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穩重川商:溫而不辣的實用主義者(3)(3 / 3)

1998年,俞渝結婚之後回國兩年,在幫丈夫打理圖書公司的時候,萌發了在網上辦店的想法,而這個想法的起源,就是自己的消費感受:作為一個購物狂,國內的購物習慣讓她非常不適應。

“我剛回國的時候,覺得在國內買東西特別別扭。比如買裙子,我希望所有的裙子都在一起,買褲子最好所有的褲子都在一起。但國內商場基本上都按品牌分,不論喜歡與否,一個品牌的衣服都要看完,這讓我感覺非常不好。”由此,她冒出一個想法:“如果按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去做,就一定會成功。”

過了不多久,她又發現在自己丈夫經營的圖書行業,也同樣存在忽視消費者感受的現象。書店裏的書雖然很多,卻不能在最快的時間的內找到最想要的書,圖書經營者似乎都在忙著出書,卻忽視了讀者的體驗和感受,而這點,恰恰讓俞渝發現了。

就在這時,她將當時幾個比較有名的電子商務網站推薦給了丈夫,其中,就包括幾年後打算收購當當的亞馬遜,並告訴丈夫:“我們在國外買書都是這麼買。”

丈夫很快就決定和妻子一起開辦當當網,並緊緊抓住消費者體驗這一點進行經營。

最開始當當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俞渝提出的是一種理念,而理念並不容易讓人覺察到,而且,因為他們太“虛”,就連出版商都不給他們發貨。但俞渝並不灰心。

“品種不全我們就慢慢增加;分類不好就年年修改;搜索引擎流行就增加圖書搜索;海量計算積累用戶的購書品類和愛好。”最關鍵的是想讓消費者體驗到當當的準確和便捷。因為一直以消費者的體驗為本,到2003年,當當已悄然成為國內網上圖書領域的領軍者,而之前比自己強大許多的圖書網站,有的已經走向沒落。

幾年的時間裏,當當不斷推出“免運費”、“低售價”等利於消費者的策略,它的成功,是基於對消費者心理的正確把握,這種把握除了帶來財富,還帶來了成就感。

“讓我最高興的是,因為有了當當,那些本來不看書的人也開始看書了。很多人即便不在當當買東西,他也通過當當來決定自己要在當地的店裏買什麼。還有很多出版人也在逛當當,看有哪些同類的東西,通過看評價來決定他們下一步的策劃。”

俞渝通過敏銳的眼光,把握了市場,甚至引導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她的成功,當之無愧。

有句話說,市場在哪裏,商機就在哪裏。商人的成功在於是發現了別人沒發現的東西,捕捉市場的關鍵點,就是找市場上沒有的東西,而非一直盯著已有的東西不放。新的增長點和利潤點最可能藏在我們沒發現的領域裏,誰找到了它們,誰就有可能最先致富。

【商海大事記】

1992~1997年在美國紐約創辦,TRIPOD國際公司(企業兼並財務顧問公司)。

1996年,與李國慶結婚並共同創辦當當網上書店並任聯合總裁。

1997年,引進700萬元創業基金。

1999年11月,“當當”開始試運營,李國慶負責市場、技術、采編、運營,俞渝掌管財務和人力資源。

1999年,引進IDG、盧森堡劍橋、軟銀等第二輪風險投資,共800萬美元。

2003年,完成第三輪融資,成功從老虎科技基金獲得私募1100萬美金資金,當時老虎科技基金對當當的估值為5億元(6000萬美元),占股18%。

2003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準當當網與其他兩家外資企業進入國內圖書零售市場,這是國家出版業對外資公司的一次開放。

目前,俞渝與丈夫李國慶帶領當當網占據B2C40%的份額,無論是圖書擁有量還是銷售額都遙遙領先,毛利率高達23%左右,銷售額的質量很高,可拓展性強,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網上商城。

【商道妙語】

1.女性的成功不需要魄力,我覺得很多時候這個事情是有很大偶然因素的。在我做當當網的過程中,我覺得經曆過很多東西,但是魄力並不是其中之一。所以我覺得是互聯網的機遇讓我們當初做了當當網。比如是一個腳踩西瓜皮,出溜到哪算到哪兒的行為。有過難過的時候,比如說帶寬有問題,成本太高,包裹有沒有及時到達用戶手中。但是,魄力不是其中之一,我覺得毅力、堅韌、不斷地學習,能夠否定自己,把一個公司做好這是其中很多的因素。