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大事記】
1971年至1981,任四川珙縣鐵廠生技科科長。
1981年至1984,任四川珙縣磷肥廠生技科副科長、副廠長、廠長。這時五糧液資產3000萬元,負債2500萬元,賬麵流動資金隻有8萬元。
1985年至1993,任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廠長。其中1989任廠黨委副書記,1992年兼任廠黨委書記。
1993年至1998,任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廠長、廠黨委書記、市(地區)政協副主席(主任),中共十五大代表。
1998年至今,任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宜賓市政協副主席。
2003年,五糧液集團銷售收入121億元,實現利稅34億元,在白酒行業,五糧液獨步江湖。
【商道妙語】
1.如果我把精力用在包裝自己上麵,就沒有精力包裝我的企業和產品。
2.光擔心沒有用,隻有自己做強了,投資者才不會離開;自己做不好,所有人都會離開五糧液。
3.如果我們的決策所有的幹部職工都能理解,那我們就不適合呆在廠長的位子上。
4.成功者有三個條件,一是天賦,二是勤奮,三是實踐。這20年來我一直很勤奮。這20年來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一天到晚,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公司的事情,想到什麼就畫張草圖,然後馬上付諸實踐。"
5.我幹事就像開車,不願跟著人家,永遠想在別人前麵。
6.雖然在白酒行業我們是老大。但從全球、全國,甚至是四川來看,我們仍是個小企業,也隨時有被‘大魚’吃掉的危險。我們不能固守酒業,要走多元化之路。
7.我覺得市場經濟是一個動態過程,在進行產業選擇時,我想沒有必要把自己框定到哪個區域、哪個行業裏。哪個行業能夠做大,哪個市場規模最大,我們就先進入。
8.市場空間越大,進入越容易。利潤越高,新人越容易生存下來。所以我們首先會鎖定這樣的行業。一旦選定這個行業,我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盡可能多的集中人力物力,10年內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
變出來的“火鍋皇後”
有的人,上帝給了他一切,唯獨沒給翅膀;有的人,上帝什麼也沒給,唯獨給了夢想。何永智屬於後者。
她為夢想插上翅膀的方法就是改變。
唯有改變,才能成為王者。
27年前,重慶八一路“好吃街”上,一家叫“小天鵝”的火鍋店悄然開張。這是個狹小、簡陋的店鋪,在重慶這個火鍋盛行的城市,它的存在與消失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如果店主人的想法像大多數人一樣,是想尋一個“安逸”。那個火鍋店可能永遠隻有16平方米大小,隻有三張桌子和三個夥計。但是,一個把自己的結婚後的房子賣掉,用來做生意的人,抱負有那麼小嗎?
火鍋店的主人叫何永智,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她會成為日後的火鍋皇後。
何永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火鍋店經營上,但因為缺乏經驗和特色,一個月下來,竟虧了幾十塊錢。為了扭虧為盈,她就決定在火鍋的口味和服務上下大力氣,這就是她日後賴以生存的“變”的經商智慧的開端。
重慶火鍋以辣著名,通常是,重慶本地人越辣吃的越過癮,外地人卻望辣生畏。何永智火鍋店的回頭客中,大部分也是重慶本地人,外地人少之又少。何永智陷入困境,為了改變這種局麵,她決定改變。
“當時,我想能否在一口鍋中放一半清湯一半紅湯,在中間放一個擋板隔開。但是當我真正去做的時候,卻非常失望。當鍋中的湯被煮沸後,兩種湯就會漫過擋板,清湯變成紅湯,紅湯又沒了辣味。”
當時的“失敗”對何永智來說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她的火鍋已廣受顧客的喜愛,桌子不夠的時候,有的人甚至會將啤酒瓶翻過來當凳子坐。但何永智的心裏卻有一個大大的夢想,她想做大做強,而不是僅僅蝸居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米的小店裏。
就這樣,她一直想著怎樣才能將清湯和紅湯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