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四川的餐飲業之發達,一直以來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試想如果搞餐飲的商人為了利益而降低了食品質量,將會有數不清的人受到傷害。據統計,四川的餐飲假冒偽劣產品的比例居於全國最後幾位,由此可以看出,川商極少做損人利己的買賣。也許,正是樸實、坦蕩的民風令川商養成了重質重量的經營理念。
四川人以誠待人,自然也希望得到他人的真心相交,對於不實在的人,他們一般都不去接觸。在麵對爭端時,四川人也很少爭強好勝,大多相信以和為貴、安居樂業的道理。曾經有雜質評價過各地人的性格,以四川人最為溫和,樂當和事老。這類性格使得川商一般不爭搶好勝、迎風直上,搞商業大戰或是廣告大戰,川商們寧可穩紮穩打,隨市場變化而改變經營策略,保守性經營。
例如長虹電器的經營策略,便是以追著時代走,能賺則賺,賺不到就盡快出清產品,不做囤積居奇的買賣,以保證資金周轉順暢。1989年,國家開始征收彩電消費稅,導致彩電知曉。僅僅半年的時間,長虹就積壓了20多萬台彩電。董事長倪潤峰立刻決定長虹彩電大幅降價,讓利促銷。50天後,國家取消了彩電消費稅,市場才慢慢複蘇,但是長虹的彩電早已經銷售一空,占壓資金盡數收回,再次投入生產新產品當中。
如果倪潤峰堅持電視不降價,長虹的周轉資金被占壓時間將成為不可知的因素。此時一旦國家的彩電消費稅短時間內不取消,長虹很可能會麵臨長期資金周轉不靈的局麵。幸而倪潤峰對國家政策和市場的前瞻性把握,讓長虹轉危為安,及時收回成本。
川商做生意的保守,寧做老實人、賺勞動錢,也不肯冒風險。這種經商準則好是好,雖然不賠,但是也沒辦法越做越大。與其他商幫的商人相比,川商很顯然少了開拓意識,所以才有人說川商屬於“防守型”,難見大商人的氣魄。但是人們必須要承認,縱觀各商幫,川商的穩的確有其難能可貴之處。
【商海智慧】
尹明善:“爬坡”爬出的億萬富翁
世界上有很多事無法想象,一個從小受苦受難,12歲和母親被逼上荒山茅屋,又經曆20年勞教生活的人,以後的日子會是什麼樣?是繼續承受苦難還是漸漸柳暗花明?
想知道這樣的人生,就要讀一讀尹明善的故事。這個睿智、堅韌的重慶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來。
越過苦難,才有豔陽天。
有人說,在重慶生活,身體上要有一股堅韌的秉性。重慶靠近四川盆地,山地眾多,交通不發達。早些年,生活在那裏的人,出一次門,就像爬一次坡。三峽岸邊的纖夫,山林深處的負重者,都是這一生活場景的鮮活寫照。
已過花甲的尹明善,過往的人生就是一段段的負重和爬坡。他的成績,一定程度是扛出來的。
因為“出身”不好,這個小地主家的孩子,在自己12歲的時候連同50歲的小腳母親,被趕到了荒山上的一間茅屋裏,僅憑一小塊田地生活。天生瘦弱的尹明善和年老的母親怎能種的了地,他決定通過做生意養活母親。
尹明善先從一個好心人那裏借了5毛錢,到城裏批發成針,再回村挨家挨戶的賣。5毛錢的針一天能賣一塊多。掙的錢除了買米,就是存起來。幾個月後,尹明善就賺到了好幾塊錢,孝順的他全給了母親。
正當他覺得生活有了出路的時候,他因為“不當”言論被打成“反革命”,發配勞改,之後,便是20多年的“牛鬼蛇神”歲月。學業終止,朋友離棄,天仿佛塌了下來。但凡一個經曆這種歲月的人,精神脆弱者,便很容易垮掉。而尹明善卻看了二十多年的書,無形中,給他以後的生活埋下伏筆。
轉機出現在1979年。有一天,一位官員走到他跟前說:“尹明善,你還年輕,你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他被平反了,那一年,尹明善四十一歲。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把自己生命中的二十年荒廢在政治運動中,重獲自由時又已是不惑之年,這樣的人還能做什麼?
但當時的尹明善卻想:薑子牙八十一歲出山,我今年四十一歲,一切都還不晚。
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的確得有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在尹明善身上,當他吃了近半輩的苦後,秉性和意誌也得到了磨練。當他功成名就後,他常常會想,“我已經吃了這麼多年的苦,受了這麼多年的罪,還有什麼不能去忍,不能去受呢?”正是因為這種想法,尹明善才更敢於去嚐試,去突破,堅韌的個性在他日後的商業征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