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為了維護領導,在提意見時,還要注意把握時機,選擇恰當的場合。如果在不恰當的時間、不適當的場合貿然給人提意見,即使不會遭到閉門羹,也會令別人感到不快。的確,溝通的時機不對,再加上沒有選擇好的溝通方式,就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也是不會為人處世的反映。把握溝通時機和選擇好的溝通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交際高手、職場上的成功人士,都會把時機和方式看作溝通中最重要的部分。
向領導提意見要給領導台階下
唐太宗李世民是曆史上有名的君主。魏徵是唐太宗的心腹之臣,一向為唐太宗所重用,而且備受信任。但是即使是這樣,唐太宗也曾因為麵子受損的事差點兒殺掉魏徵。
一次上朝,因為一件小事,魏徵當著滿朝文武犯顏直諫,說得唐太宗麵紅耳赤,大丟臉麵。但唐太宗畢竟還是一個清明有為的皇帝,所以當堂不好發作。但退朝之後,他卻怒氣衝衝地嚷道:“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問他要殺誰。太宗說:“魏徵常常在朝廷羞辱我。”長孫皇後聞言心中大驚,而且她知道太宗的脾氣,於是急中生智,換上了隆重的禮服,恭賀太宗得到了一位忠臣。唐太宗突然醒悟,免了魏徵死罪。
不過在魏徵死後,大概是因為心中的怒火長期鬱結不得消散吧,唐太宗還是派人去推倒了魏徵的墓碑。但是,如果唐太宗並沒有這麼英明,並沒有這麼大的胸懷和氣量,恐怕魏徵的腦袋早就搬家了。這其中的經驗與教訓不能不為做下屬的人三思,深以為戒。
但凡領導都十分注意自己在公開場合的形象。這主要是出於維護自己權威的需要。這種需要因受到公開的檢驗而變得更加強烈甚至是不可或缺。如果下級的意見使領導感到難堪,即使他是出於善意的願望,也會使領導的威信受到損害,並將影響到領導在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方麵的決定權和影響力。領導的威信一旦受到損害,下級在對待領導命令時便多了幾分疑慮。這必然會降低領導權力的有效性。行使權力必須要以有效的服從為前提,沒有服從,權力就會空有其名。所以私下指出領導的錯誤是比較好的方法。
本來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互相指出對方的過錯,應如同互相稱讚成績一樣,令人感到欣慰才是。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被人指出過錯,會使人更加清醒,更為冷靜,有利於反思教訓、改正過錯,即使說錯了,也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以作好預防。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讚揚一個人的成績,即便是讚揚得有些過頭,也決不會招致報複。而指出一個人的過錯,不要說指責得過分,隻要稍有暗示或剛剛觸及這過錯,就有可能招致不滿,甚至遭到報複,更不要說是指出上司的過錯了。
在現代企業裏,作為一名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員工和對領導忠心耿耿、高度負責的下屬,一旦發現領導在工作中出現過錯,不應該總是視而不見,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任由領導繼續錯下去,而必須拿出勇氣,適時給予指出。但是必須注意不要在眾人麵前傷了領導的麵子。
愛麵子是人們的一大共性。中國人愛麵子,可以說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特性。你說它是劣根性也罷,你說它是民族特性也罷,反正它是不可忽視的客觀存在。因此,身在職場的人,在工作中一定要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與上司和同事交往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麵子;傷了別人的麵子,就會破壞相互間的關係,甚至會樹敵,給自己帶來損害。
工作過程中,如果你口不遮攔,很可能在不經意間說出令上司尷尬的話,表麵上他也許隻是臉麵上有些過意不去,但其心裏可能已受到嚴重的挫傷,這對你日後的工作和前途勢必會產生負麵影響。
小楊為人直率,工作努力,也很樂於助人,但是領導對他卻有點愛答不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這是因為小楊有個毛病,就是個性過分耿直,啥事都愛發表個人見解,而且不分場合,愛鑽“牛角尖”,動不動就和領導據理力爭,非要爭個水落石出不可。而且他得理不饒人,常常讓領導很下不來台。這樣令領導不太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