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穩重川商:溫而不辣的實用主義者(2)(1 / 3)

他也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一個人經曆的苦難越多,並不一定負擔越重。經曆越多,就可能越沉穩、隱忍、堅忍不拔。成事者許多關鍵素質都是在最困難的時候鍛煉出來的。而世界也是一個平衡木,沒有誰會一輩子吃苦,也沒有誰一輩子享福。吃過的苦會在某個恰當的時候變成另一種財富,滲透到我們的生命裏,指引我們不斷前行。

【商海大事記】

1992年,尹明善投資20萬元,以“出口、創新、信譽好”以經營理念成就了今日的力帆集團;

1994年到2003年,尹明善連續10年被授予重慶市高新區“優秀企業家”;

1999年被授予“再就業明星”光榮稱號;

2003年,與重慶機電集團、重慶專用汽車廠組建力帆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力帆以3800萬元的價格,成功將“雲南紅塔足球俱樂部”收至旗下。也在這一年,尹明善當選為政協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首位進入省級政協領導班子的民營企業家。

2004年5月,與雲南駿馬汽車有限公司合作組建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尹明善被中共中央統戰部等五部委授予“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2005年,尹明善榮獲由國家民政部和中華慈善總會頒布的“中華慈善獎”,成為重慶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並多次受到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吳儀、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讚。

截止到2005年11月,力帆集團已獲國內外專利2760項,擁有版權1050個,國內外注冊商標654件,位居全國第四,其中汽車專利累計200多項。

【商道妙語】

1.“我能成功,主要是膽量的關係。什麼叫膽識?先有膽,後有識。沒有膽的識是沒有用的,滿腹經綸,不敢去做,成功的機會隻有零。反過來,有膽的人,沒有見識,他可能還有50%的機會。”

2.“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

3.“買東西時誰不希望商品物美價廉?中國的許多民營企業不就是靠物美價廉的經營方式迅速長大的,可見物美價廉並非壞事。”

4.我希望我的接班人是我的子女,但是如果子女沒有這種能耐,也沒關係,就讓職業經理來扛這個大旗,然後讓我的子女當他的股東。

5.民營企業家是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但有些企業家老是認為是他本事蠻大,頭腦發熱,於是在整個社會上的形象顯得太張揚、太誇張、太驕傲。

6.我們提出“不苦不累不是力帆人”,我們要讓力帆人感到民族工業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力帆人要發出最後的吼聲。

7.我們從來都不說完全要靠自己的力量,我們隻能說要有自主知識產權,就是我可以拿錢買人家的技術,可以拿錢買一些高級工程師,比方說我們這裏的技術負責人是加拿大籍華人。這不是一種狹隘的閉門造車,我們是開放造車,但是所有的技術我們是希望有我們自己的主權,我們用錢買過來,或者我用錢把技術創造出來,是這樣一個概念。

預判決勝商海

很少有人能做到類似王國春那樣的位子上:國家大型企業總經理,手下是十多個分公司,他原本應該高枕無憂,實際卻如履薄冰。他說的最多的一個詞之一就是危機。而預判危機,就是王國春帶領五糧液集團不斷前進的法寶。

商戰,商戰。

商戰如煙,戰事如潮。

商戰,商戰。

力量的對抗,智慧的碰撞。

要生存,要發展,要勝利。

我們五糧液人,

創新、開拓、競爭、拚搏、奮進。

這不是一首詩,而是出自王國春之手的《五糧液之歌》。從歌詞中,人們就能感受到濃烈的火藥味和迫在眉睫的戰爭氣息,這就是這位五糧液掌門人對商戰的理解。

1984年底,王國春當廠長的時候,五糧液總資產3000萬,負債竟高達2500萬,而賬麵的流動資金僅僅八萬元。那時的他就知道,麵前的這個差事並不是個肥差。現在的人們可能無法真切的了解王國春當時的壓力,一個資曆頗深的國企,負債率竟達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最初的一個階段,王國春確實有騎虎難下的感覺,他在夜以繼日的尋求翻身良策。

20年後的今天,五糧液辦公大樓門前有座雕塑,上麵雕刻的,是大魚吃小魚的景象,王國春想借此提醒人們:危機一直都在,隻有防微杜漸,才能少翻跟頭。但危機有時就是不期而至。當年,就在王國春準備帶領尚有虧損的企業大力發展的時候,1989年國家出台了名酒不能上宴席和限製貸款等政策,白酒行業麵臨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