋裏取出回程機票,給日本人看,機票上寫著兩周後要回去的時刻。
柯英無意中泄露了他的時間安排,就決定了他在談判上的勝負。因為日本方麵對於自己要與人談判的最後時限,往往視為機密,不願讓對方知道,但是對於對手預定的最後時限,卻總要想辦法去探得。
柯英不但沒有發現這個致命的事態,而且還沾沾自喜。
以後談判的主動權全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了。談判按照日本方麵的安排逐步地進行著。在前10天裏,日本方麵對於重要的談判內容一句也不說,每天隻是招待他到各個名勝古跡去參觀遊覽。直到柯英將離開的最後兩天才開始談判,在談判中途又是酒會,又是歡送會,把談判的時間分割得零零碎碎。到談判的最後一天,才真正開始進入主題,當談到最重要問題時,接柯英去機場的小轎車已等在了門口。
於是談判隻好在車裏進行,到機場,終於完成了交易的談判。
毋庸置疑,談判的結果當然是日本方麵獲得全勝,柯英所取得的談判條件也必然對自己不利。
柯英失敗的原因是他沒有按部就班地在預定時間內進行談判,而日本人卻運用了最後時限的技巧,事前牢牢掌握了對方的行程表,終於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對於時間的管理是提高辦事效率的有效辦法。每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相等的,但是不同的人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工作卻相差懸殊。不會利用時間的人總是事倍功半,會利用時間的人則可事半功倍。
(1)對時間進行計劃管理
對時間的使用不能“幹了算”,而要“算了幹”。把要完成的工作,按小時、按天、按周的先後時序排好,然後按計劃逐個完成。在自己可控的時間內工作安排緊張而有節奏,並盡力把不可控時間轉化為可控時間,善於在不可控時間內處理事務。使用時間最忌把時間切成零星的碎片,不要把一件完整的工作肢解為幾次完成,要盡量把自己的時間集中起來使用。集中時間多少要依工作的需要而定,集中的過多,也會造成浪費。一般來說,時間集中較多的人,往往是時間利用率最高的人。
(2)對時間的使用也要計算成本
凡是勞而無功或得不償失的事盡量不去做。計算時間的單位不要用小時,而是用分鍾。越小越有助於督促自己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假定一個部門平均每人月收入400元,這400元占每人每月創造新價值的27%,則每人每月創造新價值為:400÷27%=1482元。每人每天工作為7.5小時,每月工作23.5天,則每人每月工作時間:7.5×23.5×60=10575分鍾。每人每分鍾創造的價值為:1482÷10575=0.14元。
如果辦一件事,需要3個人工作5天,則辦此事的成本為3×5×7.5×60×0.14≈45元。
(3)善於區分重要工作和一般工作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對自己的工作要分輕重緩急。工作一般分三類:急件,必須馬上辦;優先件,盡量去辦;普通件,有空去辦。應把主要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去,抓住了關鍵性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4)利用最佳狀態去辦最難和最重要的工作
一個人在一天的不同時間裏,精力狀況是不一樣的。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揭示,人和其他生物的生理活動都有明顯的時間規律。人的智力、體力和情感都顯現出一種周期性的變化,也就是人體內“生物鍾”的作用。管理者應該找出自己在一天中,什麼時間工作效率最高,要充分利用自己效率最佳的工作時間,來處理最重要和最難辦的工作,而把精力稍差的時間,來處理例行公事的事情。
(5)把常規的工作標準化
如何辦理經常性工作,它在規章製度中有明確規定,隻需照章辦事即可。同樣的問題出現後,把具體情況和處理辦法寫下來作為日後處理同樣問題的範例。這些範例經過逐漸修訂、改進而形成標準化,這可使領導者擺脫瑣事的纏繞。領導者要保持優化的工作秩序,應考慮好先幹什麼,後幹什麼,使自己的工作有條不紊,逐步規範化,不能東一耙子、西一掃帚,更不能顧此失彼。
(6)抓住今天,不唱《明日歌》
隻有當天完成當天的任務,而不是拖延到明天,時間利用率才能提高。日本效率專家桑名一央指出:“昨天已是無效的支票,而明天是預約的支票,隻有今天才是貨幣,隻有此時此刻才具有流動性。”
立足於“今天”,珍惜“今天”,運籌“今天”,凡今天能做的事,決不能推到明天。明朝文嘉有《今日》詩:“今日複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為,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做人今日始。”
(7)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
所謂零碎時間是指不構成連續時段,在兩件事之間的空餘時間。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可以增加工作密度,加快工作節奏。
(8)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率
做任何事情,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以便縮短時間。有成效的主管並不感到被自己肩上的擔子壓得喘不過氣來,自信自己的時間是充分的,總認為自己還可以擠出更多的時間來。
(9)複合工作法
人的大腦是劃分區域的,如聽覺區、視覺區、語言區……各個區域有不同的使命,據說可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區域同時興奮起來,因此有些工作可以同時進行。有些應酬或不重要的會議,領導者不去又不行,去了又覺得失去不少寶貴時間。這時一方麵可表麵應酬,另一方麵可思考其他工作問題。
(10)有效地利用節約時間的工具
如個人備忘錄、台曆、工具書、通信簿、計算器、電傳、電話、電子郵件、VCD機、錄像機等。工具齊全、適用,用起來方便、順手,就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理清順序,按條理辦事
一位商界名家將“做事沒有條理”列為許多公司失敗的一大重要原因。
工作沒有條理,同時又想把蛋糕做大的人,總會感到手下的人手不夠。他們認為,隻要人多,事情就可以辦好了。其實,你所缺少的,不是更多的人,而是使工作更有條理、更有效率。由於你辦事不得當,工作沒有計劃,缺乏條理,因而浪費了大量員工的精力和體力,吃力不討好,最後還是無所成就。
做事沒有條理、沒有次序的人,無論做哪一種事業都沒有功效可言。而有條理、有次序的人即使平庸,他的事業也往往有相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